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是怎么养生的?

在当代的名老中医中,大部分都主张养性和养神,并实践着自己的养性和养神的方法;在心理调节方面,大多数人崇尚平和自然,淡泊宁静,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养生原则。《苏文论古天真》说:“无所淡泊,真气随之,灵藏于内,病安。”半数以上的名老中医推荐“打坐”作为“淡泊虚无,内守精魂”的具体方法,约1/3的名老中医把打坐和“思考”作为自己的精神修炼方法。静坐是儒释道推崇的一种修炼方法。一般认为静坐可以使精神保持在里面,调节情绪和全身的气血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存在主义”是一种在安静的状态下,运用观念和想象排除杂念的方法。两者都是简单易行的通过呼吸和思考来调节头脑和全身气血的方法。

性格不好容易导致情绪变化,会导致人体器官气血功能紊乱,危害我们的健康。而主张“控怒、隐忍、不浮躁”的名老中医较少。可见,名老中医注重人品修养的培养,不提倡刻意克制的方法。大约一半的著名老中医建议人们写书法和旅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这个爱好。

可见,在上述名老中医的养生理念中,最强调的就是调养心神。从苏文《古代天真论》中的“冷漠虚无”观点,到唐代名医孙思邈倡导的“抑情养性”养生观,再到现代人所说的“淡定”,都注重对人的欲望和情感的理性培养。

福建的于申初教授认为,宋代张斌《取养生要》一书中的八个字:调息、主动、缓形、节欲,应作为养生的原则。在养心方面,他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格言“不淡泊则不能明心,不静则不能远”。

上海的主任医师陈行之很好地理解了三个要素,即生活的冷漠、事业的寄托和精神的愉悦。当然也不排除饮食健康,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三个要素更重要。

上海的凌耀星教授指出,健全的大脑功能是健康的主要基础,因此她非常重视健脑。她认为,多思考、健脑,人脑也符合使用规律;乐观和健脑,人要乐于助人,忘却烦恼,自得其乐;健康饮食,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合理安排食量,多喝水;锻炼增强大脑。

上海万树元教授很欣赏庄子的生死观,即“给我形,使我生,使我老,使我死。”用休息的观点看待死亡,就是不怕烦恼忧虑,豁达自然长寿。上海主任医师陈之财提倡“静下心来,动动身体”。安徽人朱希恒的养生格言是“静以养心,动以养形”。

安徽的尚志军教授认为,如果能保持“三通”,人就能健康长寿。交心是指感觉舒服;清胃就是不要太饱。人们认为,老年人尤其应该遵循“饿了就要吃,吃不饱就要吃”的古训。第二,容易通过。除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他还指出,平时注意巩固肾气,控制房事,也有利于排便顺畅。

以上是名老中医倡导的养生理念。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