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古籍

汉书?《易》所列的199篇在《汉书》?武术在艺文志“兵书”的“军事技能”一节有介绍。13派,199篇,其中除了射击之外,还有《手斗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普子格法四篇》。这些是中国最古老的武侠作品。虽然都失传了,但可以看出,早在中国汉代,拳术、剑术等武术技艺就已经口头流传下来了。

马是我国隋代的一部枪法著作,作者不详,但卒年较晚,其内容不可考,但其序收录于《古今图书总集》。

《摔角故事》是宋代刁禄子所作,是一部关于五代十国至宋初中国摔角与拳击的史书,有记述、名称、出处、杂说等。在宋史上?宋代的《文艺志》、《郑樵通志》、清代的《林朗密室系列》等。

《吴要》为宋代所作,成书于1044。那是北宋用国家权力编辑的军事著作,但涉及了很多武学。

明代唐顺之主编的《武编》,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种拳种的练习方法,介绍了中国各种武术流派的情况,就像明代戚继光所著的《纪小舒心》一样。

唐敬川先生文集,明代散文集,涉及武术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杨老师枪歌》、《峨眉道拳歌》等。唐顺之(1507 ~ 1560),本名英德,江苏武进县人,明代著名抗日军人。

《义堂集》为明代余所作,有《余集》和《续集》,又称《北陆禁忌》。《于吉》卷四载有戚继光在《寄校舒心》中抄录的《剑经》。

《江南略》明代郑若曾所作,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出版。本书第八卷《兵器通论》描述武学流派,内容与《续文书通考》几乎相同,除了赵家全。

《姬晓新书》是明代戚继光所著。出版物的种类很多,目录的内容也不一样。如周诗璇分册18,武学章节有长兵、卡、短兵、射法、拳经等;王湘赣分卷14,武学篇有《兄弟姐妹》,记述枪、牌、苇、棍、钯、射、拳。这本书一直是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在后来出版的《武备志》、《三国志》等书中均有转载。朝鲜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编纂了《武艺图册通志》,这本书也被江户时代的日本军事家平山秀树重印出版。此外,日本还以不同的标题出版了这本书,如武术的早期学习,军事法律和士兵的记录,以及孙子兵法的奥义书。

《杂记五则》是明代谢所著。这本书有一部分描写了当时的武术情况,把少林拳称为“少林寺拳”。这本书有万历,如魏璇,是中华书局再版的。

《集镇》为明代何所作,共分四卷,其中第二卷《技》记述了射、压、拳、棍、枪、苇、牌、刀、剑、短兵等武功。这本书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续书通考》为明代王琦所撰。在这本书的“军事武器概述”一章中,描述了各种武术流派,如枪、刀、弓、弩、棍和各种武器。

《三才图》为明代王琦所作,刊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本书人事处包含《射法图》、《马矢图》、《拳法图》、《射法图》、《棍法图》、《边卡势图》等。《用户部》这本书从《武林高手》中转录了很多武学器械的插图。

《耕余术》是明代程宗佑所著,包括《少林棍法释》、《单刀法选》、《长枪法选》、《张辛法》四篇,主要介绍少林棍法,有理论和动作图。这本书有《钱清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近代更名为《国术四书》。

《建筑小品》是明代朱国桢所作。这本书,12卷,里面有武学内容,描述了当时的武术家和拳术。

《武备志》是明代毛于15年编纂的,参考了2000多种艺术书籍。共分五部240卷,其中第84至92卷载有弓、弩、剑、刀、枪、钯、牌、苇、棍、拳等武学图,还包括戚继光。

《武备新书》是明代谢三斌修订的,内容与姬晓《新书》相似,增加了“秘传短剧”。

《武记》为清代吴昊所撰,刊于康熙元年(1662)。这本书以细致的枪法闻名于世,后来的书里也收录了,比如《借月山屋》、《指向大海》。本书第四册附卷1册,除第三册单刃图及各种兵器通论,第四册叉论、狼剑论、藤大刀论、棍论、剑诀、双刃曲、背剑诀。吴逊(1611 ~ 1695),字乔,江苏省娄江县遗民。少年时,他热爱武术,刻苦学习。他曾向石景炎学习枪法,向一位渔阳老人学习剑术。明太祖死后,吴昊不求官进,专精武艺。50岁时,他还向别人学习实战剑术,并著书解释失传的剑术。

《万宝全书》是清代盐水山人编纂的,后由毛校订出版。这本书描述了体育、文艺、游戏、养生方法等。,涉及武术,如“拳法棍落之解”、“临危到家之解”,并介绍了拳法和擒拿防身的方法。

《印符枪谱》作者不详(据唐浩考证,为清代山西王宗岳所作)。这本书描述了竞技、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贴人等枪法秘诀,完全符合太极拳的理论。

《拳经》是明代少林寺玄僧传授,陈松泉、张明执笔,清康熙初年张孔昭增补,乾隆年间曹焕斗增补。民国时期改名为《谜秘点穴拳法》,并出版了《拳谱》。这本书是关于少林拳的杰作。

《太极传经》作者不详(据唐浩考证,为清代山西王宗岳所作)。本书阐述了太极传的原理,又称太极传谱。

《内家拳法》为清代浙江黄百加所撰。黄百加早年向王正南学习内家拳,在王去世七年后撰写此书,书中记述了“五不能”、“打法”、“点穴法”、“无病”、“三十五练”、“十八练”等内容。

《常氏家书》为清代河南人周所撰。全书共6卷,第6卷记述了枪法、猿杖、双剑等器械的练习,其余5卷均记述了拳术和拳法理论,民国时期由许修订重印。

战争的故事是由清朝的仁和和王写的,它载于赵系列A卷47。本书记载了葛、矛、匕首、戟、手戟、战车戟、蛇矛、剑、匕首、枪、刀、钯、叉镗、锤、棍、斧、鞭、铲、狼铲、藤等名称。

清代编纂了清代的《任擎雷抄》。这本书是关于清朝历史事实的笔记集。全书共分九十二类,其中武学在技勇类中有所描述,如叶的精家拳,江的枪技,草庙和尚用的铁棍,的十三炮,江阴炸海和尚用的铁刀重八十斤。

《陈氏太极拳图说》是清代所作,以图说的形式记述了陈氏太极拳的作用和理论。第三号人物陈欣(1849 ~ 1929),除了《陈氏太极拳图说》之外,还著有《太极拳入门》、《三三拳谱》等书。陈欣花了10年才写出《陈太吉传》的插图。

李存义编著的《拳术教学模式》是参考《五行拳谱》、《连环拳谱》、《弹跳腿》编写的武术教材。李存义(1846 ~ 1921),原名存义,后改名存义,字中原。他出生于河北莘县,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武术家。李自幼习武,师从各派武学,在保定经营镖局多年。1912年,李受聘为天津中华武士俱乐部教务主任,后赴上海南洋公学(交大前身)任武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