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导游词简介
个园是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古巷著名的东关街,北接扬州内河景区的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盐业总经理黄芷君的家。是明清扬州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1998被国务院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花园的主人黄芷君做了50多年的两淮商贾总经理,家财万贯。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传统形式,以竹、石为主园。竹子种植以品种丰富为目标,是一种大观。叠石的特点是分峰用石,独特的四季山叠石,南北惊艳,远近闻名。此外,还有三个豪华住宅,一个宏达的微型显示器和一个响亮的角落,展示了几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氛围。因其独特的景色和巧妙的构图,在开阔宽敞中有一种深邃迷人的境界。
葛源名字中的“葛”字最耐人寻味。众所周知,“个”在词典和语言习惯中都是作为量词使用的,比如:一个人,一个苹果。其实“格”最早的意思是“一根竹竿”,古书《史记正义》有“一竹如片,一木如片”的说法。这并不奇怪,因为汉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格”不就和竹叶的形状一模一样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写过一首“月映竹千言,霜降梅怀花”的诗,形象生动,意境空灵,可谓胜竹神韵。此外,黄芷君本人也以“个园”为爱称。人和园是一体的,是有意义的。园中,竹住三位一体,石住三位一体,人住三位一体。分成单独的章节,各自玩得有声有色,组合起来变成一个自然世界,高潮迭起。人、竹、石融为一体,宾主不可分离。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居住园林。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万种生态风情竹
进了北门,迎面而来的是万杆培竹。竹子是花园的灵魂。参观一个花园,第一件事就是看竹子。黄芷君喜欢竹子,在花园里种了成千上万根竹竿。甚至花园的名字也来自竹子。事实上,扬州的竹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就在《扬州春诗》中写道,扬州人“地中只有竹,家无养鹅”。“竹”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喜爱,不仅是因为其姿态优雅、碧玉色泽,更是因为其“正直、谦和、正直”的品格。比如张九龄的“高者相重,卑者自知”;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使人瘦俗”;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65438年至0997年,葛源在四季假山北面修建了“百变竹观赏区”,逐步恢复了“百变竹”的历史原貌。目前是扬州赏竹的最佳地点。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竹类60余种,近20000杆。设置土山竹林、品种观赏、倒影碧水亭、竹西佳处等区域。
葛园观竹,不仅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更是一种深刻有趣的学问。竹子,既非草本也非木本,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特殊科。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属于禾本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属1300种。中国自然分布的竹子约有30属500种。分为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合散生竹种和少数耐寒的丛生品种。园内有60多种,分为观茎和观叶两种。在秆中,也有形式和颜色的区别。像玳瑁竹、方竹、螺结竹;毛竹、罗汉竹、毛竹、高山竹等。欣赏它不同寻常的茎杆形状;然而,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毛竹,石竹,中国石竹和紫竹欣赏茎的颜色。观叶树种中,有阔叶箬竹、狭长叶竹、叶上有各种彩条的毛竹、黄条竹、巨竹等。此外,园内还有毛竹、毛竹、狭叶苦竹、毛竹、唐竹、毛竹、龙竹等散生树种。
龟甲竹
玳瑁是园林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毛竹的变种,属于自然变异竹,所以极其罕见,在几千亩竹林里很难见到。是一种稀有的观赏竹种。龟甲竹的节段似龟甲、龙鳞,凹凸有致,层次分明,坚硬粗糙。与其他精致淡雅的竹子相比,少了些精致淡雅,多了些刚强坚毅。秆基部的节间连续不规则,短而膨胀,像龟甲一样连续交叉。象征健康长寿,幸福如东海。
慈孝珠
这个物种叫小顺竹,又名慈孝竹,是一个丛生竹种。竹笋期在夏季,新竹接近老竹,仿佛遵循着“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而老竹则呵护支持新竹风雨无阻,平安成长。就像板桥说的“新竹比老竹枝高,靠老杆子撑。”因为气候的原因,园内丛生竹很少,只有毛竹、毛竹、毛竹。
斑竹
在所有的竹子中,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心酸的是黄竹。因为它与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美丽动人的悲剧故事息息相关。绿色的竹竿上有紫色的斑点,就像眼泪一样。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姚有两个女儿,一个叫,一个叫,两个姐姐都嫁给了,谁继承了王位。舜帝死后,失去丈夫的两姐妹日夜哭泣,眼泪变成了血洒在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上布满了斑点。人们叫它斑竹。后来,当娥皇和女英的眼泪干了,他们在湘江自杀了。传说他们成为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也叫香妃竹。竹是一种著名的观赏竹。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小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造成的。但是,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那是用眼泪染出来的。《斑竹千泪》所代表的忠贞爱情,总是让人无限向往。
