枸杞的六大功效。

枸杞是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

枸杞味甘,性平,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有补益强壮之功。无论精血不足还是肾阳不足,都能滋补肝肾,益精血。枸杞虽然是滋阴的主药,但其实是滋阴壮阳的产品。本草颜回对枸杞评价很高,认为它具有人参、黄芪、当归、熟地、肉桂、附子、知母、黄柏、黄芩、黄连、白术、厚朴、羌活、独活、防风的特点。据其介绍,枸杞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的作用。笔者认为,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滋阴益肝肾

从历代医家的论述来看,枸杞主要用于补益肝血、肾阴,常用于精血不足之证。如桂露二仙胶用于治疗肾虚遗精、腰膝酸痛、阴阳两虚,故与鹿茸、龟板、人参配伍。一关煎治疗肝阴虚胁痛,与当归、熟地、沙参、川楝子、麦冬配伍。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加枸杞、菊花,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昏花、头晕耳鸣。

2.助阳固阴

枸杞不仅能滋阴,还能助阳。陶弘景称之为“填精强阴道”;陈士铎说“兴扬常扬”;俗话说“离家千里,不吃枸杞”,就是说枸杞有壮阳、助阴道、增强性能力的作用。在临床上,笔者常将本品与仙茅、淫羊藿、蛇床子、熟地、韭菜子、鹿茸等配伍,用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患者,取得了预期的疗效。

3进补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说枸杞“久服强筋骨,轻身不老”;陶弘景称之为“补精”;草本食疗宣称“强筋抗衰,祛风,补筋骨,益人,消疲劳”。可见古人认为枸杞有补虚固本、增强精力、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很多延年益寿的方子里都含有枸杞,比如龟龄集、延年广四丸、还少丹。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延年益寿,也可以以枸杞、西洋参、黄精、佛手各3克作为基本配方来代茶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稍加增减。

4降火止咬。

枸杞止血,大部分草书都没有,但本草中记载有止血的功效。国医大师朱良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枸杞具有止血的作用,尤其对慢性肝病引起的牙龈出血疗效显著。用法:每天以枸杞水煎服30克,代茶服用,连续服用数日。

朱良春认为:“血证病因复杂,可以说阴阳不固,其阴虚阳亢应损阴阳若阳离阴,宜扶阳益阴;但肝肾精血交换导致的失血,不适合忽冷忽热,枸杞是最好的选择。“从治疗肝病伴鼻衄的角度来看,这种出血的原因是肝肾精血不足,浮阳失调,迫使血液溢出。看来这种出血不仅仅是鼻出血的问题,只要病机一致,辨证加用方药中枸杞就能提高疗效。

5.滋阴止胃痛

枸杞不仅入肝、肾经,还入肺、胃经。王认为枸杞“治心燥心痛”,这里的心痛是指胃痛。从燥来看,是阴虚胃痛。

刘渡舟常治疗阴虚肝胃不和型胃痛,舌苔少红,咽干,脉细。处方为枸杞、沙参、当归、生地、麦冬、玉竹、石斛、苦楝、麦芽和梅花。本方对重度萎缩性胃炎结合这一病机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萎缩性胃炎,朱良春经常在辨证方中增加枸杞的用量,效果很好。有时候单独服用枸杞10g,每天咀嚼两次再吃,也有很好的疗效,甚至对伴有肠化生者也有疗效。

6.滋阴止渴

王认为枸杞“治渴引饮,肾病消中焦”,本草记载枸杞“治疳积”,两者都有治疗口渴的功效。临床上常与黄芪、生地、山药、葛根、大叶黄杨、山茱萸等配伍,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有效。

枸杞在汤剂中的常用剂量为10 ~ 20g,代替茶叶为3 ~ 5g。外感热病、脾虚泄泻者禁用。

(包括自考医学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