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详细信息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包括314.5m的68层五星级酒店及其办公室,249.5m的58层会议酒店及其配套设施,46.9m的6层会议中心。两栋超高层公共五层配套用房分别在15米和21.12米通过空中连廊与会议中心相连。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地上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屋顶全部安装GRC板,最大程度满足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该项目也是国内最大的GRC板安装项目。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以大胆的造型著称,被誉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座建筑脱胎于帆船,但又不同于帆船。这是一艘更现代的帆船。扎哈·哈迪德通过分解主题和对象找到了现代主义的根源,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景观供游客漫游。
中文名: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mbth: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南京别名:南京青奥中心设计师:扎哈·哈迪德总面积: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地理位置、建筑布局、建筑规模、建筑特色、建造方式、设计手法、建筑、环保、能耗、地理位置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街以北、金沙江东路以南、杨紫茳大道东南、燕山路南延以西,是青奥会的轴线和滨江地带。南京青奥中心建筑布局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由三大板块组成:65438号+0南塔为国际青年会议酒店及酒店式公寓;2号北塔楼为高端写字楼和南京卓美亚酒店;3号裙楼是青年会议中心的一部分,包括大型宴会厅、中小型会议室、保利大剧院、金色音乐厅和商业广场。其中,国际青年会议酒店作为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约20,000平方米的会议空间,60,000平方米的公共和户外平台,765,438+07间高品质舒适客房,65,438+0,500多个座位,以及娱乐、健身、spa等多元化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0亿元。地上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11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由会议中心和两座塔楼组成。会议中心包括一个大会议厅、一个音乐厅、三个多功能厅、中小型会议室、贵宾室等配套设施。其主要功能包括国际会议服务、大型餐饮、临时展览、新闻发布和商业。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建成后,首先用于南京青奥会的会议中心和接待酒店。根据功能不同,该区域可分为会议中心、高星级酒店和商务写字楼:六层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专用会议室7700平方米,多功能区6000平方米,一般会议区14000平方米,会前服务区2万平方米,配套服务区3.3万平方米。高星级酒店及商业写字楼地上建筑面积约654.38+0.6万平方米,酒店内设有中西餐厅和654.38+0.00床位的酒店客房。青奥网诞生于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屋顶全部安装GRC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设计师对建筑外观的要求。该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GRC板安装项目。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有两座塔楼,第一座塔楼高约255米,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包括会议酒店、酒店式公寓及相关设施。2号塔高约316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一家五星级酒店和一些5A级写字楼将开业。两栋超高层* * *利用五层裙楼内的配套服务用房。主要功能为大堂、餐厅、健身、商务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国际国内会议、大型餐饮、临时展览、新闻发布等。其中,会议中心包括一个1994座的会议厅,一个505座的音乐厅,四个1000平方米-18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以及中小型会议室、贵宾室等相关配套设施。会议厅每年为南京市民提供约100场演出。会议中心建设期间,土方开挖量达60万立方米,使用结构钢筋2.6万吨,钢结构4万吨,安装电梯和自动扶梯44台,其中自动扶梯25台。与同类建筑相比,其体量是南京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2.5倍。建筑特色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建筑师哈迪德以其大胆的设计而闻名,被誉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原因之一也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喜欢用曲线。她曾经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流动感”在她的设计方案中非常强烈,仿佛创造了一个散发巨大能量的空间,因为没有“重力”而吸引人。在这个空间里,就像看到了一种不受重力影响的飞行空间感。再感受一下,就能感觉到它好像大脑里的各种神经在同步运转。这个设计是一个移动的室内空间。这座建筑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的屋顶是透明的,周围很多地方都被掏空了。与其他建筑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外向的、充满活力的、鼓舞人心的建筑。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会议中心造型复杂,曲面流畅。地上主体全钢结构,两万多个成员大小独立。根本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构件,所以加工和安装极其困难。该中心的结构设计由负责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的中国建筑设计院大师任庆英主创,其设计和施工难度超过鸟巢体育场工程。同时,整个会议中心的外幕墙使用了65438+2000多块GRC(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材。单块GRC板面积大,重量重。每块板材都需要设计放样,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拼接,保证拼接均匀一致,施工难度极大。它是国内最大的单体GRC幕墙工程,对GRC幕墙系统的应用具有开创性意义。施工方法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于2012年4月26日开工,要求施工单位在700个工作日内完成桩基工程、基坑围护、土方开挖、地下结构工程、地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按计划顺利完成工程任务,本工程地下结构采用全逆作法施工,即先完成B1层结构的底板,再向上施工地面结构层,向下施工地下结构层。据了解,这是国内超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的先例,是逆作法施工的一次大胆创新。与自上而下单向逆作法施工相比,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了更多的施工难度。自2012年4月26日开工以来,6个月完成717工程桩施工,4个月完成541m地下连续墙施工,1个月完成负一层土方开挖8万立方米,1个月完成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板施工2万立方米。2013年4月30日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地上结构已施工至17层,标志着逆作法在青奥会双塔工程中取得巨大成功,比常规超高层施工方法提前了一年。设计手法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手法主要有:南京青奥中心1,隐喻:她的建筑让人想起原野如何穿越山丘,洞穴如何发育,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引路。青奥会议中心脱胎于帆船,但又不同于帆船。这是一艘更现代的帆船。她通过拆解主题和对象找到了现代主义的根源,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景观供观者徜徉。2.设计空间:扎哈设计的空间是对立统一的。虚与实,轻与重,固定与流动,开放与封闭,平淡与透明。不得不说,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是一部有线条有水平面的交响乐,也是一部超现实的奇幻作品。优美的线条在曲折中飞舞,在今天的土壤中,震撼了建筑传统,指向了未来的时空。3.设计理念:今天的景观是数字化处理,但它继续发展转移的设计理念。哈迪德的设计与景观并不一致,但总能以复杂、变态、矛盾的造型展现出更新的轮廓。在南京青奥会议中心的大堂、中庭、音乐厅,哈迪德以多层次透视、无限灭点、倾斜多角度、突然突破或* * *水平面,实现了传统建筑的“不可能任务”。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建设比鸟巢更困难,扎哈·哈迪德富有想象力的想法增加了建设难度。她的作品总是包含着独到而强烈的个性视觉,改变了人们观察和体验空间的方式。这座现代的雕塑建筑比鸟巢更难建造,鸟巢有标准的单元。直接做好模块组装就行了。但是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没有规范的单位,没有一个部分是一样的。南京青奥中心环保能耗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空调可以根据人员变化调节风量,节能率达到了65%。建筑外墙采用垂直锁边铝合金金属复合保温,保温效果好。只要夏季启动一次设备,冬季供暖,就可以长期管理。空调冷热能由区域能源中心提供,能源中心利用电厂余热蒸汽提供空调冷冻水。此外,在荧光灯、变压器、水泵、双层中空玻璃幕墙等细节上,建设者也做了相应的环保设计,采用了电能管理系统,对各个管理单元的能源进行监控。比如空调机组的风机配备变频控制器,根据人员的变化调节空调的风量,节省运行时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