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养玉一年,玉养人三年。这是否正确、科学?

“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是指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下,经过长期佩戴和把玩玉饰,玉的品质和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玉与人体的长期接触,提高了其透明度和光泽,即人养玉需三年。第二,人与玉的长期接触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即玉养人,在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首先,人养玉,是指玉饰在人长期佩戴后会“更通透、更亮、更绿”,其中“通透”、“亮”、“绿”分别指的是通透度、光泽、颜色的变化。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解释:吸水和软抛光。

吸附水是指渗入矿物集合体,机械吸附在矿物颗粒或裂隙表面的中性水分子。吸附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翡翠饰品的透明度,改变其颜色。人们佩戴玉饰时,玉饰与皮肤接触,人体皮肤表面分泌的汗液使皮肤得到一定程度的湿润,汗液中的大量水分为吸附水进入玉石提供了条件。所以翡翠首饰经常戴个水头就好了。水头戴得越多越足,不经常戴就会干。人体也会分泌油脂,油脂进入玉石的缝隙会增加其保暖性。这类似于人们在加工玉石时给玉石打蜡以增强其湿润感。

渔洋人

主要从玉对人的品德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玉文化,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玉文化蕴含着“君子胜于玉”的高尚品德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还有一种“纯洁干净”般的正直;玉骨不屈的性格,虚心好学,无私奉献。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现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中华民族形成了爱玉、戴玉的心理意识和审美意识,将玉雕刻成鸟兽等各种图案,增加了对玉的美感和信仰,并逐渐转化为对玉的崇拜。玉已经成为纯洁、神圣和吉祥的象征。

佩戴玉石的人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正直的民族气节,刚毅沉稳的人格,不断修炼,才能接近或达到忍辱负重、清静淡泊的最高境界。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优雅和脱俗,使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人的心灵得到彻底的净化,时刻让内心充满幸福和喜悦。

玉石养生

人们长期佩戴玉石,可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有益的影响:

古代医学经典《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玉具有“除中热、除烦、润心肺、助声利咽、养发、养五脏、宁心安神、疏通血管、亮耳目”的疗效,内服外用的玉有106种。

有玉在身,可以安神养身,尤其是夏天。在身上挂一块玉,与皮肤直接接触,冰冰凉,既能消暑,又能消除疲劳和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