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里可以排毒?艾灸排毒怎么操作?
1,艾灸哪里可以排毒?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一手拇指第一关节横纹与另一手虎口边缘相对处,拇指屈压,指尖指向。合谷穴有升降浊、行气活血的作用。艾灸此穴可以帮助身体祛湿解毒。当脸上出现红血丝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每天坚持艾灸10到15分钟,可以达到祛湿排毒的效果。
(3)泻溪穴
每天灸足背、踝关节凹穴揭西穴15分钟,持续一段时间,可起到明显的排毒祛湿作用。
2.艾灸排毒怎么操作?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0.3左右厚的薄片,用针在薄片上扎几个小孔,放在艾灸点上,用一个大中艾炷放在薄片中央进行艾灸。如有灼热感,可将姜片抬起离开皮肤一会儿,然后立即放下,再反复施灸,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 ~ 654次。
(2)大蒜灸
隔蒜灸有隔蒜灸和隔蒜灸两种。前者是将单个大蒜横向切成0.3cm的薄片,用针扎几个孔,放在患处或艾灸穴位上,用大或中艾条放在大蒜片中央艾灸。每次灸4-5强,需要更换新的蒜片,继续灸治。蒜泥灸是将大蒜捣成蒜泥,放在患部或艾灸点上,在蒜泥上放艾条或艾炷,点燃灸。这两种用蒜泥灸的方法,每个穴位都要够劲,灸点发红就是度。
(3)隔盐灸
将干盐放入肚脐内,填满肚脐,在上面放一个大艾炷进行艾灸。当患者感觉有灼热感时,可以更换艾条,或者将姜片放在盐上艾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热感时,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直至烧出一针。一般艾灸3-7强即可。
(4)艾条悬灸
温和灸:点燃一段艾条,对准穴位或患部,距皮肤2-3厘米处熏灸。患者局部感到温暖而没有灼痛感是合适的。一般每个穴位艾灸65,438+00 ~ 65,438+05分钟,直至皮肤潮红湿润。
旋转灸:点燃艾条,挂在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处。艾条在施灸部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使皮肤有温热感,无灼痛感。一般艾灸每个穴位持续65,438+00 ~ 65,438+05分钟。
3.艾灸排毒会有什么反应?
1,艾灸时会出汗,艾灸后也会出汗,这就是排毒,而且这种现象会持续几天甚至更久。
2.有些人出汗一段时间后会起红疹或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表现。一般艾灸几次后,红疹就会消失。如果是长硬疙瘩,边灸边按摩会逐渐消失。
3.有些人艾灸后会尿频。这是因为毒素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反应慢了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