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江南苏州有一段世界上最美的爱情。

第一次接触《浮生六记》是在人教版出版的语文书上。《浮生六记》中“为闲而乐”“童趣”的文章寥寥数语,一个天真活泼的顽童形象跃然纸上。

那时候《浮生六记》作为书名的感觉是那么美好!

很好奇为什么是《浮生六记》,什么是《六记》。长大后找原著,才知道《浮生》第二本字典讲李白《自兄桃李园春宴序》诗中“天地之夫,万物逆程;时光荏苒,百代飞逝。而浮生如梦,为喜几何?”。

所谓“六章”,是指闺阁的乐、闲、失意、忧、浪迹、中山历、养生。不幸的是,清代王韬的妻弟杨银川在苏州的一个冷摊子里找到了《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太可惜了!

这本书是写于嘉庆十三年(1808)的自传随笔。

作者沈复(1763—1825),本名三白,常州(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诗歌、绘画和散文作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他生活的文字记录。

据他的《浮生六记》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幕僚家庭,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一度以卖画为生。

他的妻子陈云性情相投,感情深厚。他愿意吃素布衣,从事艺术生活。但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艰辛,他的理想没有实现,经历了你将何去何从的痛苦。

妻子去世后,他去了四川当副官。此后情况不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沈复和他的妻子的生活写成的,赢得了《流浪》中平凡而有趣的家庭生活。

简单看了一下,觉得文字清新真实,没有雕琢修饰的痕迹,情节深情至死;

始于喜悦,终于担忧,渐行渐远,令人心酸,令人动容。

后人对这本书有过评价,说“不逊于震川先生的‘婉约华盖’,作家静而不动,就是曹公、秦雪站在他面前,也不自满。它们是自传,比小说更感人。是真事,却似春梦。”不讨人喜欢。

据说国脉最美最经典的一本书是《浮生六记》。

东方卫视阅读超级IP盛典上,编剧、明星云集。

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让演员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

当主持人曹可凡问休时,他只说了一本书:《浮生六记》。

休说,他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大江大河》中一个非常感人的场景:剧中,雷东宝在成功收购电线厂后,第一时间来到爱妻宋的墓前,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很多时候,雷东宝都在回忆和妻子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种真挚的感情使他想起了《浮生六记》中的沈复和少女。

休认为,除了成功和心灵鸡汤,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小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其实就藏在我们的小生活中。

不只是休,2016汪涵也说《浮生六记》是他的第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让汪涵和休感动的,不仅仅是《浮生六记》中的生活细节,更是超越物质的生活美学和平淡却真挚的爱情。

世界上有很多种美丽的爱情: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云,喝过许多种酒,但我只在合适的年龄爱过一个人。”这就是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

“我在你之前,我没想过要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的时候也没考虑过别人。”这就是钱钟书和江洋的爱情。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粒沙,从此就形成了撒哈拉。”这就是三毛和荷西的爱情。

当然,王小波遇到了他的李银河:“我们好像在一个池塘的底部,从一个月亮走到另一个月亮。”

对于现代人来说,“遇见你,就遇见了全世界”这句话也是感人至深的。

沈父与云娘的爱情,深藏在200年前的江南苏州。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作为本书的女主角,沈复的表妹,心爱的妻子,终身女神陈云(羊妈妈),她的光彩已经远远盖过了丈夫。

在市面上众多版本的《浮生六记》中,最喜欢林语堂先生的英译本。

这是林先生最熟练的翻译。他自称前后改稿不下十次,在英国杂志上发表后广受好评。

在书的序言中,林语堂称云娘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我想,如果举行一次普选,从历史上的女性中选出“理想的妻子”,恐怕是母亲摘得桂冠。

“恋爱时不能丑”,“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会永远活着”。如果你有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妻子,你还能要求什么?

