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的准确位置图。膏药点痛和它有什么关系?
石膏的准确位置图
膏药穴位于人体背部。当它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时,左右四指的宽度(或左右三寸)和肩胛骨内侧受压会痛。
穴位解剖位于肩胛骨的棘缘,包括斜方肌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的背侧支和颈横动脉的降支;有第三和第四胸神经的后支。
膏药穴因穴位而得名,属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的意义是指腱膜中的脂质物质向膀胱经输出。
明洁膏、油膏、油脂。心脏和横膈膜之间。油膏的名称,是指膜中的脂质物质从这里运化到膀胱经。气血物质输送到穴位外的膀胱经,就是心膈之间的膏方(这种膏方是由精微的颗粒组成的),故名膏方。
(药膏是一种燃烧心火的柴火,在火热的作用下呈液态。心室燃烧后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渗出膀胱经,故名药膏)。
气血特点气血物质为燥湿湿热之气,水不溶性软膏。
运行规律:热气沿膀胱经上行,膏方出体表后降温。
功能:散热排脂。
与膏药注射盲点相对应的膀胱经穴位是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都来自心室外的心包。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高温湿气为主,高芒穴的气血物质以燥热阳和脂类物质为主。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药盲点位于外侧且较高,穴位内环境温度低于厥阴俞穴,所以药膏不会在厥阴俞穴较高的温度场凝固,而会在到达该穴位较低的温度场时散热降温凝固。脂质在此处散热凝结是此处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命名为膏方盲点。
按摩膏药穴位的作用和益处。
主治咳嗽、哮喘、健忘、遗精、消化不良。肺结核、支气管炎、肩部肌肉僵硬、酸痛等。
具有补腧穴、清热消脂、补虚益损、调肺气的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及各种慢性衰弱性疾病。常灸此穴有强身健体、保健防病的作用。
穴位结合膏药穴结合赤泽穴、舒菲穴治疗哮喘、咳嗽;舒菲用于治疗慢性咳嗽;肩井穴治疗肩背痛:百老穴治虚。
每当形容一个人的病无药可救时,人们往往会用一个词:“绝症。”但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膏药其实是中医中的一对重要穴位。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钱进方》中说:“膏方可治体虚消瘦、五劳七伤、梦寐失神、气盛咳嗽、痰火癫狂、健忘、产前产后,百病可治。”比如你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久病而变得虚弱、消瘦,说明你身体的气血阴阳都受到了损害。最适合在膏药穴进行艾灸治疗,起到扶阳、强身、益阴、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让你的身体重新强壮起来。
膏药点痛和什么关系?
陈先生已经忍受了半年多的剧痛。每天,他总是感到背痛和不适。他还服用肌肉松弛剂,一直做康复和针灸。胸透也显示正常。陈先生觉得很纳闷?为什么疼痛治不好?
会诊后才知道,陈先生的钻心疼痛并不是肌肉拉伤,而是胆囊疾病。平时陈先生吃饭不规律,喜欢吃油腻油炸的东西,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喝酒,导致经常腹胀、酸水、口苦口干、膏疼难受。经过仔细询问,陈先生有胆囊炎症史。后来经过中医辨证治疗,膏药已经不痛了。
其实,胆囊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很多中国人却忽视了它,误以为疼痛的病痛可以通过按摩、康复来恢复,殊不知不对症下药,很容易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
中医结合针灸治疗胆囊疾病疗效较好,基本可分为以下类型:
1.肝胆湿热型:胁痛剧烈,脘腹胀痛,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数。治疗要清肝利胆,清热利湿。
-选择:龙胆草、柴胡、生地、栀子、黄芩、泽泻、土茯苓。
2.肝郁气滞型:症见心下胀硬,胁肋胀满,有时疼痛,口苦嗳气,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脉细。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选择清胆理气汤。
-药物:虎杖、木香、白芍、郁金、柴胡、半夏、白术、鸡内金、玫瑰花、玫瑰花、川芎和山楂。
3.肝胆郁滞:症见面色晦暗,皮肤瘙痒,右上腹刺痛,纳差恶心,皮肤消瘦,倦怠乏力,腹胀满,便溏少尿,脉细涩。治疗要活血通络,健脾益气。选用通络活血汤。
-药用:桃仁、丹参、夏枯草、红花、赤芍、延胡索、鳖甲、地龙、香附、姜黄。
一种膏药穴位保健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的一切疾病都与不治之症有关。所以中医经典中一直有“锻炼穴位,除一病”的说法。建议经常坐在办公桌前使用电脑的人做以下动作。
1.双脚平行站立,双膝微曲,腰身挺直,胸部放平,双手握拳,双臂慢慢抬高至胸肩水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可能靠近脊柱,挤压两侧石膏点,停顿1至2秒,然后恢复原姿势,向后拉时深吸气,恢复时呼气。
2.把椅子倒过来坐。人躺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骨。当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时,就是在挤压石膏孔。
3、屈肘,分别转动和前后摇动肩关节50次,每日3次,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锻炼背部的膏药穴。经常做这些动作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还可以防治颈椎病、肩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按摩膏药穴治疗肩部肌肉僵硬酸痛:按摩膏药穴时,慢慢呼气揉膏药穴6秒,重复10次,治疗肩部肌肉僵硬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