碧玉房,黄金房,碧玉房。
这是花园里最丰富的竹子。这种竹子色泽艳丽,叶片披针形,是优良的观赏竹种。竹竿金黄色,节间有绿色条纹,是黄金中的碧玉;竹竿是鲜绿色的,节间的黄色条纹是碧玉金色的。极具观赏性。
朱Xi家厨(朱静)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美学元素之一。而细长的竹径更能体现园林意境之美。进入竹子生态区,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路从中穿过。竹影斜,竹香静,屏光漏月。在竹径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块匾,上面写着“竹西最好的地方”“竹溪”的由来,来自于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溪路,唱吹扬州”。宋代诗人姜夔来此,有“怀左,主佳处”之说。后来,人们用“朱家厨”来指代扬州。“竹西之美”在这里又回到了字面的本义,明显是在提醒人们,这里的竹景是最好的。细细琢磨回味,你会恍然大悟,其实西竹真正的美,都在这条竹径上。走过竹径,是桂花树枝叶交错形成的林荫小道。桂花的花期多在中秋节前后,可持续20天左右,但花期只有一周。此时的天空晴朗而寒冷,所以也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说法。每次花开的时候,满园都是清冽的清香,令人陶醉。这个时候,如果你来到花园,你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种甜蜜的香味。微风一吹,细密的桂花就会像下雨一样,落满你的头发和裙子。
你现在看到的小楼就是“系列楼”。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和学习的地方。桂花在旧社会一直与人们引以为傲的仕途和成功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黄芷君在花园里种了桂花,还开了一家书店。当然,他希望他的后代才华横溢,事业有成。楼下有对联:气若清,心若空,便是一株竹;在水里开心,在同一个山里也会开心。
冠盖豪门商演第
通过系列建筑向南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人黄芷君的日常生活场所。按照坐北朝南和前屋后花园的传统,葛园南面是主人的生活区,正门在东关街上。大门对面是豪华的八字地砖雕。陈从周先生在《园谈》中说;“华丽的面壁,贴着瓷砖,刻着花纹,中间还嵌着‘福’字,像花园的大门,制作精美。”阿清学者金雪芳曾说,园林是“名士的聚会”。
“天下三十个西湖中有六个”,但扬州西湖,以其清秀婉约的韵味,与其他湖泊独树一帜,占据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是蜀冈-瘦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弯弯曲曲的水流就像一条锦带,像微风一样飘着。与杭州西湖相比,它有一种苗条的魅力。在隋唐时期,沿着瘦西湖一个接一个地建造花园。到了清代,由于康熙、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皆依水,一路上山”的盛况。清代钱塘诗人王陵将扬州西湖比作杭州西湖,写道:“垂柳继续拾野草,野牙虹桥画卷。也是卖金的锅,所以应该叫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得到人们的认可,至今闻名中外。
瘦西湖风景区是中国湖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合二为一,巧妙组合,相互借鉴,形成了以瘦西湖为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历史上的二十四景名扬天下。一湖弯弯曲曲的碧水,有滚石洞窟,西苑曲水,虹桥揽胜,常棣春柳,合浦烟风,四桥烟雨,梅岭深泉,白塔清云,春台明月,三过留影,疏港夕照,苍松翠花,海岛,珍珠交织。
瘦西湖的美景一直是人们所向往的。阿清人刘大观说:“杭州胜在湖光山色,苏州胜在城池,扬州胜在园亭”。另一位清朝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称赞:“奇思妙想点缀自然,即元朗瑶池,琼楼玉宇。我不敢原谅这个。其美在于十余园亭合而为一,与山相连,气势一致。”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蒲松龄、孔、吴、郁达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和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烟花三月下扬州”、“园林多为屋,车马少为船”、“二十四桥月夜,何处有玉人教箫”、“珠帘卷十里春风”、“青杨楼阁是扬州”等无数名句流传千古,为瘦西湖增添了夺目的色彩。
瘦西湖风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典雅的自然魅力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瘦西湖风景区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扬州的重要对外窗口。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近年来,瘦西湖景区不断开发建设景点,面积达168.32公顷。美食、交通、观光、购物、娱乐等旅游设施越来越完善。随着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将为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旅游市场注入新的理念(转载自第一模特网,请保留此标志。)的内涵。
