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已久的诗歌和遥远的地方阳朔篇

桂林天下第一,阳朔桂林第一。

一个

阳朔最美的风景是“十里画廊”。十里画廊位于阳朔月亮山。因沿途风景秀丽,风景如画,故称十里画廊。海豚出水,骆驼过河,美女梳妆,龙角山,千年古榕树等。,都很美...人们对山有拟人化的描述,每一个生动的景观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看,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山峰,独立而崎岖。经过万年的风化和喀斯特侵蚀,看起来像一只小海豚跃出水面的形状。画廊东侧工农桥旁,一望无际的田野间,田家河像一条白色的绸缎蜿蜒向东,河边有一座山,看起来像一只骆驼漫步过河。人们称她为“过河的骆驼”。工农桥沿着公路向南看。月亮山一侧的山峰修长婀娜,就像一个东方美女披着长发,在前面梳妆打扮,所以被称为“美人梳妆”...

看风景不是比听风景更好吗?在我看来,听风景真的不如身临其境。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早起的人可以等待美丽的风景。当我们早起来到十里画廊看日出时,几个“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已经提前选好了位置,准备在画廊里拍摄日出。比起《阳光》里的海上日出,十里画廊的日出似乎更羞涩俏皮。腼腆的“鸭蛋黄”在一片橘红色朝霞的映衬下从山中探出半张脸,几朵浅灰色的云朵划过他的脸庞,直到他慢慢爬到山顶,变成了一朵橘红色的鲜艳的“鸭蛋黄”...我忍不住嘲笑我周围的摄影师。我不为一个日出,一抹晚霞,一片漂浮在山间的云而睡,至于吗?

转念一想,码字不就是这样的状态吗?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白天忙碌的工作之后,抓住夜晚稍纵即逝的灵感,点燃蜡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码字和写作。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份艰苦的工作,但我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安静的夜,听着自己的心声,在手机上敲着一行行的方块字...带着孤独和写作慢慢走上了“不归路”...

在十里画廊边走边看,想把这么美的风景带进包里,但行程有限,只能暂时告别她,依依不舍地去了董村。

广西有壮、侗、瑶、回、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其中,侗族的民族风情确实非同一般。侗族在中国只有30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她是广西最神秘的族群,是“男娶女”的族群。没有自己的话,交流就靠唱歌。唱久了会越来越好吧?难怪侗族人民的小姑子和大哥唱歌都叫“天籁”!

6月6日相当于侗族的“情人节”。侗族女孩到15岁后,会被老人赶到泥窝里感受“滚泥窝”的成人礼,然后就可以谈恋爱了。当一个女孩结婚的时候,她会被戴上皇冠,穿上礼服。“凤凰”是侗族的图腾之一,每个侗族大妈的发髻里都插着一把刻有凤凰图案的银梳子。所以,侗族未婚杜诗梅和已婚阿姐的区别就在于发髻上会插一把梳子。男生结婚要带四八样嫁妆:一把银梳子,两只手镯,一个银碗,两双银筷子(男方用实心筷子,表示对女方要真诚;女方用空心筷子,表示女性宽容大度。结婚后,如果小姑生个女孩,家里人都高兴;如果生的是男孩,会被嘲笑有“赔本货”。男孩长大了,一定要学会两项技能,才能“嫁”自己:一是会打银器,给自己嫁妆;第二,我会做木工,会盖木屋。孩子一出生,董嫂就开始种树,等孩子结婚了再砍树盖房子。

在侗族,除了一家之女,还有一个值得全家骄傲的“宝贝”:百岁老人。在这个长寿之乡,只要看到家里门框上挂着一个牛头,就说明家里有百岁老人。家里女人和老人越多,在寨子里就越光荣,越受尊重。侗族也有很多习俗,比如蜡染是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三是侗族的春节,三月三是民歌。人越多越热闹。喝酒时要喝全家人敬给客人的“高山流水”酒。此外,侗族养生还有几个好方法:一是用银器刮;二、用银器“滚鸡蛋”排毒;第三,女人用发酵的淘米水洗头,头发保持乌黑光亮。

听了导游小姑子的介绍,你们觉得侗族的小姑子是不是“累并快乐着”?这里的大嫂,如同生活在母系社会一样,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尊重,取得了主导和支配地位。当然不需要维权,也不会有“家暴”。但是做一家之主,在家工作是不是太累了?一般懒得管又不想管的女生,真的应该庆幸自己不是侗族人!

酒店里一页彩色的阳朔旅游介绍,吸引了一个同学。她发现彩页里居然有“阳朔燕莎空中运动基地”,就吵着要带她去那里坐滑翔机。好吧!我们从未有过独自乘坐滑翔机的经历。她问妈妈的时候,连忙摇头:“我这个年纪,怎么敢经历这么高海拔的探险?”我可以给你拍照!穿上防晒衣,太阳镜也要带上..."

