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硬化工程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次设计村道硬化590米,宽3米。路面基层厚度为12cm,路面面层厚度为18cm。砂浆挡土墙43m,高1.2m,涵洞3道,高18m。
二、项目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要求市级优良。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项目部不断制定详细合理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安全目标
杜绝因施工造成的死亡和重伤事故,不发生机械设备、火灾、重大设备被盗等重大安全事故。
3.文明施工目标
严格按照当地上级部门制定的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加强项目的宣传,加强与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和联系,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争创开县安全文明施工示范点。
4.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不发生等级环境污染事故。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1.1招标文件、图纸、施工合同及甲方要求。
1.2工程设计图纸及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1.3国家和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国家和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和政策文件。
1.4勘察施工现场获得的勘察数据。
1.5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获得的信息。
1.6在众多道路工程(包括维修改造)、路面及管网工程中获得的施工经验及施工队伍的整体实力。
1.7目前我们单位可以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资源。
2、编制原则
2.1方案优化原则
施工方案的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和优化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较和选择,以选择较好的施工方案。
2.2安全第一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总是按照技术可靠、措施有效、确保安全的原则来确定施工方案。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3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我们将贯彻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工期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周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施网络控制,做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是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工期的实现,满足业主的要求。
2.5科学配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和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科学配置施工要素,选择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建设资金的循环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三、施工组织
1,项目部部门设置
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设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下设施工管理部、质量管理部、施工技术部、材料设备部、安全部、财务部、综合保障部等职能处室。
四、建设程序的总体部署
我公司长期从事道路、排水、路面工程施工,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派了一批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专门集结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施工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动词 (verb的缩写)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
1.1根据现场调查和施工段的具体情况,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完成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进行现场调查,结合图纸和现场,确定分段施工范围和施工及交通组织方法,根据交通组织设计完成施工围挡的搭设和临时交通分流设施的设置。
1.3根据施工计划,提出周密的材料使用计划和机械使用计划,会同监理工程师考察信誉好、质量高的厂家,确定供应商。
1.4完成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的详细调查,联系管线单位进行管线保护或迁移的技术交底,对影响施工的现有管线编制详细的保护方案,并报业主、监理、管理部门审批。
1.5完成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审批,办理各分项工程的开工手续,为项目的全面开工和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1.6完成道路桩的放样、水准点的布设和检查。
2、施工现场的总体布局
2.1建筑围护
