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道教研究简介

目录1初期的道教研究(19世纪末至1920和1930) 1.1这一时期的学者1.1小六志贵1.2军旅时期的政治、道教研究(1920年代至30年代──二战结束)6544 二战后恢复时期的吉冈(1945 9 438+0政治社会视角的研究2.2民间信仰视角的研究2.3道教巫术视角的研究2.4多国比较视角的研究3 ***时期的道教研究(1973 ─) 3.1研究的国际化3.2研究人员数量的增加3.3教学的独立性3.4新材料的发现3.5研究范围的扩大3.6这一时期的学者4总结5参考文献6注释道教研究初期(19世纪末至654。 38+0920s,1930s)日本道教研究初期,汉学家和一些“中国专家”从事道教研究。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朝野将目光投向了隔海相望的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因此,日本开始重视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的研究。当时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本质上是一样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先驱,中国过去的文化也被称为“日本文化的源泉和灵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竹内义雄的《老子第一》(人与作品)、津田左佑二的《道家思想及其发展》、幸田露伴的《道家思想》、小柳石田的《东方思想研究》、《白云观记》、《东方思想、老庄与道家的继续研究》等。

这一时期的学者小六志田小六志田(1870-1940)是日本的一位佛教高僧。1894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中文。1921年,他以朱哲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访问中国。在华期间,小柳四贵住在北京白云寺,道教全真龙门第一丛林,获得了有关道观生活的第一手资料。1923年,小六师田根据讲义写了《道教简史》,出版后不久由商务印书馆翻译介绍到中国。小六志贵的主要贡献是: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道教史料,开始像其他宗教一样,用更科学的方法不带偏见地研究中国的道教。

小六志贵提出的许多观点,如:道教起源于神仙、古代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结合;道教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创立期、成长期、唐宋时期、传播期和衰落期等。,至今仍有影响力。

小六志贵研究的明显不足是,他把道教的研究局限在自己的范围内,没有把道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所以很少探讨道教与社会政治、道教与科学文化、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为政治和军事服务时期的道教研究(1920年代至30年代──二战结束)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道教研究也适应了对华战争的需要。沈阳的南满铁路公司和上海的东亚研究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风俗、宗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收集了大量侵华战争所需的资料。他的调查研究结果收录在战后出版的《中国农村风俗调查》(六卷本)中。当然,一些学者仍然从事严肃的宗教研究,包括道教研究。作为这一时期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叶萍吉太郎的《道教经典》、五十岚贤龙的《太清宫记》、橘浦的《中国思想研究》、《道教与神话传说》、福井康成的《太平经考证》、《道教基础研究》、吉冈一峰的《东方思想史研究》。这些代表作中有一部分是战后出版的。

这一时期的学者福井康成(1898-1991年)是日本的一位佛教高僧。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哲学系,在大学完成学业后前往中国留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津田左(1873-1961年)。津田左是东北“满洲铁道调查部和东方协会学术调查部”的研究员。后来,他因为在作品中对日本古代历史的论述相对客观,被判犯有虚假侵犯皇室尊严罪。他的一些古代史研究著作也被禁止。津田左姬友的历史观和研究方法对福井康成有明显的影响。福井康成以《道学》一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著有《灵宝经研究》、《神仙传》、《老子道德经序诀形成》等著作,并于1987出版《福井康成全集(六卷)》。福井康成之子福井康成是当代日本道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福井康成研究方法最好的传承者应该是吉冈一峰。

吉冈一峰吉冈一峰(1916-1979)毕业于山治学院(现大正大学)。在中国留学期间,他在小六师基塔后住在北京白云寺。他对道教宗教生活的记忆被认为是宝贵的个人经历。福井康成和吉冈一峰都彻底改变了将道教依附于儒释道的传统观点,而是将道教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体系来研究。并且其道教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即道教研究的领域已经扩展到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地方志和年代学。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严谨的,明显受中国甘家派研究方法的影响。他们对《道藏》、《灵宝经》、《周易参同契》、《列仙传》的历史研究,都是建立在参考、对照、详考、异同的基础上的。但他们的研究视野只局限于寺庙和书籍中的道教,在方法上过于重视考证,所以没有把道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也没有来得及深入到道教在中国社会、文化、科技、民俗中的作用和地位。

