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密斋的人生经历

他的家庭医生,祖父蓝,号星坡,生于(今江西南昌),以年轻出了名,遗憾早逝。他的父亲名叫篮子,号居宣,继承祖籍后仍是儿科医生。成化六十年(1480),因兵荒而去罗田,后娶妻生子,定居罗田,在此一战成名,被称为万氏小儿科。

万密斋原本是一名学生,但在考试失利后,他决定学医。因为他家世代以“药”济世,医学有很深的家族渊源,而我又勤于研究和总结临床经验,所以他的医学造诣很深,尤其是在把脉、望色方面。有些疑难病,经过他的诊断,可以很清楚地辩证。尤其是儿科、妇科、内科。在儿科方面,他在家传十三方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孩子的三个病因,提出了不过度服药,重在预防的方针,颇有独到之处。在妇科方面,他阐述了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指出补养气血、调理脾胃在中医妇科史上影响深远。他发明的“万氏牛清心丸”至今仍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良药。

万全治疗除了继承家学,以《内经》、《南》为基础,精研《脉经》、《本草》,投注仲景、河间、东源、丹溪,还学习《内经》、《妇科》、《儿科》、《养生》。他的医术越来越好,这在隆庆万历年间很有名。行医遍布罗田、淇水、英山、麻城、黄冈等地,远至武昌、云阳,活人甚多。一切不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非常高尚的医德。他痛斥庸医误导他人,反对巫医混淆视听,奉行“老吾老,幼吾幼”的原则,“把人家的儿子当自己的”。他治病不记旧怨,不论贫富都同情劳苦大众,送医送药,深受百姓爱戴。

县里、政府、外交部甚至巡抚、地方各级官员经常请他治病。他曾被告知县里和外交部给的“儒医”牌匾。除了临床实践,他勤于著述,今天流传下来的著作大部分是晚年完成的。万全早年虽弃医从文,但对儒学的崇拜不减。他多次开办学校图书馆,教授学生和学徒,从未间断。他还写了很多儒家著作,自称“自学史历捉百人,各有著述。”可惜他的儒家著作没有一部流传下来。万全的家庭出身,他很早就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了《内经》和《南经》,并向各个学派学习。他对儒学的深刻认识是他取得医学成就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