根据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现场条件和特点,进场后,在设计道路的中心线上,沿线全部采用标准统一的硬质围挡,完整设置施工区域;施工围挡高度1.8m,色标整洁美观,围挡支撑牢固可靠,底部用钢钉或膨胀螺栓铆接,靠近路口处采用钢板网围挡,围挡外侧设置夜间警示灯和反光膜。根据施工部署要求,在每个封闭区域设置施工道路出入口。
2.2施工出入口
在规划的道路起止点和路口设置施工出入口,并按文明施工规定在出入口前设置标志和工程宣传牌。安排两名交通协管员负责现场安保、交通疏导和出入检查。
2.3临时道路
根据道路附近居民区出入口的情况,对出入口进行硬化加宽。施工期间,派专人对施工区域内的现有道路和临时便道进行清扫和洒水,防止扬尘,并始终保持场内道路畅通。
六、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经过多年运营,旧路路基沉降已趋于稳定。但由于路面破损造成的水损害等原因,部分路基密实度不足。拆除后,必须对密实度不足的部分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密实度应符合重型击实标准。
1、新建道路路基施工方案
1.1旧路拆迁
由于本工程为开挖后改建,路基开挖基本为开挖原道路结构层。旧道路结构层采用液压锤拆除,挖掘机装载,自卸汽车运输。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拆除时,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1.2路基开挖
1.2.1本工程旧路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和油锤破碎。
1.2.2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土方运输距离小于500m时,采用叉车逆向运输;运输距离在1km以内,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运距超过1KM的大体积土方采用挖掘机装载,15T自卸汽车运输。
1.2.3路基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置,防止施工时线路外的水流入线路内,线路内的水(包括地下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2.4随着路基的开挖,及时组织设计提出的纵横排水系统,保证雨季不积水,及时安排边沟和边坡的修整和防护,保证边坡的稳定。
1.2.5路槽达到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路拱刮平,并预留压实量。最后,用压路机压实,并检查压实度。
1.2.6填挖结合部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1.3拓宽路基处理
开挖时,应使用镐开挖,并保留坚硬的路基,清除松散的矿渣和附着在其表面的土块及杂物。挖好后,原基要形成新的切面,挖成台阶状,以利于新旧基的搭接。对于直接铺筑段的中央分隔带,在清除其表面附着的松散矿渣、土块和杂物后,将根据设计的路面结构分层铺筑,由于其工作宽度较小,将采用人工手持施工工具进行填筑。
2、老路地基处理方案
2.1板底脱空的处理
施工前,用5米长的贝克曼梁测量既有路面主点和辅助点的挠度;脱空的评定标准是根据接缝的要点,既有混凝土板的挠度小于0.2mm,差异挠度小于O.06mm,即必须满足这两个指标,旧板不需要处理。如果不能满足,需要采取处理措施,处理方法为:钻孔注浆加固。
2.1.1灌浆孔布置
路面下灌浆深度60 ~ 80 cm,污水管顶部灌浆孔深度距污水管顶部平均0.5 m。灌浆孔沿路线呈矩形分布,水平间距200cm,垂直间距250cm。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灌浆试验,确定灌浆压力、浆液稠度、浆液初凝时间、添加剂种类及含量等。
2.1.2施工工艺:
排列孔序→钻孔→冲洗钻孔→拌浆→灌浆→封孔→养护。
2.1.3施工要求
(1)注浆孔的大小适合专用注浆机械设备的注浆嘴大小,一般为70 ~ llomm。
(2)钻孔的孔位选在板的四边,距板边80 cm ~ 130 cm,用钻孔机钻孔。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按照确定的孔位提前钻孔。钻孔应垂直,穿过水泥混凝土板,进入未处理的基层。钻孔后,用红漆在板上标出每个孔的灌浆顺序。
(3)注浆顺序应先排出,后内部排出,最后沿路线方向注入中间排。为了防止相邻的两个孔泌水,应通过每个孔进行灌浆。
(4)在灌浆过程中,压力过大有可能造成面板起拱和断裂。太小的话就填不进去。灌浆型号不同,压力表反映的压力也不同。因此,灌浆前应测量压力表,并在施工现场标定灌浆压力,一般应控制在0.5 ~ 2.0 MPa左右。当水泥浆从混凝土板的纵向和横向裂缝中冒出时,继续灌浆5 ~ 10秒,应停止灌浆;板底有水,水在浆料的压力下从缝隙中冒出来。此时需要继续灌浆,直到出现浆液5 ~ 10秒。
(5)灌浆应自上而下进行。为了使灌浆体更均匀地饱和,在第一次灌浆后,应允许其凝固2小时,然后进行第二次重复灌浆。
(6)灌浆过程中,应及时用圆木塞堵塞溢流孔,防止压力损失过大。灌浆头拆除后,灌浆孔也及时用木塞堵住,防止砂浆倒流。灌浆后8 ~ 10分钟后才能拔出所有木塞。用取出的砂浆或混凝土芯样封闭灌浆孔。
(7)灌浆后残留在路面上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以免砂浆流入路面裂缝,污染路面。
(8)灌浆后禁止车辆通行,砂浆强度达到3Mpa以上方可开放交通。
2.1.4材料技术要求
(1)灌浆材料为425#水泥,粉煤灰中Si02、A12O3、Fe203、CaO含量大于85%,烧失量不应大于4%。其他早强剂和膨胀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在相同水灰比下,流动性随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而变化。同时,粉煤灰的比例也影响水泥浆的后期强度。在相同条件下,水灰比越大,水泥浆的强度越低。因此,不要使用过大的水灰比。设计的推荐泥浆比是:
水泥:粉煤灰:水= 1: 0.5: 0.7
由于各种材料的性质不同,加固层的物理条件不同,应按照“在获得较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浆液的强度”的设计原则,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和灌浆试验确定。
(3)一般泥浆的流动度在20秒左右,膨胀率应大于2.5%,7天抗压强度应大于5MPa。
2.1.5灌浆试验
