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胃脘痛患者的病因辨证护理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在古代文献中,常称为“心痛”、“腹痛”、“烧心”、“胁痛”。正如《医学真事》所指出的,“古方九种心痛,皆在胃,不在心。”至于心脏病引起的心痛,古人有明确的认识,称之为“真心痛”。另外,仔细检查可以发现,邻近脏器和一些下腹部或心肺疾病患者引起的疼痛与上腹痛有明显区别,出现临床症状时要注意详细鉴别。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可参照本章内容辨证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脘痛的病因有邪袭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

1)邪气犯胃:外感寒邪,邪气犯胃,或暴饮暴食,寒积于胃,均使胃寒疼痛。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感受寒邪,产生疼痛;此外,饮食不当,暴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均可引起热痛或食痛。

2)肝胃不和:郁怒伤肝,肝气失于散,导致胃脘痛。肝气郁结,则能转火。火邪也可伤阴,加重疼痛或使病程缠绵。

3)脾胃虚寒:体质虚弱、过度劳累、异常饥饿、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之阳,使中气不足寒痛。

胃脘痛的病因虽与上述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途径,即所谓“梗阻致痛”。邪气阻滞,肝气郁结,均使行气不利,因气滞而致痛;脾胃阳虚,脉络失温,或胃阴不足,脉络失润,导致脉络急痛。如果气滞长期存在,可引起血液凝固、淤血,疼痛更加顽固,难以愈合。

胃脘痛的辨证论治

胃脘痛的辨证,主要是区分是否因邪(寒、热、食积等)阻滞所致。)或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肝病,或脾胃病;无论是实证(邪阻、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虚);不管是气滞还是血瘀。治疗本病,“理气止痛”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但需进一步察证,求因,邪气不通者,辩其邪后,应斥之。因为肝气郁结,所以要疏肝解郁;因脾胃虚寒,宜温散寒;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往往是火、阴伤、血瘀所致。病情不同时,宜采用清火、滋阴、化瘀等方法。

1)致病堵塞:

主要症状:胃脘痛,恶寒恶温,局部热敷少痛,口渴或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法:寒邪侵胃,或食物生冷,寒气积聚于中,杨琪受寒邪束缚,不能舒展,产生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冷。胃疼得厉害的时候,脉紧比较常见。

治疗:散寒止痛

2)胃滞:

主要症状:胃胀,甚则疼痛,酸败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呕吐后疼痛减轻,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度中途停止堆积,故见腹胀闷痛,酸酸酸;呕吐后,积滞可消,胃脘痛可减。舌苔厚腻是食积的标志。

治疗:消食化滞。

3)肝气犯胃:

主要症状:胃脘胀满、劳痛、嗳气、大便溏薄、脉细。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胃不安伤;胁是肝的分割线,气病常游走,故痛袭支脉,连接两胁;气机不利,胃气不下,产生饱胀、嗳气、大便不畅,肝气袭胃,可见弦脉。

治疗:疏肝理气。

4)脾胃虚寒:

主证:隐痛,吐水,喜按,手脚不温,大便稀,舌淡白,脉弱或重。

辩证法:脾胃虚寒,阳虚水饮停聚,所以疼痛不太好,吐水。脾阳虚、寒气过盛的人,怕冷怕暖,手脚不温不火,大便稀薄。舌质淡白,脉弱或细,都是中气不足,寒阳不能布的表现。

治法:温中散寒。

5)血瘀:

主要症状:胃脘痛呈局限性,如针刺或刀割,或呕血呈紫黑色。便血如墨,舌紫暗,脉细涩。

辩证法:疼痛久了很难愈合,因为血瘀是气滞虚寒的进一步发展,根源更深。瘀血有形,故疼痛局部化,疼痛久入络脉,脉络受损,故吐血黑便。舌质紫黑,脉细涩,是血液循环不畅的表现。

治疗: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痛的证候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的患者多为慢性疼痛。邪气郁结,气滞水火,或者脾胃虚弱,都可以形成瘀血阻滞。因此,上述证候往往不是简单不变的,牙齿坚实、寒热错杂的情况也不少见,临床上一定要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