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大吉”:苏大强的倚老卖老是靠不住的。当你老了,谁是你的依靠?

1 ?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一切都好》,剧中苏大强是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的父亲,网友们尊称他为年迈的“巨婴”。

剧情反映了当今社会养老的一些问题。

苏大强的妻子去世后,他没有伤心,反而松了口气。他住在二儿子明成的家里。

他变得不会做饭,不想洗澡,家里乱七八糟。他还邀请朋友来家里玩,把烟和烟都堵了。

他对大儿子明哲说自己“黑”,还总说他们夫妻自暴自弃,挑拨和使疏远他们的感情。

胡乱吃了饭,还得让大儿子大女儿知道我想让他们都来看看,让明哲误会明诚照顾不周,完全无视明诚和儿媳妇朱莉的好意。

把朱莉的钱和积蓄拿回来投资理财,做赚钱的梦。结果被骗了,想跳楼自杀。被逼的女儿余明只好骗他说公安局追回了钱,自己掏腰包还给他。

苏大强还逼着明哲给他买了个三居室,第二个房间太小了。不顾儿子儿媳的实际困难,即使明玉受伤入院,明成也被拘留监禁。

他在乎的是房子,不是明玉的伤和明成的未来。

并催促大儿媳吴菲尽快买房,以免朱莉因为铭成的事情对他进行迫害。吴菲受不了他,让他走了。

后来明哲拿不出三居室的首付,因为价格比原计划多了20万。朱莉主动向明宇借了20万给明哲,明诚和妻子吵架离婚。

明成抱怨父亲一个人住的时候还是买了一套三居室,不管儿子死活,但苏大强说这是明成欠他的,他得明智地买新家具。

苏大强还是很爱面子的,跟老同事炫耀儿子有多好,说自己不想要房子,儿子非要买。

一般的父母都尽量攒钱给儿子买房出首付,给儿子做家务。苏大强想让儿子买房,增加了儿子和儿媳的压力和负担,产生矛盾。

他知道儿子不孝顺,被家人绑架。如果他有能力,这是必要的。但能力不足只会让儿子儿媳厌烦。

他还在卖晚年,想看看身边的儿女。一个六十多岁身体还很好的人,年龄不算太大,但是可以独立生活,不需要别人照顾。

但是明玉帮他找保姆的时候很挑剔,所以他就把女儿搞砸了。

如今,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严重。有些身体健康的老人把一生都放在子女身上,想在生活中依靠别人。

这种心态只会让你失去意志力。一旦生病,就会一蹶不振。

2

说到养老,我有个朋友的母亲,几年前去世了。朋友说,自从两年前父亲走后,母亲就崩溃了。

不想吃东西,不想动,身体不好,变本加厉了。她躺在床上,不想起床也不想出去,所以她的朋友不得不请保姆在家照顾她妈妈。

他是个商人,他的时间很自由。为了照顾好母亲,他每天都回她家吃饭,晚上在家休息。

他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弟弟。每次他回来看望妈妈,妈妈心情都特别好,能站起来走动,但是弟弟一走,妈妈就不想动了。

不是我哥被带回来,也不是他没回来。

我知道他哥哥是个大律师,他工作很忙。能抽时间回来尽孝真好。他不能一次回来几天就丢了工作。

朋友的父母,自从退休后,家里雇了小时工,做饭打扫卫生。父亲对母亲更体贴。我妈妈生病时,他通常照顾她。他们每天去公园散步和打牌。

父亲的离开让她觉得失去了重心,心里没有了支撑。虽然她的儿子也依赖它,但她的儿子不能陪着她。毕竟,她还有工作。

我去看朋友的妈妈,她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我,就在床上坐起来聊了一会儿,说累了要睡觉了。头脑还清醒,但意志力没了。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托付给另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形影不离,依赖成了习惯,没有了自我。

其中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就失去了支点和精神支撑,他也就倒下了。

把精神寄托在伴侣或者亲人身上,等他走了,亲人也远了,就崩溃了。

?三

我的邻居和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住在一起。老人是退休老干部,老太太是退休工人。