十里湖光,清澈碧绿,花草树木,连绵滴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人文景观,独特魅力。瘦西湖正在向四面八方的游客张开双臂,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宾朋。
五亭桥
瘦西湖在国家园林中独树一帜,吴婷桥是瘦西湖的象征,在国家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女人味和男人味的完美结合,南秀和北秀的有机融合。这座桥建在莲花堤上,莲花堤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盐务督察高峰修建的。它也被称为莲花桥,因为它建在莲花堤上,或者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据说乾隆南巡曾感叹如琼岛春色,指出该桥以北京北海风光为蓝本。的确,这座桥深受北海五龙亭的影响。五龙亭五阁依水而建,中日龙泽在重檐下呈圆形,象征圆处;西有沧瑞、浮翠,沧瑞为方形重檐,浮翠为方形单檐;东边是清香,清香是方重檐。五个亭子都覆盖着绿色琉璃瓦,并有阿良石连接它们,使它们感觉像游龙。此外,还有单孔石桥连接龙泽、祥子和富翠亭的石岸,珍珠柱上绘有建筑物,闪耀着波纹。
扬州吴婷桥在北海没有开阔的水面,当然不可能复制武龙阁。然而,聪明的工匠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将亭和桥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座亭桥,分为五个亭,群集在一座桥上。这些亭子由短走廊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屋顶。桥亭秀,桥熊吉,如何配置两者之间的和谐?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把桥梁基础设施做得苗条,与桥亭比例合适,配置和谐。建桥者将桥身建成拱形卷状,由三个不同的卷孔连接。共有十五个桥洞,中央桥洞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半圆形,东西贯通。接下来的十二个桥洞布置在桥基的三面,可以连接南北,也是小半圆。桥步孔呈扇形,可连接东西。从正面看,加上倒影,形成了五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于是,在厚实的桥基上,设置了空灵的拱卷,在平直的塌角处设置了弯曲的桥洞,与桥亭自然和谐。难怪后人把桥基比作北方的威武勇士,把桥亭比作南方的美少女。这是力与美的结合,是力与美的和谐。
白塔
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故事来源于清代野史大观。一天,甘龙在游览瘦西湖时,到了吴婷桥,突然对扬州的随行官员说:“这里很像北京北海的琼岛春荫,可惜有白塔。”第二天早上,当皇帝打开门廊时,他看到一座白塔耸立在吴婷桥旁,以为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旁边的太监赶紧跪下说:“是盐商大甲连夜做的,弥补了圣水上游西湖的遗憾。”据说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油贿赂了乾隆左右。请画个图,然后夜之声是用盐包和纸条做的。虽然只能远看,不能近爬,但甘龙感慨地说:“人文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各位:“园林之美在于借景”,这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手法之一。但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古运河边的徐宁门大街77号时,发现这里的房子很多,远处没有山,附近没有水,周围的风景很可惜。可见这里的园林有多难!整个和园占地14000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就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特色。那么河源有哪些园艺技术呢?邀请游客和我一起去观光。
和园概述——和园布局
女士们,先生们:河源,原名姬晓山庄,是一座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的住宅花园。河芒船从湖北道台出发后,退守扬州,买下片石山房旧址扩建,耗时13年。建成后,以陶渊明《归家》“倚南窗傲,登高慰”的意境命名为“山庄”,又因主人姓何,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林吸收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并融入了西方建筑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个公园空间由东西向花园、住宅庭院、片状山房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98个厅堂。主楼是用水磨砖建造的。《扬州揽胜录》一书被称为“咸丰(凤桐)后的京城第一名园”,是晚清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东花园:牡丹厅-船厅
路过一个建筑群,看到一个磨砖的门楼,是河源门。一进大门,就来到了河源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站在东园的院子里,我们将穿过姬晓山庄的圆门来到东园。东部以厅堂为核心形成一组院落。在我们面前,有两个大厅,在南面,有一个砖雕大厅,有一个凤凰戴牡丹的影子,我们称之为“牡丹厅”。这件砖雕是晚清扬州罕见的砖雕工艺品。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周围的牡丹枝叶形状有正有负,图案疏密有致,刀光铿锵,线条流畅。整个画面造型饱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东方所有的建筑中,最精致的是北方的船厅,它看起来像一只船。台阶由鹅卵石和瓷砖铺成,花纹呈波浪形,给人以生活在水中的意境。凤凰放在北方,象征好运和长寿。船厅正厅两侧的柱子上有对联:“月是主客,花是四壁船家。”游客,看到这张祖联的照片,你可能忘了这是一个岸上的花园,就像在湖边散步,在脑海里划水一样。我们不得不佩服园丁在东园做出“有水却有水,无山却有山感”的本事。在船厅后面的风火墙上是一座漂亮的假山,长约60米,上面是蜿蜒的道路,下面是空旷的山谷,水绕山流,到处种着梅树,山上有一座亭子,过了亭子就可以登上一系列建筑。远远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画卷。如果把风火墙比作画家笔下的宣纸,那么眼前的假山不过是一幅山水画,角落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让人无限遐想。
