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哪些?
当路堤经稳定性验算或沉降计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一种有孔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垂直的排水通道。由于其施工简单快捷,被广泛使用。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18m。
(2)砂井:砂井是用各种打桩机打入钢管,或用高压水射流、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洞,然后用中粗砂填充,形成砂柱。因为这种窨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所以也叫排水窨井。人孔顶面应铺设垫层,形成完整的基础排水系统。当软土层厚度大于5m时,宜采用砂井排水。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18m。
(3)袋装砂井:井径对固结时间的影响不如井距敏感。但如果一般的窨井太小,既无法施工,也无法防止因地基变形而破裂。所以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网布袋装沙井,直径只有8cm左右,比普通沙井省料便宜很多,也不会因为施工操作失误或地基水平、垂直变形而失去连续性。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18m。
(4)排水砂垫层:排水砂垫层是铺设在路堤底部地面上的薄砂层。排出沙层中的水。最大有效处理深度是路堤极限的2倍。
(5)土工织物垫层:在软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或多层土工织物,可以减少路堤填筑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不影响排水的情况下,提高地基承载力。对于淤泥等含水量较高的超软地基,在采用砂井等深层加固方法之前,可采用土工织物垫层作为预处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6)预压:路堤修筑在软土地基上。如果工期不紧,可以先填一部分或全部,让地基固结沉降一段时间,再填铺路面。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30m。
(7)挤密砂(碎石)桩:挤密砂桩是通过冲击或振动将砂、石等材料强行挤入软土地基,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的方法。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20m。
(8)旋喷桩:利用工程钻机将旋喷桩注浆管置入预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过旋转钻杆并缓慢上升,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使土和浆液搅拌成混合物,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20m。
(9)生石灰桩:在桩孔内放置生石灰块,形成桩身,称为生石灰桩。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20m。
(10)换土:路堤下软土全部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换填砂、碎石、卵石、片石等高强度粘性土或透水材料。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3米。
(11)反压护道:反压护道是指在路堤两侧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它利用机械平衡来保持路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