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率先押注预制菜。如何在混战中取胜?

2022年,预制菜被视为开年第一风口,就连沉寂已久的生鲜电商也因率先押注预制菜而复活。

在日前游仙日报、丁咚购物、盒马发布的虎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中,预制菜成为主角之一。其中,每日优鲜预计,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将增长2倍以上,丁咚买的高端预制菜销量将同比增长3倍以上,盒马预制年菜销量也将同比增长345%。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春节期间生鲜电商平台上的预煮蔬菜销量大涨,与餐饮行业日益规范化、规模化的趋势有关,也与多点疫情刺激C端消费变革有关。此外,生鲜电商急需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受到资本青睐的熟菜可能是下一个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生鲜电商平台,还有传统餐饮品牌、创业公司等玩家。多方混战之下,生鲜电商平台该如何取胜?

预制蔬菜被“热炒”,有望成为万亿市场。

预制菜,又称“Aauto更快的菜”、“懒人菜”或“3R产品”,主要是指标准化的原料在中央厨房加工后提前制作的“半成品”。一般预制蔬菜都是通过冷链运输销售,用户可以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甚至可以买来即食。

2021年4月,被誉为“预煮菜第一股”的味之香成功IPO,上市初期迎来10个涨停板,最高市值达到14亿元。同年,相关品牌企业,如三残有料、寻味狮、魏震小美源等也宣布获得数千万融资。

进入2022年后,预制菜热度不减。仅6月5438+10月,国内a股市场上,国联水产、海鑫食品等一批预熟食品概念股持续攀升,掀起一波涨停潮;同花顺数据显示,预制菜板块6月5438+10月12暴涨9.75%,次日上涨6.24%,表现相当抢眼。

与此同时,魏震小美源于6月65438+10月18宣布获得数千万B+轮融资,由百度创投领投,鼎祥资本、零一创投跟投。加上其在2021和10完成的数千万B轮融资,这个新兴品牌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亿元。

除了风生水起的资本,券商机构对预制菜也有很高的期待。国海证券指出,预制蔬菜是过去五年食品加工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到2026年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山西证券更为乐观。其在专题报告中称,2021年中国调理菜空间规模有望达到3400亿元,同比增长18%,未来3-5年中国调理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这与第三方研究机构的分析不谋而合。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预制蔬菜行业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蔬菜市场规模预计为3459亿元,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到51650亿元。如果按照20%的增速计算,2027年预制蔬菜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生鲜电商提前押注风口,聚焦C端消费者

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自然吸引了众多玩家。在参与者中,生鲜电商的身影更为特殊。他们在这波热潮之前就提前布局好了预制菜道。而且,与传统餐饮品牌聚焦B端用户不同,生鲜电商预制菜聚焦C端消费者。

据悉,丁咚早在2020年6月就成立了Aauto更快料理部,并正式开始相关业务,随后于2021年初正式发力。自2021年初推出自有品牌产品“Aauto更快料理”以来,受到用户的青睐。截止到2021,11,平台已售出近1亿份阿auto快菜,总成交额占丁咚杂货市场的3.5倍,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目前,丁咚的Aauto更快美食已推出超过1000个SKU,开发了多个自有品牌系列,包括博兴虾、丁咚满贯、丁咚王牌美食、蔡长青、丁咚好胃口等。其中,拳击虾是调味小龙虾系列;丁咚大满贯是高品质的火锅系列;叮咚王牌菜以餐饮菜和地方名菜为主,为“吃好”系列;蔡长青定位家常菜;丁咚的美食主要以牛排和沙拉为主,主打“健康饮食”。

无独有偶,每日优鲜在2020年首次涉足预制菜。当时通过线上“名店名菜”频道邀请餐饮企业入驻,为消费者提供预制菜品。此后,每日优鲜慢慢开始尝试开发自己的预制菜品牌,并因此收获了一批用户。

数据显示,2021年,每天有超过800个SKU的生鲜调理菜,其中精品调理菜100个SKU,整体销量同比增长超300%。每日优鲜主打火锅的自有品牌“每日招牌料理”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今年元旦期间销售额增长近3倍。

相比较而言,盒马涉足预制菜的时间比较长,早在2016就进入了这个领域,2017又推出了小龙虾等炒菜。2020年,盒马成立3R事业部,开始研发自己的半成品品牌“盒马工坊”。据悉,目前盒马的预制菜主要通过自研和联名销售,用户可以在盒马生鲜生活会员店、盒马MAX、盒马NB购买;冷冻预制蔬菜约200个SKU,冷冻预制蔬菜约150个SKU。

日前,每日优鲜、丁咚购物、盒马都发布了虎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备好的菜品都成为主角之一。具体来看,每日优鲜预测,春节期间高端预煮菜销量将增长2倍以上,面向丁咚的高端预煮菜销量将同比增长3倍以上,盒马预煮年货菜销量也将同比增长345%。

每日鲜餐集团负责人吴婷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预制菜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整个餐饮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目前餐厅的菜品大多可以‘预制’。”

生鲜电商如何在多方混战下取胜?

从长远来看,装配式菜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确实值得期待。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预制蔬菜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除了生鲜电商平台,传统餐饮品牌和创业公司也扎堆而来。

比如以“扇贝大逃亡”闻名的獐子岛,最近宣布涉足预煮菜肴,上市蒜蓉扇贝等产品。有“鸭养殖第一股”之称的ST华英也透露,将推出“预蒸鸭血、预蒸火锅鸭血”等预制配料。此外,被称为“资本屠夫”的鲁也带着一个预制盘项目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他宣布成立统建科技集团,孵化统建工场新的预制盘项目...

对于行业现状,安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提到,目前近七成的装配式蔬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很多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商业模式。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目前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仍处于蓝海竞争中,没有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那么,在多方混战之下,生鲜电商平台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取胜?

上述分析师认为,相比其他企业,生鲜电商有前置仓、社区店等业态,在渠道和供应链上有绝对优势,最终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国海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生鲜超市等新零售平台的预制菜布局通常选择OEM运营模式(即贴牌生产模式),他们进入预制菜行业有几大优势。

首先,目前C端预制菜的渗透率还很低,但C端预制菜的主要消费者与其画像重合度很高;其次,其铺设的前置仓也为预制蔬菜打下了良好的物流基础;此外,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积累的消费大数据更有利于洞察消费者喜好,精准销售。

不过,国海证券也指出,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贴牌生产质量控制难度大,销售渠道单一局限于自有平台。

如今,围绕预制菜的战斗仍在继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吸引新的玩家。市场格局最终如何演变,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