总的来说,对于我这种恐高,心脏不好的人来说,乘坐滑翔机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挑战。还好我说儿子一直在鼓励我:“妈妈,要勇敢!我看好你!”当我和戈薇乘坐各自的滑翔机被发射到空中时,我立即紧张地闭上了眼睛。我不敢慢慢睁开眼睛,直到感觉坐在我前面的飞行员已经平稳地驾驶滑翔机...我实在不忍心再闭上眼睛一秒钟,眼前的景观是如此震撼:蓝天下,翠绿色的群山连绵起伏,与群山黄绿交汇的“田字格”形成了壮丽的山景。面对午后耀眼的阳光,我终于勇敢地睁开眼睛,清醒地意识到我在“飞翔”...平复了一下突然的心跳,我开始深呼吸。我在滑翔机支撑杆上的手不再那么紧的撑在支撑杆上,而是伸出手臂去感受风的呼啸。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一只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在群山间飞翔,俯瞰眼前起伏的群山,仿佛用翅膀就能触摸到身边的山峰...

山区的美不仅在于山川,更在于依山傍水的宁静村落,如“世外桃源”。所谓“世外桃源”,就是阳朔县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村庄。碧玉般弯曲的河流像翡翠项链一样环绕着村庄。除了当季水稻和玉米,村里的农田里还种着金桔、板栗、柚子等经济作物。整个村庄至今还保留着原貌。河边长满了竹子和树木,河水如碧玉,河底的石头和树枝清晰可见。蜿蜒清澈的小河流向村口,一座石桥横跨在河上,成了孩子们戏水的乐园。今晚,外国游客和我们村的孩子们在河里嬉戏。几个调皮捣蛋、虚张声势的孩子一次次从石桥栏杆上跳入河中,河水顿时溅起浪花,引得众人惊呼。就这样,静静的坐在河边,抬头能看到一片青山,低头能看到一弯碧水,听着一群孩子戏水生活,很好...

回来的时候会经过村里的民宿。一个驼背的老婆婆坐在她家门前,面前的小桌上放着一些该村的土特产。奶奶远远地看着我们,推销她的商品。已经走过去的母亲转身回到了外婆的摊位。“一根黄瓜多少钱?”妈妈问。“一块钱,就这几个,全拿走!”奶奶回答。“那我拿四个,留一个,晚上你自己吃。阿姨今年老了?”妈妈和奶奶聊天。“今年90了,真是长命百岁!这里的水土真的很滋润。”妈妈学会了微信支付,奶奶没有手机,只好递上一张100元的账单。奶奶慢慢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布袋,一边5元开始给妈妈找10元的零钱,一边告诉我们:“这是自家地里种的黄瓜,没有农药……”妈妈只拿了奶奶找的90元钱,不让她继续找钱。虽然山民长寿,但他们仍然不富裕。在我们那里,这个年纪的老人早就不工作了,山里人也不容易啊!

在广西这座雄伟的大山里,还生活着一个勤劳的民族,那就是壮族。努力应该是生活所迫吧!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建在深山里的吊脚楼是壮族同胞的杰作。虽然现在进山的路都修成了环山路,沿着山的走向蜿蜒而上,山脚下的路也铺了石板路,但是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再爬山,就要靠马匹带着物资爬崎岖的山路了。

把车停在山脚下的停车场后,我预定了酒店的老板娘——一个热心的壮嫂提着篮子来接我们。看着她又瘦又矮的身影,我怎么也想不到,她会把我们散落的行李放在篮子里,顺手甩在背上。她一边带路,一边给我们介绍寨子里的风土人情。从下到上爬了寨子里的山20多分钟,终于到了他们的民宿——一栋全木质的两层小楼。一楼是主人家住,二楼全是“观景房”。打开窗户,龙脊梯田尽收眼底。

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的茫茫群山之中,梯田的田埂向地平线无限延伸,十分壮丽。当山风吹着你一步一步爬上露台,那种凉爽和舒适会让你误以为自己走在绿色的花海中。壮族同胞靠山吃山。我想,多少年前,壮族同胞的前辈们站在大山深处,历尽艰辛,开辟了这片一望无际的梯田。一定是“愚公一山”的勇气和坚持!真的需要仰视!开垦出来的梯田既能种水稻供家庭食用,又能把良田变成美景,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一举两得。寨子里的木质建筑越建越多,这也反映了这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原来普通的吊脚楼不够用了,有实力的家庭就想办法把它改造成有壮族特色的民宿。

当然,在寨子里,我也看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弓着背,提着篮子和柴火上山下山的场景;眼见马驮砖上山,风尘仆仆的壮族少年;看到老人不舍得吃自己的土鸡蛋,就把炉子烤的热鸡蛋卖给上山的游客,5块钱有2块钱;早上6点,我拉开窗帘,看见对面露台上叔叔阿姨弯腰忙碌的身影...

真的要回归了!最后,同学们如愿以偿,把简单的行李放在篮子里,扛下山。喜欢农村生活的熊海子说:“妈妈,我们能再来吗?我还想在山脚下的小溪里抓鱼,我还想再抓一次嫂子家的大公鸡,我还想再提一次自己的篮子……”?是的,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释放心灵的旅行,更是一次身体和意志的磨炼。八月的烈日下,我每天穿梭在几个景点和城市之间,用文字记录我的所见所想,用图片拍下美丽的瞬间。我的身心一直走在路上。广西,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想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