战后恢复时期的道教研究(1945年9月-1972)这一时期,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研究的加强。同时,随着战后社会科学和人文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综合研究的重视,日本道教研究得到了迅速恢复并取得了诸多发展。这种恢复和发展的标志是1950年日本道教学会的成立。

日本道教协会在其成立声明中说:“道教被视为渗透中国人整个生活的宗教。对于每一个东亚专家,尤其是汉学家来说,其重要性无疑是显而易见的。考虑到系统研究中国的趋势正在发展,道教研究不能再被忽视,所以我们和同事们组织了日本道教学会。学习的任务是艰巨的。道教研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但如果不对东亚其他宗教进行广泛的研究,不对其他学科进行相应的研究,就不可能对道教有任何透彻的了解。经过对道教研究现状的详细调查,我们决定采用综合各方面的方法。」

日本道教学会的成立,吸收并固定了原属中国佛教史学会在日本的所有道教学者。据悉,日本道教协会现在有600多名会员。学会成立后的第二年,就出版了风琴刊物《东方宗教》,一直出版至今。从1989开始,日本道教协会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日本道教协会奖,奖励年轻的新研究者。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学者和著作,除了吉冈的福井康成和一峰及其著作外,还有:金谷智的《老庄世界——淮南子之思》、木村秀吉的《中国的民众思想与文化》、《六朝史研究》、尚志宫川的《六朝宗教编》、小渊惠三的《道教史研究》。酒井忠雄的中国近代宗教团体研究与中国好书:泽田瑞穗的《补宝学》和《校勘破邪详论》;永光甫《庄子》、《老子》、《齐思想》、《道家与日本文化》、《道家与日本思想》、《道家与古代日本》、《日本文学》。从这些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战后恢复时期日本道教研究有四个特点:

第一,道教史的研究,已经从文化史的角度,走向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研究。比如著名的六朝史专家宫川康教授对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研究,小渊信行教授的《黄巾起义和五斗米道》,和德忠教授对全真教产生所涉及的政治和社会内容的探索,以及其他作者撰写的民间宗教和秘密社团的研究文章。这些著作都把道教现象作为农民阶级或士大夫阶级的造反派的社会运动来研究和讨论,由此加强了对群众运动披着宗教外衣的分析。宫川尚志分析道,道教之所以被称为普通宗教,是因为六朝的道士大多出身贫寒。这个贫民阶层的叛逆者用占卜自称皇帝。以张玲、张鲁、张角为代表的道教也是如此。宫川康所代表的论点代表了一种关于道教社会角色的有意义的新论点。

其次,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看,道教史的研究已经从一般的文字文献研究深入到从其与现实的民间信仰、迷信、习俗、节日等联系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例如,著名的瓦德中教授对中国民间信仰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调查,如对灶神、城隍、土地和厚土信仰的调查,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宗教信仰和习惯的了解。Wa Dezhong (1913-)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系。战后担任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退休后,他担任驹泽大学教授和郑达大学教授。在连续七次印刷的《庚申信仰》一书中,他对日本本土、冲绳和韩国南部的“守庚申”民俗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比较研究,指出这一民俗起源于中国的道教。瓦德中教授的著作不仅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道教,而且对道教在东北亚和东南亚传播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独特研究的基础上,瓦德中教授吸收了《道教史》一书,该书由山川出版社编入《世界宗教史》丛书,并已出版中译本。因为它是从中国民俗和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讨论的。所以比以往的道教史著作更生动。

