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回应“松绑限购”风波:没有任何形式的放松。

10 6月5438+05日,消息传出,南京六合区取消“三年内社保或纳税证明累计满两年”的限制。随后,时代周报记者咨询了南京市六合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得知该消息属实。

但与此同时,当地房产局多个部门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此举并非“放松限购”。

当地房产局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政策主要是六合区为了引进人才而做出的程序优化。”南京六合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该区限购政策没有任何形式的放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南京已有两个区放宽了购房政策。今年6月5日,南京市高淳区取消了外地人买房需要“三年内累计缴纳两年社保或纳税证明”的要求。

六合被称为南京的“北大门”,高淳被称为南京的“南大门”。两大“闸门”相继放松政策,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某种程度上,六和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在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博看来,“南京有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三个偏远城区。高淳区是离南京主城区最远的,降温特别明显。在“一城一策”的基础上,需要调整。但六合虽然和高淳一样属于南京的偏远城区,但离南京主城区更近,今年二手房挂牌价仍呈上升趋势,商品房供应量在全市占比较高。”

但是降温也是事实。“从去年开始,六合区的成交量就呈下降趋势,目前的库存在南京处于高位。”克而瑞苏州房地产评估机构专家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此,六合采取人才政策调整限购政策,达到了‘有限放松’的效果。”张博进一步指出。?

为了吸引人才?

10 6月5438+05日,南京市六合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六合区外地户籍只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提供南京市正式劳动合同或暂住证中的一项,就可以到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具购房证明,取得购房资格。”

在此之前,外地人在六合购房需要满足一些严格的条件。2017年3月,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规定外地人在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购房时,需提供近三年在南京累计缴纳两年的个人纳税或社保证明,无法补缴的方可办理购房证明,且只允许1套新房。

但在当地房产部门看来,取消上述条件更多的是为了吸引人才。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南京也不例外。

而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多项人才发展指数创历史新高——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6位中外院士来宁创新创业,34万大学生来宁就业,同比增长60%。

今年,南京再次打出了“汇聚五湖四海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口号,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含金量”和政策力度。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南京市2019年度获得经济贡献奖的有5395人,是去年的13倍。奖励资金8200多万元,对新引进80多名高薪人才的30家科技型企业奖励近千万元。

65438年10月9日,南京江北新区也颁布了《南京江北新区人才住房服务工作办法(试行)》,为新区人才提供商品房。

六合区与江北新区关系密切。在2018南京市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该区称六合区在2018“积极融入江北新区开发建设”。

“很难在更多地区引起大规模跟进”

但在政策的另一面,还有六合的“库存”危机。

“截至今年9月,六合区新建商品住宅可售套数为5299套,比去年同期的3061套压力更大。”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郭世英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据诸葛找房统计,2018四五月份,六合区新建商品房销售套数出现大幅下滑。虽然随后5个月有所波动,但10月份六合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轨迹再次回落,20116,月销量约500套。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今年9月。

“政策的放松将有助于加快库存的销售,应该会促进六合区第四季度的销售。”郭世英认为。

温还预测,六合区放松限购政策将刺激市场。

今年以来,“因城施策”甚至“因区施策”成为各地调控的主线。除了南京,上海临港、珠海、杭州、青岛西海岸新区、兰州等地都以不同方式、不同名义放松了限购。如上海临港将放宽家庭单位对个人的限购,解除“外地单身人士不能买房”的限制,社保或个税由5年缩短为3年;青岛对全市引进人才取消新区首套房限购政策。

克而瑞广州首席分析师肖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因城施策是房地产调控的既定政策之一。中央提出这个调控思路,原本是希望地方政府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在时机成熟时灵活调整政策。”

不过,在受访专家看来,“因城施策”也需要因地制宜,前提是符合当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

那么在部分地区放松限购的影响下,其他地方会不会效仿呢?肖预测,更多地区很难大规模跟进,但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口”。“以广州为例,花都、南沙等广州外围区域的库存量比较大,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放宽限购。但考虑到整体影响,这些地区放开限购政策的可能性不大,突破口还是在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