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只能当调料,真的不能当主食!
每周和你一起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这是明海每周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的第49篇文章。
(关注“惊喜到家”,每周迭代一次)
鸡汤,是刚需,我们都需要。但只是调味而已。不能当主食。但偏偏很多人经常把它当成主食。例如:
(1)准备高考的时候,差点坚持不下去了,于是找了一篇文章《我的高考奋斗》(我自己的YY):看到作者熬夜学习到早上1,早上五点半起床背单词。从原来的300多分到现在全校第一。然后看到我热血沸腾,但是过了几天又烦躁起来。
于是找了一本鸡汤杂志:看到了科比的励志故事,特别留意了那句“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所以,拿他当左右题字激励自己,以后早点起来学习!
最后靠着各种鸡汤,我坚持高考,但是高考失败了!
2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大学,恰好遇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所以听到了很多励志的鸡汤故事。马云第一次高考只考了一分,只上了一所普通大学。现在他的生意如此成功;比尔盖茨大学没读完就出来创业,现在能这么成功。
是的,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于是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不到半年就失败了。又看了一篇鸡汤文,说史玉柱创业失败,负债过亿却能起死回生。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可是,他毕业的时候,还欠了几万块钱!
大多数鸡汤都有两个主题:如何避免失败和如何成功。
但是成功和失败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时代潮流,运气,性格.....................................................................................................................................................到了实践中,完全不是这样。这个世界很复杂,喝很多鸡汤也没什么作用。
●别人熬夜学习,你比他熬夜。可能别人白天会补觉,你还在坚持,然后一天都困,效率更低;别人可能一睡觉就睡着了,你却总是想很多事情,经常躺在床上一两个小时才睡着。然后你模仿别人,更困;大家都很努力的准备高考,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很差,那就是方法的问题;他高考成功了,专业可能不太好,但是现在不是他想要的样子。你想自己多了解一下各个专业吗?
但是鸡汤只告诉你,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成功!
●你以为马云以前只是个普通大学,但在他那个年代,上高中就很不错了;微软辍学创业成功,他却考上了哈佛。你不知道他妈妈是IBM董事,她帮儿子做了第一笔大生意,可能对他的生意至关重要。而你现在很多东西都不太懂,跟着他们创业。当然,失败的概率很大。
鸡汤式的报道不会给你那么多反例,但是包装很简单,让你觉得你很可能和他们一样成功。
鸡汤不会告诉你方法论的,我知道这样做,但是然后呢?这是鸡汤,不是勺子!
就像你问:为什么螺丝拧不进去?
鸡汤告诉你:你还没拧够。继续努力。只要你一直拧,你就会成功。
但可能的问题是:你反方向拧!
为什么不能把鸡汤作为主食?但是鸡汤也是有用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鸡汤?
接下来,从鸡汤现象入手,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鸡汤泛滥
2.都是给鸡汤,不给勺子。
3.这个问题的原因缺乏准确性。
第一,鸡汤泛滥
在学校,老师给你讲鸡汤;工作上,老板给你鸡汤;打开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大V会告诉你一个成功的经验;刷朋友圈,微信业务告诉你马云说......
我们处在一个鸡汤泛滥的时代,很多人对你说:“来吧,喝了这碗鸡汤,你就可以茁壮成长了!”"