他们有四个孩子,都结婚了,事业有成,有些还抱了孙子。

孩子都在这个城市工作,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老太太很热情,有时候会请我去她家吃饭,在家聊天,聊父母的缺点和对孩子的感情。

本来这样的家庭,她觉得很幸福,但是她会时不时的叹气,说自己很孤独。如果她的孩子几天没来,她会打电话问候,问他们最近怎么没来。

她说老人总是一个人出去散步,去老干局娱乐。他不想和她一起去。不知道老头是不是出去找女人了。

我不相信一个80岁的老人能有这么大的魅力。有一次,我出门忘了带钥匙。老公回来我才能开门,就去邻居老太太家等。

老人在看新闻,我就打开手机看。老人说:你们年轻人爱玩手机,对新闻不感兴趣,不关心时事政治;我说:阿伯,手机上有消息。

那我问你,你知道一带一路吗?怎么来的?我说源于古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在古代就有出口,世界闻名。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发达,分水陆两路。

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现在的亚欧大陆,我大致告诉他我去过古丝绸之路。

老人说你还是知道的。其实我知道的不多。我只是去过那些地方,想了解一下。我在网上查了资料,买了一本《新丝路》。

其实老人知道的比我多。他又问我:你知道现在在开什么会吗?几天?

我说我知道两会的事情,但是几天不知道,他就没完没了的找我谈。

原来他每天晚上看新闻,关心时事政治新情况。他跟老干局的老同志都是这么说的。

我觉得,老太太说的话题和他不一样,有点啰嗦。肯定是老人因为这个原因不想和她出去。

每个人的爱好和精神层面都不一样,没有相同的话题很难一起玩。

比如我老公爱喝酒,爱交朋友,有时候会约我一起出去。我就是不想跟他走,因为我不喝酒,不喜欢刺激。

一个人的孤独不可怕,精神上的孤独才可怕。当伴侣与自己无话可说时,只有精神饱满,有了自己的兴趣,充实了,才有了寄托。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叫《清华著名教授夫人陈老师的最后一课——过有尊严的晚年》。

文章讲的是著名教授赵宝喜的妻子,名叫陈思蔻,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赵教授在她92岁时离开了。

退休40年以来,她努力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请保姆打扫卫生,其他都是自理。她不需要儿子经常来,也不想影响他们的工作。

她看书,看电视,做家务,随时准备“出发”。尽量减少自己的疾病,健康快乐的生活。

她学习了一些医疗保健知识,不盲目看病,自己摸索保健方法,调整心态,坚持锻炼。

她说,任何依靠别人养老的梦想都会失败,无论医生、负责任的保姆、孝顺的子女有多好。

她喜欢文学、哲学、天文、地理、戏剧和体育。她关心时事政治,看笔记,看电视剧,喜欢看足球,网球,台球。

她制定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把时间安排得很满,不让自己有空闲时间,在她身上看不到孤独。

92岁时,她患了肾肿瘤。她没有去做手术。她用意念、饮食、理疗来调理。她在精神上超越了生死,与长瘤的国王和平相处了两年,用行为感染了身边的老人。

96岁时,她的病情加重,各种疾病接踵而至。她还是坚持不送孩子去医院就医。她知道去医院并不能治愈疾病。

为了不拖累别人,也为了给自己争取走得“更快”的想法,她通过禁食提前结束了痛苦,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在《我时刻准备着老有所养》一文中,刘浏说:我总是看中国的宣传片,经常回家看,多和父母聊聊天,甚至立法不去看望父母。这不是我想要的晚年——充满了微弱的同情心和无可奈何的孝心。

我不想我的儿子一想到因为法律和道德的原因必须来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老了还整天活在等儿孙电话的孤独中。

人都会变老,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无常。

网上有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只有你的身体是属于你的,所以你要学会照顾自己”,而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而不是从老年开始。

因为好习惯不是你想拥有的,他需要不断坚持;兴趣不是想来就来的。他需要不断学习。等你老了,就只能靠自己了。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