(1)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灌浆试验,掌握灌浆工艺和现场各项技术参数。根据面板脱空破坏情况、路基密实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灌浆试验。当确认原施工工艺和材料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灌浆试验完成,否则重新尝试,直至满足要求。灌浆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个灌浆试验点不应少于5处,且每处不应少于4个孔。
b .通过试验段进一步明确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和各项参数。
(2)扩散半径:由于填料均匀性差,其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变化较大,仅用理论公式计算浆液扩散半径显然不合理。根据国内类似经验数据,R值暂定为1.2m,在灌浆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注浆压力:由于注浆压力与加固层的重量、强度、孔隙比、初始应力、孔深、位置、注浆顺序等因素有关,且这些因素难以准确确定,所以通过注浆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初步定为0.5 ~ 2.0 MPa,灌浆时将根据不同区段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确定。
2.1.6施工质量控制
(1)现场施工员必须认真做好施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详细记录每块板的具体位置、交错或下沉高度以及钻孔位置。
b .认真填写灌浆记录。由项目部派专门技术人员对每台灌浆机进行监控。灌浆材料的配合比必须准确,详细记录每个孔的孔数、孔深、稳压、最大压力、初压时间、终压时间、稳压时间和灌浆量。根据记录,灌浆区域和材料数量(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等。)每天都整理出来进行经济分析。
c定期制作砂浆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准确掌握开放交通所需的最短时间。
(2)压浆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压横缝两侧的孔,再压其他孔,然后依次向前。灌浆时,应严格控制每孔的压力和时间,压力必须达到并稳定。
(3)若孔段泥浆单位吸力远大于理论估算值,应分析查明原因后进行相应处理。
(4)试验人员必须深入现场,对灌浆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查。
(5)砂浆强度达到7d后,用斯太尔运输车和贝克曼梁重新测量浆片的回弹弯沉值。当接缝两侧挠度差超过0.06mm时,应补齐,直至合格。
2.1.7检测和监控
(1)灌浆前和灌浆后7天,应对路基和路面情况进行测试和比较。
(2)检测和试验项目包括弯沉检测和地面雷达无损检测,土工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采用不同深度的少量抽芯试样进行,并与处理前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
(3)施工过程中监测旧路面的隆起和变形,以配合灌浆压力、孔深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4)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抽芯法的抽样率不应小于2%或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数值。
(5)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板块空缺部分全部填满,基层胶结密实,相邻板块间挠度小于O.06mm),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2裂缝的处理
对于宽度小于3毫米的轻微裂缝,应采用伸缩缝灌浆;对于大于3毫米且小于15毫米的中等裂纹,接头应采用条形饰面进行修补。对于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采用全深度修补(骨料锁定法)。
2.3板边和板角的加工
板角断裂的切割范围应根据断裂面的大小确定,纵向最小切割宽度为0.5m,最大切割宽度为1.0m:横向最小为0.5m,最大至路中心。不要切割损坏的板,也不要在切割过程中对相邻的板造成额外的损坏。切开后,将受损部分凿成规则的垂直面。不得切断原有的钢筋。如果难以保留所有钢筋,至少应保留20 ~ 30cm的钢筋端头,且长度必须错开。如果基层松散,应完全清除松散的基层,并使用C15混凝土作为基层。
2.4错误站的处理
裂缝处理时,应对混凝土板的错台进行处理。当错台小于或等于0.1cm时,用机器打磨或人工找平处理;当错台大于0.1cm时,应先整平,再铺找平层,或进行局部挖方新建处理。
2.5水泥混凝土板坑洼的处理
修补坑洞,清除坑洞内的杂物,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塞,达到平整密实。对于许多连在一起的坑洞,应采用薄层修补法进行修补,并将坑洞切割成深度大于6cm的凹槽,并将切割面上有光泽的表面凿除。用混凝土拌合物填满凹槽,振捣密实,并保持与原混凝土上面板齐平。
2.6原水泥混凝土板接缝的处理
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包括施工缝、纵向缩缝、横向施工缝、横向缩缝和横向伸缩缝。处理方法:
2.6.1接缝清理:去除原板的接缝填料。如果原接缝过窄,需要重新开缝,缝宽应为10mm,深度为40 ~ 50 mm..
2.6.2使用皮老虎或吸尘器清理内部灰尘,使用聚氨酯密封胶作为填缝材料。为防止新建路面因接缝处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反射裂缝,水泥混凝土板接缝清理干净后,沿水泥混凝土板的纵、横向接缝处涂粘油,并铺设50cm宽的聚酯纤维布,起到防水和减轻板缝应力的作用。
2.7水泥混凝土板挖土进行板加工。
对于交叉口内水泥混凝土板和保护层厚度小于10cm的板的严重损坏部分,对板进行开挖。凿旧板时应注意对相邻板的影响。用液压镐破碎,尽量保留原有拉杆,破碎混凝土,及时清除混凝土碎片,用C35混凝土更换挖出的坏板。清除基层破损部分,路面基层用C15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顶面标高与旧路面基层平齐。
以上道路硬化施工方案由仲达咨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