事实上,民国时期傅斯年当时就指出:“按中国学者的说法,联想多而思想少,想象多而实验少,比喻多而推理少。当持有一个理论时,与三段论和谐一致是绝对新鲜的。”当时关于鸡汤的文章很多,严谨的干货不多。
现在为了追求流量,很多文章要引起情绪,很多接近鸡汤;一些所谓成功的微信网络名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开班向那些渴望成功却思维偏颇的人说教;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写作水平很差,就开始出书卖书,分享自己坚持的东西(总是说自己只是喜欢写作,经常批判物欲横流的社会,真可笑。但是,我出版了很多书,只是为了出名。
反正到处都是鸡汤。当然,它存在是因为有市场。
不被理解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碗鸡汤:一个成功的人,往往要经历一段不被理解的时期。
大学和同学相处不好的时候,需要一碗鸡汤:大学,合群是毁了自己的开始。
快要放弃的时候需要一碗鸡汤:每次快要放弃的时候看一遍肖申克的救赎。只要你坚持,你最终会成功的。(但是很多人往往不会去分析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不对,越努力,失败越大。)
很多成功的鸡汤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我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成功。但是新闻报道都是成功的,而千千有成千上万你不知道的失败者。只有成功了才能报,就像孙子说的:“善战者,无智无名,无勇无谋。”
那么如何面对呢?
1,鸡汤被视为唤起坚持或作为失败的慰藉,但不能作为指导人生的方法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沮丧的时候。当我们撑不住生活的时候,迫切需要鸡汤来激励自己。但你不能沉溺其中,更不用说把坚持作为一种方法论。例如:
你的英语很差,然后我看到一个励志的故事:我一开始英语只考了30多分,然后我天天背英语,坚持了两年,现在英语已经达到140多分了。
然后你看到一本畅销书说10000小时。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很多人看到这些鸡汤都很激动,觉得看到了希望。只要我也这样做,我就会成功。
但是你想想,那么多人写了几十年,你为什么不能成为书法家,写的那么丑?只要多写就能成为专家吗?但是有的人去书法培训几个月,却变化这么大。
10000小时定律是格拉德威尔根据埃里克森的学术文章提炼出来的,简化了,让人觉得只需要坚持10000小时。但随后埃里克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后指出学习要刻意练习。
同样,除了坚持背英语,中途不刻意练习也可能很难成功。
而且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总结出人有语言、视觉、自知力等八种智能。比如有些语言好但视觉智能差的人看不到数学题的三观,但如果你是视觉智能的,看英文电影可能英语学得更快。但如果你不是这种类型,天天看英文视频,效果就不太好了。
2.判断自己是否只是通过鸡汤逃避问题?
如果每一个鸡汤都代表一个道理,但是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你可以用一个道理推翻另一个道理。
如果失败了,可以找个鸡汤让自己猛一点,跟我一起喊:我能行!我能做到!我能做到!再一次...,“一滴水穿石”。
你也可以找个理由来回避问题,于是就有了“有时候生活中必须要有的东西,生活中没必要强求。”当你面对失败的时候,你可能只是找了一大堆鸡汤来麻痹自己,但是真正的强者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分析是否坚持。
3.适当看鸡汤,多关注心理学和方法论的知识。
第二,都是给鸡汤而不是勺子。
现在鸡汤不仅泛滥,而且缺乏引导。
一个人读鸡汤的时候,觉得充满了激情和希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觉得烦躁。然后几碗鸡汤,但很快又会有麻烦。因为打了一针鸡血之后,你要面对的是复杂的世界和现实的问题。我们不是宗教信徒,不能永远活在鸡汤里。
而鸡汤只是给出观点,不是方法论。有些甚至是正确的废话,我知道是这样,然后呢?
一个学生去问他的学长:
最近总是忘记看书。感觉自己很失败,心里有点烦。学长,我该怎么学?
学长回答道:
首先,忘记读书很正常。想想看,你忘了,别人看了也会忘,所以保持平常心。
其实你很优秀,只是努力的决心不够。慢慢来,坚持下去,一定会记住的。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以前也像你一样健忘,但是我挺过来了,现在感觉好多了。
那个同学想问怎么解决阅读遗忘的问题,你却回答了所有的精神方面的东西。下次看到别人引用,往往会忘记,可能会心烦意乱,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就像你疼痛的时候,给你开点消炎药就能解决你的疼痛。但如果不是根部雕出的,它会经常复发,并最终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多鸡汤就像给你吃了消炎药,只是暂时的。
鸡汤是唯心主义,但现实中很多问题要用唯物主义来解决。
比如看书时能记住的方法论是:
(1)从自己喜欢的书入手,培养阅读的习惯。
(2)从认知原理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把知识和知识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的追求速度,和别人比一周读了多少书。(如主题阅读与此理论有关)
③从动机的角度来说,带着问题阅读是很有效率的。
(4)用自己的使用场景构建知识体系,阅读主要是记住构建知识体系需要的知识,有选择地看。
......