两个花园:水心馆-蝴蝶馆-桂花馆-太湖假山-多重走廊-漏窗。
游客:如果说东园是和园的前奏,那么西园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主体。阳台之豪华,层次之深邃,回廊之曲折,岩石之幽深空灵,确实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西园水陆环抱,空间广阔,四面风光,均以神楼为主,池中央有石板曲桥延伸至水心亭。水心馆是什么意思?“亭”是停下来休息的地方。水心亭,顾名思义,是“水阳”中的休憩之所。这个亭子是为了巧妙地利用水面的回声和公园周围的走廊来增强其声音的音响效果而建造的,被公园主人用来观赏戏曲、歌舞和“夏日清凉”。这座水心的方亭在扬州园林中被称为“方壶”,“方壶”就是海贤。电影《红楼梦》、《毕升》、电视剧《青江草》等影视剧都以此为场景进行拍摄。
西苑的梯田,层次非常丰富。池北有两层七层建筑,其中三层微凸,两侧两层微敛。山顶式建筑的四个角是凸起的,就像蝴蝶在扇动翅膀跳舞。我们称之为“蝴蝶厅”。这里原本是园主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也叫“宴会厅”。这些大厅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大厅里的艺术墙上雕刻着历代名人纪念碑的字画。如苏东坡的竹子,郑板桥的兰花,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词等,雕刻面积为140平方米。从这些书画作品的艺术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的飞天书法,雕塑家的明刃,流畅的线条,都得到了极其细致的表现。
池西,古树相映,绿意满野,花立三堂,为桂花堂。桂花种类很多,如金桂、印规、丹桂、四季桂等。秋节,桂叶落月,花飘云外,此堂是赏桂花的最佳去处,故称“桂花堂”。
水池南面有太湖石假山,峰高约14m,为全园最高处。有危壁、绝壁、奇峰、幽岩,或似一人,或似一物,或似一群猴,或似一只雄鹰高踞,底部有三个梅花洞,串联而成,碧水盈之。从远处看,它又深又冷。这里极其适合造山。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和园的边缘,仅仅隔着一堵墙就是园的外侧,游客看着眼前高耸的假山边缘,一定会有“山圈有人,一山挡一山”的感觉,增加了景深,开拓了意境。整个假山曲径通幽,直通山顶,与山脚的空谷相通。下班后,公园的主人来这里散步,不仅可以欣赏到沿着山路的岩石奇观,还可以爬上山顶俯瞰整个公园的美景,还可以来山谷乘凉,聊聊往事。
此外,水池的西墙还刻有王羲之的《十七块石碑》、颜真卿的《三张原桌》、苏武的《海与城的平行故事》等石刻。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展示了。
各位,西园的梯田虽然参差不齐,但极富层次感。虽然是单体建筑,但也是一体的。它的纽带作用是回廊。廊是中国园林中最具可塑性和灵活性的建筑,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观赏功能。对我们游客来说,走廊是一条热闹的旅游路线。长廊是河源楼的一大特色,全长430米,贯穿整个后花园和玉绣楼的主要景点。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一个立体的面,起到分隔客流的作用。可见,3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建设立体交通的想法。漫步穿过回廊,欣赏全国的美丽风景,你还可以在水心馆观看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即使在雨天,你也可以避免淋雨。由此可见,园丁们用心良苦,独具匠心。
游客:你看走廊东南侧的漏窗。有的用水磨花窗隔开,有的直接开成镂空窗,平行两排12的什锦花盆,有折扇、花瓶、梅朵、海棠。这样,我们走在走廊上,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加深了园林的层次,使园林和住宅相互照应,增加了园林内部环境氛围的曲折,场景相互呼应。从弯弯曲曲的南向走廊可以看到,这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就是“赏月楼”,主人的母亲就住在这里,走廊旁的铁栅栏上刻着“影子延寿”的字样。
东关街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东起古运河,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来街道的路面是用长石板铺成的。东关街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的中心。街上的上市井熙熙攘攘,各种生意,生意兴隆。鹿陈行、油米坊、鲜鱼店、八仙店、瓜店、竹店等近百家店铺。东关街的“老字号”商户分别有四美酱油园、谢福春粉店、潘广和五金店、夏广生豆腐店、1901+1。1923的振泰昌粉店,1936的张红星典当行,1938的庆丰茶庄,1940的四六春茶庄,1941的谢峰南货店,1944的谢峰南货店。东关街是扬州的手工业中心。前店后店很多,遍布整条街,比如范顺兴的雨伞店,曹顺兴的老店,孙的漆器作坊,元泰祥的糖料作坊,的玉器作坊,东后河袜厂等等。与东关街紧密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两条街道现已结合规划、改造、开发,更能凸显扬州这座文化名城的不凡品位。除了老店,这里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包括葛园、溥仪和王氏小院,以及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和义东书院,明代的武当宫殿,明代的准提寺和马健巷。有一座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清真寺,东关街西端有丰富的香火。现在,在东关街东街口风景名胜区,发现了宋大成东大门双瓮城遗址。名人故居众多,有(东环门16号)、(三转14号)、(地管14号)、何(东环门22号)、洪(地管65438+号)。