从男人的角度来看,母亲的“可爱”在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所有男人对完美妻子的幻想。

虽然她没有把握住国家的魅力,但是“一种缠绵状态,人的意义也就没了”,也是可爱的,我还是觉得可惜;

她温柔而沉默。“没有一天到晚愁眉不展,也只是笑笑而已。

尊重事物,缔造和平;

她小而有才,精通诗词歌赋,却没有像李清照那样才华横溢到让丈夫自惭形秽;

她很有趣。她可以陪老公赏月赏花,畅谈今昔,可以让男人沉迷于晚上喝茶看书。

她能安居乐业,生活艰难时也毫无怨言。即使在她自己生病的时候,她也不得不做刺绣来维持生计。丈夫要和朋友一起寻找出路,她就去拔柴火卖酒,烧菜做饭。

她根本不了解她的公公婆婆。她被婆婆无端指责,被公公责骂,却一点也不为自己开脱。其道是,“与其与姑姑不和,不如怨翁。”

公公要纳妾,她想尽办法找了一个,婆婆很不高兴。她赶紧给丈夫写信,请人早点把那个女人带回来。

她宽容大度,想尽办法给丈夫找一个“漂亮有节奏感”的妃子,但是热恋中的那个被有钱人抢走了,她自己也重病缠身…

在被悬崖、小池塘、石篱、一池秋水环绕的苏州,理想主义的情侣们虽然贫穷,却可以拿自己的艰辛开玩笑,过着简单悠闲的生活。这样的老婆难找啊!!!

可惜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是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她与公婆失恋,身体虚弱,41岁去世。

由于陈云的早逝,这对夫妻的爱情和婚姻既令人羡慕又令人遗憾。弹了23年的竖琴,唱了23年的歌,他们从未白头偕老!

实际上,沈复和母亲最初的结合几乎是纯粹的:乾隆四十年后,13岁的沈复跟随母亲来到外婆家,在那里,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了表妹母亲。

母亲眉清目秀,楚楚可怜。

只要一见钟情,就坠入爱河,沈父发誓今生做她的伴侣。

爱情往往是从冲动到婚姻结束。

沈父不知道自己的勇气从何而来。他对母亲说:“这辈子我也不嫁了。”

母亲也喜欢新娘,就把金戒指摘下来交给她,婚事就定了。

其实他们很般配。沈父18岁,母亲也是18岁。沈父比母亲小65,438+00个月,但小夫妻之间没有磕磕绊绊。他们的婚姻“棋逢对手”,终身不变-

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

母亲刚嫁入沈家,太客气不说话。

沈富为人直爽,不拘小节。

他经常逗她笑,渐渐地她变得开朗了。

十几岁的沈福经常和朋友聊天。他年轻气盛,喜欢说几句大话,而一个尼姑会照顾沈富的面子,小心翼翼地提醒他:“三白(沈富的话)又吹了。”

它们在美学上是棋逢对手。

沈父爱收藏破画,云娘爱收藏旧书。

收集了残破的画,沈手舞足蹈,拿给母亲欣赏;

把旧书整理好,新娘会喜出望外的让沈父看。

书和画都是破旧的,旧的,但是又怎么样呢?这是最简单的快乐。

他们对棋逢对手同样感兴趣。

沈重读诗,喜欢杜甫,尼姑爱李白。

夫妻俩坐下来谈诗,常常滔滔不绝。在一个房间里,你爱你的杜工部,我爱我的李太白。

聊天结束,相视一笑。

私下里,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你不用刻意讨好,我也不用妥协。我们携手并进,志同道合,共同成长。

结婚最好的方式就是势均力敌,棋逢对手。

只有精神上的山山水水遇到知音,生活上朋友们普遍平等相处,这样的爱情才是最美好、最有趣、最持久的。

可惜,在压抑的封建社会,陈云这个富有人性的可爱人物,犹如黑暗中的一抹亮色,令众生惊叹,但她最终却不由自主地成为礼教的牺牲品——因为她“离经叛道”。

价值取向的“越轨”。

不管你身处什么年代,女性对珠宝和衣服向来免疫,恨不得把所有卖名牌箱包和服装的店铺都搬回家。

但《浮生六记》作为一部以家庭生活为主线的速写,对于女主角购买金钗、鲜花、布匹、衣服的事,却没见过一个字。

唯一涉及“珠宝”的描述是羊妈妈要送一条珍珠项链给小姑子。

《闺乐》中有云:堂弟之妻,王绪洲先生之孙女,宣传化妆时偶缺珍珠,受之者为我母,宫女珍重。云日:“所女皆纯阴,珍珠为纯阴之精,作首饰,阳皆克。为什么贵?”