第三,从道教魔法的角度,道教的历史研究从一般文化的角度深入到各种道教魔法,如医学、药物学、炼金术、道教魔法,再加上占卜、占星、风水等等,进行观察分析。道教炼丹是追求长寿的一种方式,但另一方面,不科学的炼丹作为道教宗教活动的一种形式流传了下来。这些不科学的魔法方法被普通人称为迷信。这一时期,日本加强了对道教与科学关系的研究,并使之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极大地促进了对道教本质的理解。原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所长郭内清及其身边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中国中世纪科技史研究》、《宋元科技史》、《明清科技史》等著作,为日本道教研究增添了新的有意义的篇章。比如关于陶弘景的研究,在1930年代,小六师基塔认为陶弘景的理论大部分来源于佛教,有的《真信》出自四十二章,有的脱胎于“所以我听说”这句话,等等。在公元1960年代,宫川桑植发展了陶弘景的研究,认为陶弘景不是一个独创的、深刻的思想家,而是佛教、道教、神仙等各种学说的集大成者。1970年代,由乃内卿主持的研究室编辑的《中国科学与科学家》发表了《陶弘景与朱朱本草》一文,指出陶弘景的隐居只是大体上顺应了六朝的社会风气,而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只是利用了一个隐士的名声来达到当官僚的目的。陶弘景的思想体系不仅仅是一个佛教渗透道教的体系,还包括了道教、佛教、医学、医学、天文学等广泛的思想。

第四,从多国比较的角度,道教研究从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邻国关系史、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深入比较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宗教学特别是比较宗教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国家与地区关系的加强,日本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本土的道教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以及道教迄今对海外华人的影响。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前所长、著名道教和道家思想学者福永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道教对日本历史文化影响的研究著作。傅永光(1918-),1942,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系哲学系,从青年时代起就对中国哲学感兴趣。他被迫随军去南阳的时候,制服里总带着一个庄子。战后,傅永光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福永光教授在担任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所长期间发表的《道教诸神的道歉》一文中指出,道教有完整的宗教哲学体系。他认为:在以道教神学或教义为基本轴心分析思想史时,我们坚持认为道教神学与不同时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中国超越时空的绝对皈依宗教的民族感情、信仰与祈祷、思考与思辨历史的浩瀚积淀。

正是从这种科学客观的立场出发,福永光教授一反过去日本学者轻视道教的立场,发表了关于日本天皇制和社会文化与道教关系的著作,出版了《道教与日本文化》、《道教与古代日本》、《道教与日本思想》、《道教与古代天皇制》等书籍。其中,对道教以及日本“天皇”和神道教的神学思想、仪式和象征的客观而令人信服的研究是日本学术史上的开创性成就。在日本,对福永光公司的研究有赞成者也有批评者,在日本历史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引起了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傅永光教授的研究为中日关系史、日本思想史、日本政治史、道教传播史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道学时期(1973 ─) 1972年9月,中日复交。日本学者研究道教的视野、兴趣和目的都有所发展和变化。* * *时期日本道教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研究的国际化1972以前,日本道教研究与欧美道教研究的接触和交流很少。没有日本学者参加65438-0968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道教研究会议。65438年至0972年,第二届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在日本召开后,日本道教学者进入了国际学术交流的行列,与欧美道教学者有着广泛的交往,道教研究的国际交流十分繁荣。日本学者承认,欧洲人对道教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传统,拥有许多一流的专家。研究的国际化拓宽了日本学者的视野和思维领域。

在研究人员加大恢复日中邦交的力度后,日本民众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关注度大增。因此,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对道教感兴趣。在纪念日本道教协会成立35周年的研讨会上,有7位学者年龄在55岁以下,其中4位年龄在40岁以下,最年轻的只有32岁。近年来,除了日本道教协会,日本各地还成立了一些新的组织,如大正大学的“道教谈心会”,关西地区的“中国古代养生保健思想研究会”,关东地区的“道教文化研究会”。