这些原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举过的一个案例:
比如下面两个励志公式:
只要每天进步1%,坚持一年就能提高37倍以上。每天花这么少的力气就能获得这么大的力量,所以一定要坚持学习。反过来,如果你每天退步1%,一点点退步也能把你变成渣。
这个复利公式简单明了,朋友们都在传播这两个励志公式,表示要每天努力。
但是,很多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一年下来,谁真的进步了37倍以上,谁还不如上一年的0.03?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典老师说,因为复利公式不是大家认为的算法,要形成复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日收益迭代到下一次增长;
2.不损失本金。
关于复利的增长,那就是:
1,今天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明天学到的知识中去。
2.别忘了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碎片化的学习。今天的知识和明天的知识不能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相互作用。这一年并没有增加365次方,最多增加了365,0.01,也就是3.65倍。加上遗忘,所以积累的不多。
所以,为了让那个复利公式有效,你要在知识之间做一个关联,你要用情景,聚焦问题来对抗遗忘。否则按照这个鸡汤配方,只要每天坚持一点点,学不到多少东西。
所以在看鸡汤的同时,要看一些基础知识,这才是有效解决你问题的方法。比如:
鸡汤告诉你要坚持,但是你掌握了一个事实,坚持会像能量一样被消耗。你需要及时补充糖分,像有些同学学习的时候准备一些巧克力,不能一直吃两块。
鸡汤告诉你生气的时候不要对人发脾气,但是情绪是由边缘系统控制的,理智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因为边缘系统的进化早于大脑皮层,所以边缘系统经常会战胜大脑皮层,情绪也经常会战胜理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忍不住对别人发脾气!
光听鸡汤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
跑步会产生一种血清素,会让人更快放松。所以当你心烦意乱,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去跑步。我出了一身汗,洗了个澡,所以我放松和舒服多了。(我经常这样)
所以,你只给鸡汤,不给勺子,基本不可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第三,问题的归属缺乏准确性
鸡汤不仅不给勺子,而且很多都不准。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这么少。
关羽从来没有问过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兵这么少。
张飞从来没有问过刘备,兵临城下该怎么办?
所以
用一条草船借一箭,用五道坎斩六将,用一座断桥依水吓退曹兵。
很多老板喜欢转发这些鸡汤给员工洗脑。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般的鸡汤也是非常不准确的。
比如据史书《三国志》记载,是孙权借了草船上的箭。孙权半夜乘船在雾中探军情,曹操发现他在射箭。船一侧箭太多可能会沉。于是他丢下弓,向对岸的曹操射去,以保持平衡。
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借草船之箭,不真实。况且周瑜想刁难诸葛亮限制他的时间,是在帮孙权借箭,跟刘备关系不大。
(知乎“突然出现”相关内容)
很多鸡汤看似合理,其实很多都是不准确的。可能部分准确,但结果的归因往往是单一的,让人觉得这样做就能成功。因为过于复杂和困难的操作很难引起传播和给人以希望。
但是成功从来都不容易。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经常只按鸡汤来练,一定会摔倒。
有些女生经常根据微信官方账号里的一些鸡汤文章来对比自己的男朋友:
“不接你电话的男生就是不爱你!”
“秒不回你微信的男生就是不爱你1”
“过生日男朋友不发朋友圈的一定是渣男!”
“不知道一支口红,就说一定是直的。”
......
然后每天都觉得男朋友不爱我,然后做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之后觉得他真的不爱我,或者说他太直了。
“高七”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精彩会上,一个微信官方账号月入65438+万的女生总结了一大堆10W+的文章,讨论为“骂男生”!
