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白白对待事物”是什么意思
《庄子·天道》说:“夫静,淡泊,孤独,无为,是万物之本。”
这是从哲学本体论上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根本特征,即作为万物之本的“道”的本质是虚静孤独无为。在这种情况下,认知的客体作为认知的主体,当然需要在认知的过程中以“空静”之心顺应自然之道。为了形成主体心灵的空静,庄子提出了“心斋”(使心灵“待物空”)、“坐忘”(“离形而知”)等一系列观点,并反复强调要“耳听为虚,心持而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闻”。
《人间世》云:怒者,亦以虚待事。唯有道是空的。不足,心斋也。
《人间世》文选:仲尼突然说:“什么是坐忘?”颜回曰:“断肢则灵,离形则知,同大同也。这是遗忘。”
所谓“精神斋戒”,就是让心灵空明,空明才有可能对待事物。为什么对待事物是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杯子需要空了才能装水,一个装满物品的容器是装不下它应该装的东西的。主体的心也要摒弃杂念,才有可能理解道的真谛。所谓“坐忘”,就是忘形弃知性,从而摆脱形名的束缚,主体的心灵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的境界。“心斋”和“坐忘”都是主体的心道,这个过程也是“空静”的过程。
为了论证“虚静”心态在认识论中的重要性,庄子讲述了许多关于文艺创作的寓言,如《养生大师》一章中的“知其能解牛”,《盛达》一章中的“俯者为继”,“自青砍柴为仙丹”,“田子方”等。让自己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心灵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自然的境界。这样才能“天人合一”,理解技巧的最高境界。
“虚静”说应用于美学和文学创作领域,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它有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它揭示了审美和文学创作主体心灵的重要特征,即审美和艺术创作应该是超功利的。在文艺创作或艺术欣赏中,审美主体无法摆脱名利等世俗观念的侵扰,很可能是失败的。主体的心灵只有达到一种虚静的状态,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如地拍摄出审美的照片,才能使艺术创造力最旺盛,才能创作出与大自然的本性完全一致的作品。为什么?还是庄子形容得好:“水静之时,明有烛眉,且公允准,主择法。”水还亮,但是精神好!圣人之心,淡定!天地之镜,也是万物之镜。“静水明亮,静火明亮,静心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