连丫鬟都觉得可怜,母亲却觉得“贵什么?”那么,一个母亲眼中的“贵”是什么呢?答案是书和石头。

《闺乐》中有这样一句话:残破的书和画极为珍藏,偶尔得到一张相当的纸的,如珍奇之宝,每次老邻居冯异收集乱卷,都会卖掉。

言行的“越轨”。

在古代,女性的言行有严格的规范,如待在家里,微笑不露齿,授受不接吻等。如果他们的女儿和妻子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会被指控行为不检。

比如《红楼梦》第25集,宝玉、凤姐被邪灵附体,大家都慌了。只有薛蟠比谁都忙:怕压了薛姨妈,怕见了薛宝钗,怕香菱丢脸。

然而,在丈夫沈父的鼓励和支持下,这位出嫁的新娘像一个叛逆的少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娘。

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人去了庙会。因为在“花照”庙会上沈复看到了“花团锦簇,宝鼎飘香,宛若龙宫宴席”的热闹景象,回来告诉了云,云十分羡慕。于是同样洒脱的沈复萌生了男扮女装的想法。

俞樾说:“给我加冕,给我穿衣服,也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的方法。”

所以很容易编个辫子,加个蛾眉扫;加一个皇冠,露出两个鬃毛,可以隐藏;拿剩下的衣服,一寸半长;折在腰上缝好,外加一件外套。他们两个在庙会上得意忘形,以至于新娘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姑娘,不得不脱帽露脚,证明自己是同性,然后才化险为夷。

月夜酩酊大醉。

沈富夫妇利用去吴江吊唁的机会去太湖游泳,遇到了一个熟人。于是他们三人“不点灯,待月快饮,射为令”,而云居然“喝得兴高采烈,并不觉得醉,却被余先还了”。

端庄典雅的少女醉得一塌糊涂,只好先回去了。

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做出这样的行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

虽然是偶然之举,但母亲叛逆、求个性的一面还是展露无遗。

“离经叛道”的审美趣味。

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

但少女无师自通,闺中有“秋侵图,霜染菊脂”之说。

婚后,在丈夫沈复的指导和帮助下,她的文学修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在闺房里主动和老公讨论“各种古文,是什么?”

从常理上来说,像云妈妈这样温柔端庄贤惠的性格,应该是喜欢严谨成熟的文风的,但云妈妈说:“格律严谨,言辞老套,程度独树一帜。

而李世万却像仙女一样,有一种落水的情趣,可爱。

不是杜的,而是我的私心浅薄和我对李的深爱。

新娘喜欢清新淡雅,豪放洒脱的李白,真的很独特,很惊喜。

云娘的文学审美不俗,生活情趣也是独到的。

自制梅花盒。六个两寸白磁深盘,中间一个,外面五个,漆成灰色,形似梅花,底盖凹陷,盖上有花茎。

借用小霜楼期间,用旧竹帘“以帘代柱”;

在飞轮海乡下的家里,用竹竿和木棍做“活屏风”;

把茶叶放在雌蕊里增加香气等等。

最后羊妈妈不由自主地成了礼教的牺牲品,她只是失去了香味而没有迷茫。唉!可惜!

落笔之际,我想起了不知道该填的字,通过夏娜哈娜的绣口唱了一首《浮生六记》:

甘龙嘉荫,夏日庭院,满窗染绿荫。

我回到家,茶是在香清煮的,窗户明亮干净,你站在那里。

年前的黄昏,我也为你划过墨迹。

回忆残梅墨,第一缕朝霞会放晴,客人会开心。

春秋早晚,柿菊,昏江。

桥下小院,烟火和尚,茶,米,布,一屋子的和谐,

扛簸箕扫天下做梵天清,松下的清风输我一局。

黄昏落月,灯火阑珊,你紧紧握着缝线。

红尘清于路上,桐叶枯于楼前。

饶古素南城北城,但家如去年秋,已成远景。

他曾经说过要留在城里,带凯尔一起去认识。

在这个世界上,它是不可预测的,而且是半生的。

明月松中,秋夜无声,梦碎支离。

我见过下毛毛雨,你牵着我的衣服,仿佛历历在目。

那年春天,琼花失魂落魄,唱相思,忆彼此。

我不知道上帝是无情的。好几年了,只觉得可怜。

曾三跪在家里,其乐融融,来到老家相依为命。

看花开花落,兵家必争之地,下半生埋一壶酒。

自觉缘分已尽,人再多错,任风月嘲弄半辈子,手刷天地变成了一句话:为什么!

在宣纸上泼墨,让岁月触摸青苔。

江中白浪染浮纸。

曾三跪在家里,其乐融融,来到老家相依为命。

看花开花落,兵家必争之地,下半生埋一壶酒。

自觉缘分已尽,人再多错,任风月嘲弄半辈子,手刷天地变成了一句话:为什么!

握笔丢标题:《浮生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