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章太炎的学术主张——章太炎论儒学的利弊
儒家思想在古代被称为“软学”,讨论多,成果少。春秋以后,儒家分为两派。一派推崇孟子(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一派推崇荀子。一般来说,经学的学者尊重荀子,理学的学者尊重孟子。
原始儒家能够综合运用孟子、荀子之学,所以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像汉代儒家贾谊这样的人,有些华而不实的话,但文帝任用贾谊的执政思想后,成就斐然。当时的儒者不仅擅长政治,也擅长军事。段祺瑞(与皇甫规(字未名)、张桓(字冉明)并称“凉州三明”,后三人也是同时代的文武全才)、张桓、平羌、平南蛮、黄巾。鲁直在经学、政治和军事谋略方面表现突出。后来有三分天下的刘备也拜鲁直为师,被曹操和孙权推举的孝廉也是儒生。
唐代的儒者也能综合孟子、荀子之学,这也是为什么像魏徵、鲁直这样的人(他们挽救了唐朝的危机,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太上皇”,在文学论证上的智谋超过了西汉的谋士张亮)成就斐然的原因。
宋明理学产生后,开始尊孟抑荀。从此儒生好文不武。章太炎认为,孟子的治国之能,不过是稳一县而已。比如孟子的理论中,五亩房子是一棵桑树,七十个人可以披上肥皂。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来培养墨守成规的官员,远不及荀子的宏大思维。所以宋代的儒生大多只是照章办事,并不能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这里必须提一下,章太炎的朋友当时评论傲慢,众说纷纭。)
前人说值得敬佩的儒生有诸葛亮、鲁直、范仲淹、司马光。章太炎认为诸葛亮治蜀完全靠考核,这是法家的方法,不是儒家的,应该换成魏徵,明朝的刘坚(生于四朝;辅佐明孝宗(“弘治中兴”)和徐阶(不包括严嵩和严世蕃,内阁记录)也可以。古今儒学是魏徵、鲁直、范仲淹、司马光、刘简、徐阶,像姚崇(曾参与龙政变;提出十件事来说,辅佐玄宗开创盛世)和宋静(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也是法家,而(四朝为官,辅佐)是道家,而李德裕(辅佐开创会昌中兴)、杨一清(不含刘瑾,出关入相)和张只是权谋家。
后来的儒生很少谈军事。王力可阳明,论兵也是当时儒家不喜欢的,因为孟子思想不论兵,而荀子思想有论兵。
骄傲和卑鄙是儒家根深蒂固的缺点。子曰:有周公之才之美,则骄横小气,其余不足。(就算你有周公这么漂亮的人才,如果你傲慢小气,那其他方面就不值得看了。)尤其是到了宋代,儒生特别认真。像这种远道而来在朱求学的人,到了饭点,朱就让他在外面等着等饭来见他,让怀恨在心地离开了,但这不仅仅是理学家的问题,很多人都有。曹操这样的英雄,司马光这样的恋人,都有吝啬的一面。曹操死的时候还在想自己的锦衣玉食。司马光遇到一个学生,想娶一个妃子,问他借两千块钱。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骂他这辈子。
晚清备受推崇的曾国藩,政治能力强,治军纪律严,不值一提。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熟悉《郁芳纪要》(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和军事地理的专著),他的地理知识和形势,从而把敌人扼死。但是,这个人也有小气的问题。听说李鸿章做幕僚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二两银子的工资,他在一封信里叫他老婆一天纺四两。这和臧文忠让妃子准备草席卖有什么区别?张安世(麒麟阁十一杰)有七百子,各怀绝技,又在鲁丞相时,使人不得争利,为后人所称道。
儒家的吝啬,大概是因为墨家吧。荀子说:墨子忧天下(墨家追求节俭朴素的生活)。当时的儒家并不小气,受墨家影响后逐渐小气。范仲淹和顾都是出淤泥而不染,值得学习。
从理学到宋代永嘉学派(强调功利和功德),重在研究制度,比其他学派更实用,但还是有些不切实际。比如我们提倡官兵制(即兵农合一,平时耕田的农民,农场间隙训练,战时参军),但这支大部分时间都在务农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到了清代,颜希斋、李叔古的古学(主张文武双全,实际应用)开始强调礼乐射书的数量,尤其是射书。可以说这是关键,但是个人能力上限太夸张了。像陆诗怡的理论,也很实用,但是相信误识事物的理论,喜欢思辨录中的天文学,看重兵法中的八阵图和戚继光的鸳鸯阵,都是不现实的。
孔子的学生很多,不全是儒家,所以云,孔子之门,所以复杂。子贡是一位军事家,是任侠的弟子,他像儒家中善于运用战术的人一样,擅长军事谋略。实际上,他的思想来源于道教。前面说的六相,除了魏徵、司马光、刘简,还有鲁直、范仲淹、徐阶也很会战术。
至于周公,虽非儒家之首,但足以证明周公亦擅权术。太公也是道家,但他使用的战术都是开明的(一般来说儒家是光明正大的,这里指太公是儒道结合)。然而,范蠡和陈平只是善用阴谋,但他们不像管仲那样诚实,他们是隐藏的。至于老子的思想,则更加精妙深刻。在孔子的统治下,范蠡可能不会被排除在外,而儒家直到孟荀的时代才提倡权谋策略。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战术,而只是模仿前人,那你就会误国误事。比如方孝孺(明朝文健的一个重要官员),他没有政治权力,就像邯郸学步一样,试图暗算燕王,最后失败了。
所以可知,不禁止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但对于迂腐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