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春捂秋冻”是一句养生谚语,是人们养生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是指春天,气温刚刚回暖,不要过早脱下棉衣。冬天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和辐射的调节与冬天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冬天到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的脸一天变三次”。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乘虚而入,攻击身体,冬春季节容易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
“秋冻”是指秋季气温稍凉,不要过早加太多衣服。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运动一定时间后,可以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同样的道理,季节开始转换的时候,气温还不稳定,暑气还没有消退。过早加太多衣服。一旦气温升高,很容易感冒,着凉。
当然,凡事都有个度,“春冻秋冻”也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人的体温应该始终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一方面要靠自我调节,同时也要靠加减衣服来帮助。如果到了春末秋末人们还盖得很多或者穿得太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3月和165438+10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也和服装调整不当有很大关系。上半身和下半身没有区别。关键在于全身是否协调。
遮春寒是中国流行的一句保健谚语,但我们经常听到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它的适用条件和条件是什么?对“弹簧套”的新认识
大约七年前,作者发表了《对春捂的新认识》一文,讨论为什么秋天要冻,而春天要捂,这是一个温度多变的过渡季节。主要内容如下:
春天,自然界的温度在上升,但是室内的温度却因为房屋的热惯性跟不上室外,造成了室内外的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阳光明媚的下午达到最大,往往高达3-5℃,甚至更大。特别是从温暖的阳光下走进凉爽的房间时,老人和病人一定要穿上衣服和春装,以免着凉生病。由于我国同纬度的春季(秋季)气温上升(下降)最为迅速,因此在我国诞生了“捂春冻秋”的特殊养生谚语。
从地区来看,春捂(秋冻)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南方。因为我国春秋两季的气温速度随着纬度的降低变化很快。华南一般没听过春捂秋冻的说法。对“秋冻”的新认识
同理,秋季的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温度因为房屋的热惯性而滞后于室外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外面走进室内,温度升高,秋天自然要脱衣服冻着,防止出汗伤害身体。
但不同的是,秋天外冷内暖的温差主要发生在夜晚而不是白天。笔者今年9月初去过太行山。当时北方冷空气刚到,晴天晚上气温低。此外,在深谷地形中,有更冷的空气从两侧的斜坡上流下,这使得温差更大。当时室内外温差估计在4-5℃左右,所以,我一进那个关着窗户的小房间,就觉得温暖和谐。所以北方人冬天进屋有先脱外套的习惯,因为北方室内外温差往往能达到20-30℃,甚至更大。
春秋两季,各类房屋室内外温差最大,如平房、地下室或无地下室的一楼,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蓄(冷)热装置。春夏季,卧室地板是一层很强的“冷空气膜”,秋冬就变成了“暖空气膜”。客厅墙壁的蓄热很小。清代《聊斋》作家蒲松龄,家境贫寒,住在柏树荫下的黑房子里。从他写于1710的诗《密室》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中午从户外回来,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山洞,需要在春天穿上衣服。“赶时间”是正确的做法。
但笔者认为,上述对“盖”和“冻”的理解并不是古代养生专家的本意,虽然科学上已经找到了对“春盖秋冻”的一种解释。
因为如前所述,中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季节的变化对养生保健影响很大。《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养生必适寒暑,……”并说,“从之,不可苛,从之,必生于祸。”在中国古代养生书籍中,四季被视为养生的最高准则。那么如何适应四季寒暑呢?
古人主张“先寒而服,先热而解”(金、葛洪);“衣服增减,视气候,天数变化”(清、曹廷栋);其中,阿津人李治延最为通俗易懂。古人还特别强调不要认为“只是微热微寒却很强。”
可见古人并不是一般说天冷就“冻”,天热就“盖”。所以从古代《黄帝内经》到清代,中国的主要养生书籍中都没有“遮春寒秋”这样的提法。据笔者初步考证,这一提法一般是基于古人春秋时的衣服不能加急减衣。如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在《论取养生》中写道,春天,“天气乍寒乍暖,不能去棉衣。.....暖和了就准备衣服,就好办了。减一个体重,一定不要去暴力。”“秋天”天冷了就加棉衣逐渐加厚,不能一次多餐,但是没有感冒。“唐代养生大师孙思邈很早以前也有这样的说法。
但这些话恰恰证明了它们是针对温度相对稳定的室内养生,是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养生方法。不然大自然忽冷忽热,忽冷忽热的天气出门进门,还能不急不忙只加减一件薄外套吗?再比如,俗话说“吃了端午粽子才能送棉衣”,但如果在阳历六月的太阳底下出门还穿着棉衣,他岂不是成了怪胎?秋天是相反的,但道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捂春冻秋”这句谚语在很多现代养生书刊中仍然没有被提及,但在报纸上却出现了“捂春冻秋不适合所有人”的异常;应该是“量体裁衣”;甚至有“春捂秋冻,无病找医”之说的道理。
笔者认为,古代养生防病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中老年人和患者的。但他们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弱,而中国的天气变化却很剧烈。所以,没有条件地提“春捂秋冻”肯定是不合适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遮春寒秋”只是一定条件下的室内降温保暖养生法,远没有古人无条件的“赶紧除掉”响亮好记。而这正是古人保暖养生的初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还认识到了一个更为普遍的认识,即由于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冷暖空气活动几乎一年四季都很活跃,室内外温差随时可能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冷暖保健其实并不局限于春秋两季:应该是老年人根据实际气温变化,半年甚至全年都要关注的保健事件。
=====================================================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转暖,人们会脱下冬装,换上春装。这个时候,爱美的年轻人会迫不及待地穿上裙子和西装衬衫。但是年纪大的中老年人要多穿保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然后,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人为什么要「春捂」?
众所周知,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季,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3-5月是春天,9月-165438+10月是秋天。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平均最高气温高于秋季,而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低于秋季。根据北京气候资料,春季平均最高气温为18.9 с,秋季为18.2 с,比秋季高0.7 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6.1 с,秋季平均最低气温6.7 с,比秋季低0.6 с。这说明春季虽然白天气温较高,但早晨和一个晚上还是比较低的。房子里的温度是保守的。春天是恢复期,屋里的温度没有外面好,所以外面感觉很热,一进屋就感觉很冷。另一方面,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虽然外面的气温下降了,但房间里很暖和。
所以,如果春天不注意保暖,天热就匆忙脱衣服,早晚都不能完全适应外面的温度,一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还有,春季虽然天气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然比秋季多,经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导致春末天气寒冷,人很容易适应。所以春天最好不要轻易减衣,多注意保暖,多盖一点。做好春季保健,可以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