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主食吗?
其实鸡蛋的有益方面还是主要的。其优质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成分不存在“吸收太多”的问题。对于血脂、胆固醇等指标正常的人,多吃鸡蛋是没有问题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天的饮食中有很多富含鸡蛋的“优质食材”,那么鸡蛋的“不足”就值得关注,要少吃鸡蛋。另一方面,如果饮食中缺少鸡蛋提供的优质成分,胆固醇、饱和脂肪等“可控成分”不多,那么多吃鸡蛋的好处大于可能的坏处。
对于饮食全面均衡的人,比如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比较合适。但“适当”并不是因为“太多吸收不了”,而是在饮食均衡的前提下,多吃鸡蛋带来的价值是有限的,不良影响是增加的。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不营养过剩,一般来说:
老人:一天吃1到2粒比较好。
中青年人:从事脑力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吃2个鸡蛋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营养摄入较多者,每天可吃2 ~ 3个鸡蛋。
青少年儿童:由于身体长,新陈代谢快,一天也可以吃2 ~ 3粒。
但有肝肾功能问题的人需要咨询医生决定鸡蛋的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过多会增加肝肾的负担。
那么问题继续,如何健康饮食?
鸡蛋有很多种吃法。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而言:
煮鸡蛋消化率为99.7%,摊鸡蛋为98%,炒鸡蛋为97%,蒸鸡蛋为92.5%,煎蛋为81.1%,生鸡蛋为30%至50%。
此外,不同的烹饪方法对鸡蛋所含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建议:
【煮鸡蛋】:鸡蛋要用冷水煮,慢慢加热,小火煮3分钟。停火后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比较嫩,蛋黄不老,蛋白质变性程度最好,也最容易消化。
【蒸蛋】:搅拌初期不要放油或盐,这样容易破坏鸡蛋胶体,使蒸出来的鸡蛋汤又稠又硬;将蛋液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调料,搅拌几下,保证空气混合均匀,然后放入蒸锅,这样蛋羹出来的时候会很软。
【炒鸡蛋炒鸡蛋】:最好用中火,切忌大火,否则会损失很多营养。火候太小,因为时间长了水分流失会多,摊出来的鸡蛋会干,影响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