缺乏独立思考的人,很多鸡汤真的会让你产生偏见!
尤其是一些微信商家在朋友圈发的鸡汤文,比如:
昨天,两个陌生人同时咨询和代理...今天一个跟我说决定了,一个跟我说怕卖不出去...中国有654.38+0.3亿人口,人是最重要的。你跟我说你怕卖不出去?宝贝,上帝给了你一张嘴巴和一双冷酷的眼睛,不是让你吃喝玩乐,而是让你发现美好的事物,并通过你的嘴巴传播给别人……这两个好的部分难道没有用好吗?
●我有1500元,你也有1500元。我用这1500元囤货,你用这1500元吃喝玩乐。一周后,这个1500变成了3000,6000,你的1500变成了3块。空手套白狼的套路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微信业务了。没有货,就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哪里可以做?
偶尔看到也不介意,有的真的天天刷屏。
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5%,像可口可乐、联想、宝洁这样的大公司推出新产品往往失败。他们的全球业务不仅限于中国13亿人口。作为代理销售产品,你有把握成功吗?
②微信业务那么多,别人凭什么买你的产品?一些值得信赖的正规公司的产品那么多,我为什么还要买你的?
朋友圈存在的本质是了解朋友的近况。如果所有的朋友都在刷你的广告,那么朋友圈就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存在的意义并不大。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想在微信生意上发大财。
我说两年后我可以买一架飞机。我在身边做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谁发财。
⑤为什么大多数人对你的屏幕广告如此恼火?微信业务大部分不清楚。
而是因为广告等大多数营销行为容易引起一种典型的厌恶感——“心理抗拒”
心理抗拒:指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控制和选择的权利被不合理地剥夺了,就会出现这种心理。
比如我看微信了解朋友的情况,突然被你的屏幕广告剥夺了我正在努力完成的任务。
所以刷广告要模仿朋友的正常发言,符合微信朋友圈当前场景下要完成的任务。但是很多微信业务不告诉你,不够专业,我凭什么买?
......
这些不够准确的鸡汤,或者把结果归结为简单化的鸡汤,尤其是有成功经验的鸡汤,怎么办?
可以用太阳圈的6w模式来考察,比如把我的文章当做一个操作:
1,谁:谁说的?他可信吗?
这篇文章是大学生明海写的。看了前面的文章,我觉得还可以,我也不是一个对广告有三观不正的人。不过我年龄经验不多,有些解释不到位。
2.什么:你说什么?
都说现在鸡汤泛滥,鸡汤不给勺子,缺乏方法论。很多鸡汤并不准确,往往被简化。有些想法是好的,但有些想法可能走得有点远,无法说服人们观看。忽略一些对鸡汤作用的解释!
3.你在哪里说的?还有其他人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吗?
发布在微信官方账号,可以评论,但是不知道发布不发布。
4.你什么时候说的?
是在一个普通的夜晚贴出来的。这不是为了追求热点。不应该有为了批评而批评的动机。
5.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是美化还是丑化某些事物或人?
根据最近的文章来看,他一直在学习思维的知识,现在可能也学了这个模块的知识。而且这个数字不是给读者看的,是给自己训练的。我觉得我不会刻意丑化鸡汤。这是一个公平的观点,但一些例子不敢苟同。
6.怎么样:你说呢?你说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节奏尚可,但不知道他可能是最近在朋友圈看鸡汤看腻了,感慨写的。这个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不能全信。
反正我就是从批判的角度看了一些文章!当然你不可能什么都这样,不可能,但是对于那些你要根据他的经验去学习的文章!
结论:
鸡汤有用,刚需。但是一般只能让你换个角度看问题,并不能实际指导你解决问题。基本上就是理想主义,成败只看内因。所以只能当调料,不能当主食,不能天天沉迷其中。
在碎片化的时代,
每周和你一起深入思考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