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有什么副作用?

紫苏词典

来源“新人参片”

拼音姓名白

别名晏子(别录)和玉素子(中医年鉴)。

来源为唇形科紫苏的果实。

原来形状

紫苏(本草图说经典),又名:日(别录)、苏南(滇南本草)、紫苏、伪紫苏(精草)、(植物名实考证)、紫苏、臭苏、稀狗粪、狗粪。

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芳香,高0.5 ~ 1.5米。茎绿色,圆形和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有浓密纤细的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 ~ 9.5厘米,宽2 ~ 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有毛,下面稍淡,有腺点;叶柄长10 ~ 45 mm,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和顶生;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或尾状;萼钟形,5齿,10脉,分为2唇,外侧有毛和腺点,内喉有绒毛状1圈;花冠白色,管状,二唇形,外有毛,内面中部1圈,上唇2裂,裂片较宽,先端稍凹,下唇3裂,两侧半圆形裂片,中部裂片横椭圆形,向下弯曲;雄蕊4,2强,稍突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突出,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毫米,约65438±0.7毫米,花期8-9月。挂果期:9月~ 65438+10月。

栖息地分布路边野,也有庄稼人。从河北到长江流域,南方各地都有分布。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干果,卵圆形或略呈三角锥状,长径2.5 ~ 3.5毫米,短径2 ~ 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突起网状。果实皮质易碎,容易压碎。果仁黄白色,富含油脂。气息微香,嚼起来有油腻感。最好是颗粒大、饱满、无杂质的。

化学成分种子含有脂肪油,主要是亚麻子脂肪和三棕榈酸酯。全草含挥发油,套筒含l-紫苏醛、紫苏烯酮、松茸醇、l-芳樟醇。

性品味

1别录:“辛,温,无毒。”

2《新人参饮片》:“辛、平。”

功能指示

降气化痰润肺润肠。治咳嗽,痰喘,气滞,便秘。

1《别录》:“治咳嗽,降气温中补(“身”为“髓”)。”

2《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3《滇南本草》:“开胃健脾。”陈皮化痰祛风。"

4《张新参》:“平肺气,止逆。治咳喘,疏通肠道。”

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

注:本品与四川、贵州等地的紫苏同用。请参考《紫苏》。

摘自字典

紫苏-中药

来源

从1。新人参片。

2.陶弘景:苏型,高而白,不太香。他儿子的米做成糊,很肥,很有营养。他儿子天天做油炸,就是今天用的油、丝、漆。

3.《救灾草药》:种子在那里,在园子里。幼苗有一两英尺高,茎呈方形。叶子像薄荷的叶子,极其肥美。有淡紫色的花和像紫苏穗一样的穗状花序。

其子如粟,枝茎相对。

4.《纲要》:二月、三月种植紫苏、紫苏,或紫苏生于地。它的茎是方形的,叶子圆而尖,周围有锯齿。& amp赫尔

拼音姓名白

英文名称普通紫苏的果实

别名香菜和玉竹

来源

药材来源:双子叶植物唇形科紫苏的果实。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紫苏。[罗勒;紫苏

采收与贮藏:夏秋季节采收叶片,在通风处阴干,或带嫩茎取叶,切成小块,晒干。

紫苏的原形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有香味,高0.5-1.5m,茎绿色,圆角四棱,分枝多,除基部外有浓密细长的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有毛,稍淡,下面有腺点;叶柄长10-45mm,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和顶生;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或尾状;萼钟形,5齿,10脉,分为2唇,外侧有毛和腺点,内喉有绒毛状1圈;花冠白色,管状,二唇形,外有毛,内面中部1圈,上唇2裂,裂片较宽,先端稍凹,下唇3裂,两侧半圆形裂片,中部裂片横椭圆形,向下弯曲;雄蕊4,2强,稍突出,花丝无毛,花粉囊2室;子房4裂,花柱无毛,稍突出,柱头2裂。小坚果棕色或灰白色,倒卵形,长约2mm,直径约65438±0.7mm。8-9月开花。水果:9月-65438+10月。

栖息地分布

生态环境:路边野生的,也有栽培的。

资源分布:从河北分布到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药材产于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培养

1.气候土壤: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排水良好、肥力疏松的砂壤土最好。

2.整地:深秋初冬深耕,冬季风化,翌年春季播种前平整,做成宽度1m的畦埂。

3.种植:用种子繁殖。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

3.1.育苗方法:4月上旬,播种或条播,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土层较薄的畦面上。首先在畦面上钻一条沟,行距为10-15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入沟中,并用细土覆盖3-5毫米..播种后8-10天,苗高15-20cm时即可移栽,按行距50cm、株距30cm开洞,每穴种植1株,覆土压实后浇水。