道教教学的独立性日本道教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依附于中国哲学和佛教研究。65438年至0974年,京都大学教授傅永光受聘于东京大学担任道教讲座、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学第三讲,首次开设“道教教学”专业课,培养了新一代学者。1983年,“儒道”在31国际东方学会成立为独立的第四系。1985期间,在巴黎大学举办了题为“道教与日本文化”的日法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道教仪式与音乐国际研讨会。这些都表明,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道教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新资料的发现和《道集》、《续道集》、《道集集》的反复再版,为道教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敦煌文献的目录和目录也相继编纂出版,特别是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等帛书的发现和出版,对道教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范围的扩大:日本的道教研究最初以经典和历史为主。这一时期,中国大陆道教、台湾道教、香港道教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社会的道教都成为日本道教研究的新对象。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关注道教法器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思想研究与现状》、《欧美东方学研究与比较》、《道教的历史与结构》等。早稻田大学的福井康哉;东京大学教授田仲一成,研究中国农村祭祀、中国宗族与戏剧、中国巫术剧等。中国道教现状──道教协会与道观、中国道教──道教活动与道观、金代道教研究等。,作者东京大学教授Hiya Bangfu京都大学道教的麦谷邦夫教授,道教中的气,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等,老子注香儿索引,真信索引等。

这一时期的学者蜂屋邦夫蜂屋邦夫(1938─),东京大学教育系1963毕业,东京大学研究生院1968毕业,文学博士。曾任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教授,后成为大东文化研究所教授。布智吾帮服的专业活动,原本集中在中国思想史上,包括《礼记之礼》、《礼记之礼》、《金关玉锁》关于重阳真人、《读老庄》。1980年代以后,班夫·蜂巢多次访问中国,目睹了道教在中国大陆的复兴,因此他更加关注道教。1987、1988年,布智吾邦夫两次来华,1990年出版《中国道教现状——道士、道教协会、道观》。1990后四次来华考察,并于1995年出版《道教在中国——其活动与道观现状》。蜂屋邦夫认为,“与佛教寺庙相比,道教的特点在外观上表现出多样性。80座道教宫观在宫观的配置、对联的表现、祭祀神灵的组合等方面,各具特色。这显示了中国文化的整体具体性。就道教信仰和生活的内在方面而言,它们似乎并不像道观所能看到的外在方面那样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在主神的地域特征、交流区域范围、信徒崇拜、道士生活等方面,各道观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特点。」[1]

麦谷邦夫麦谷邦夫(1948─)1972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系,现任京都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专业是中国思想史,一直以中国道家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著作有:《陶弘景年谱考证》、《早期道教的解脱思想》、《南北朝隋唐道教学说管窥》、《道教诸天论》、《道教与道教气》等。从1974开始,麦谷邦夫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了道教研究中的道教经典索引。现已出版的有《老祥子朱尔索引》和《真诰索引》,极大地方便了各国学者的道教研究工作。

丸山弘(1959─)筑波大学比较文化系毕业,1989获得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系博士项目单位。现任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丸山宏曾多次访问台湾省,考察道教仪轨。由于语言能力优秀,会说普通话、闽南话、英语,能阅读法国文献,所以在道教研究上视野开阔,并试图将最新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日本新一代道家学者中,丸山弘志著作丰富,立论稳健,颇为可圈可点。他于1991年发表的《玉潭科学仪器出版考──台南道教仪式历史谱系探源》一书,年仅32岁。1991,本文获得日本道教协会首届道教协会奖。署名本田纪教授的《评估报告》指出,“在对台湾南县、高雄县正统道士放玉坛仪式进行精确考察的基础上,追溯到古代东晋,特别是对其最具特色的取天气法进行研究,证明其与宋代以来的天心整风法相一致。换句话说,本文由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组成。以前做过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但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了历史文献的考证。在这方面,它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从未有过的。”

总结日本近百年来的道教研究积累,根据道教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其独立的道教教学大致形成了十大类:

道教通论;道教史;道教与民俗、信仰、历法、道教与文学;道教与科学;道教、儒教、佛教;道家思想和哲学;道教经典与文学研究;道教的传播;道观、道士及仪式、节日;学术动态。* * * *时期,日本道教研究的重点是三教关系史的研究、“气”的研究和道教定义的研究。道教典籍方面,是道教藏书研究,道教目录、道教文献、敦煌出土文献、道教史料、新道教藏书的编纂;在道教文献中,是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在道教民俗学方面,重点考察了中国大陆民俗、道教仪式以及文学与仪式的比较研究;在道教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要加强炼丹术和养生学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规模比过去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