广陵区东关街道管辖范围:
琼花观社区东关街社区蔡一街社区徐宁门社区教场社区皮市街社区个园社区杜江路社区古奇亭社区杜松社区和园社区新仓巷社区新闻动态东关街世博帽醒目世博帽
日前,在东莞街头世博纪念品专营店,一顶造型独特的世博帽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自世博会开幕以来,数百种世博会纪念品在我市畅销。扬州千年老街东关街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7月6日,扬州东关街开启新篇章,东门城楼上挂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金字招牌。东关街是扬州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和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东关街仍是扬州重要的商业场所,汇集了具有浓郁地方传统色彩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据统计,全街道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古街小巷风情游从街的西端出发,途经溥仪、个园、李长乐故居、华世园、湖苑、谢富春等地,成为扬州古城旅游的新热点。
评估/讨论和选举
全国200多条街道参加。
据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广活动是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开展的全国性评选活动。评选标准为:历史因素,在历史上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或重要历史事件,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能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存现状,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保存丰富,具有较为完整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一定规模。同时,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和空间格局必须是真实的遗存,具有历史真实性;经济文化活力,具有原有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连续性,有较多的原有居民,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在本省、市或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繁荣程度,在历史上或近现代有影响和作用;保护和管理,主管部门对街区的保护和监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历史建筑的抢救、维护和修缮符合规范要求并取得成效。街区内的利益相关者积极支持和参与街区的保护工作,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保护规划,并能按计划实施。今年的评选推广活动于去年6月5438+10月启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一市一街”的规定,提交了200多个街道参与评选。
历史
运河孕育了一条千年老街
扬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关街是扬州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和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约1200年。自大运河开通以来,这条被运河环绕、与连城区相连的大道,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商业和文化交流的聚集地。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该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是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完好的商业古街。唐代,扬州获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在世界上被誉为“兴一益二”。利津古都(今东莞古都)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枢纽。有了码头,就有了市场。船只的便利,水上交通的繁忙,催化了一条繁华的古街——东关街。
传授和继承
保持明清时代的特色
东关街拥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和“鱼骨”式的街道系统,保持并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全长1122米,街内有名人故居、盐商公馆、寺庙园林、古树古井等50余处,其中全国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这种“河(渠)、城(门)、街(东关街)”多样而富有活力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特魅力。东关街仍然是扬州的商业中心,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商业老字号都集中在这里。据统计,全街道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其中手工艺品72家,餐饮商家24家,旅游商品经营者136家,包括谢富春、三和四美、中国照相馆、谢茂大药房等传统商业老字号19家。东关街也是扬州的旅游热线。古街小巷风情游从街道西端开始,途经溥仪、个园、李长乐故居、华世园、湖苑、谢富春等地,成为扬州古城旅游的新热点,仅2009年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