3.2.直播方式:播种期为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方式为条播或穴播。

行距40-50厘米,株距30-40厘米,播种后覆土浇水。

4.田间管理:播种后要不断保持土壤水分,苗高3-4cm时播种1次。生长期松土、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粪便、饼肥或硫酸铵1-2次。干的时候注意浇水。

5.虫害防治:生长期发现卷叶螟时,除杀灭外,可喷洒6%可湿性六六六粉剂1 kg,水300 kg。

干果,椭圆形或略呈三角锥形,长径2.5-3.5毫米,短径2-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突起的网状。果实皮质易碎,容易压碎。果仁黄白色,富含油脂。气息微香,嚼起来有油腻感。最好是颗粒大、饱满、无杂质的。本品与四川、贵州等地的紫苏同用。参见“紫苏”。

化学成分种子油含有L-紫苏醛,egomaketone,松茸醇和L-芳樟醇。种子中的脂肪油主要是亚麻酸和棕榈酸。此外,种子中还含有α-亚麻酸。

药理作用

1.调脂作用:连续20天给予高脂血症小鼠紫苏油0.2g/kg和1.0g/kg,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分别降低13.9%和29.7%。以0.4g/kg、1.0g/kg连续20天给高脂血症大鼠口服脂肪油,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和HDL-C/LDL-C比值;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的作用较弱。对HDL-C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变其亚组分的比例,增加HDL2-C/HDL-C和HDL 2-C/HDL 3-C的比值,紫苏油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如果配合Mg,效果更迅速。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α-LNA),α-LNA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但不会在肝脏产生胆固醇蓄积,而亚油酸能在肝脏产生胆固醇蓄积。因此,富含α-LNA的紫苏油比传统的富含亚油酸的食用油更有益于人体。

2.对肿瘤的听觉抑制:含12%紫苏油的食物喂给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的大鼠,35周后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10周,粪便中肿瘤促进剂胆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但结肠中脱氧胆酸诱导的乌贝宁脱氢酶(促瘤标志物)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紫苏油的作用是降低结肠黏膜对肿瘤促进剂的敏感性。断奶至7周龄大鼠饲喂含5.0%紫苏油的食物,可显著抑制腹水瘤细胞的肺转移,减少肺表面转移灶数量。紫苏油还能显著抑制化学致癌剂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或肿瘤株皮下移植引起的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对结肠癌和肾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α-LNA等n-3脂肪酸的抗肿瘤机制尚不清楚,但大多认为与n-3脂肪酸对n-6脂肪酸的竞争性抗肿瘤作用和体内二烯前列腺素水平降低有关。

3.抗血栓作用:3周龄雄性大鼠给予含10%紫苏油的食物5-6周,血小板磷脂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为7.5-10μ m/ml。紫苏子油组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总或无现象油)明显低于红花油组,但浓度较高(65438+)。建议在胶原阈值浓度以下评估血小板聚集是重要的。紫苏油组血小板释放的5-羟乙胺也明显减少。

4.其他作用:两代大鼠分别饲喂富含紫苏油和红花油的饲料。与红花油组相比,紫苏油组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的白三烯LTB4减少了27%,过敏慢反应物质的活性降低了59%,而LTB5的量显著增加,LTB总量增加。另外,紫苏油可以抑制过度增殖反应的中间体(血小板聚集激活因子),所以紫苏油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和炎症。

用含5%紫苏油的食物喂养SHR-SP,与红花油组相比,雄性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65438±07%,雌性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65438±05%。两个食物组的雌鼠存活时间都比雄鼠长40%。与正常食物组和红花油组相比,紫苏油组的收缩压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性质辛辣;温度;无毒的

归经肺;脾脏;大肠经络

功能主治下气;消痰;润肺;宽肠。主咳;痰喘;气滞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1.5-3元人民币;还是磨吧。外用:捣固。

注意久虚咳嗽,脾虚便溏者不宜。

各种展览

1.《别录》:主咳,下气,温补(“身”作“髓”)。

2.《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

3.《滇南本草》:开胃健脾。陈皮化痰祛风。

4.“新人参片”:平肺气,止不良反应。治咳喘,疏通肠道。

《中华本草》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