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庄公的形象特征
从“长勺之战”可以看出,鲁庄公目光短浅,迷信,虚心听取下层民众的意见。
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和食物,这些东西他不敢独自享用,必须送给别人。以及用来祭神的牲畜玉器,想说多少就说多少,不敢夸大数字,永远真诚,与打赢战争无关。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可见其迷信愚蠢的特点。
在战斗中,他不懂更不用说“一鼓作气”的原则,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却不得不盲目进攻,他“吃人”的特点暴露无遗。此外,“长勺之战”的胜利离不开曹刿,而曹刿的参政议政能力与吕庄公的谦虚好学不无关系。
从文章中不难看出,曹刿不是一个“肉食者”。他能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鲁庄公一意孤行,不服这样一个文官的意见,不带他上战场,不听他的劝告,那么战斗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扩展数据
本文所描述的齐鲁与长寿之战,是鲁抵御齐国进攻的一场战役。虽然不是大战役,但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理,是著名的以小敌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春秋时期,鲁与齐作战。起初,鲁庄公想不等齐国耗尽就开战。后来被制止,采取“敌疲我打”的政策,打败了齐,产生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战例。”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制强国。
本文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赢得人民的信任;描述了有利于反击的位置——长勺子;它描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当我筋疲力尽,我有利可图的时候;这篇论文描述了追击开始的时间——旗帜纷乱的时候。虽然是小战役,但也是战略防御的原则。"
百度百科-曹刿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