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黄帝内经》

我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通读《黄帝内经》。说实话,我是一知半解,但至少围绕生活主题建立了一个大概的知识结构,对以后的生活实践会是一个参考和理解。最后,全面总结一下黄帝内径的价值,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苏文,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脉象说"、"经络说"、"病因说"、"病机说"、"疾病说"、"诊法说"、"治疗说"、"养生说"、"运气说"等理论,揭示了中医学的本质。

第一,“苏文”:

苏文的名字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从战国成书到齐梁原泉编纂《苏文训解》,旧的九卷体系一直保持,但到了原泉开始注释苏文时,《苏文》第七卷已经失传。?

二、《灵枢》

灵枢原名针经。第一篇《九针十二缘起》有“先立针经”的语言,相当于自我介绍。后称九卷,晋代皇甫谧称之为针经,后命名为九续、九令、黄帝针经。

3.苏文侧重于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原则和针灸。灵枢是苏文不可分割的伴侣,其内容基本相同。除了讨论脏腑的功能、病因病机外,还重点讨论了经络腧穴、针、针法和治疗原则。

四。理论体系概述:

1.《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精神包括:整体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疗原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

(1)“整体观”强调人体本身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②“阴阳五行”是解释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理论。

③“藏象经”主要研究五脏、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④“病因病机”阐述各种致病因素是否作用于人体以及疾病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

⑤“诊疗”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⑥《预防与养生》系统阐述了中医养生理论,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⑦“运气论”研究自然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进行分类研究。其中杨尚山是最复杂的一个,分为18类;最简单的是沈有朋,共分4册。有脏腑(包括经络)、病机、诊疗四大学说。这四个理论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2.肮脏形象理论:

褶皱2、脏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外观甚至它们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理论。

藏象理论是基于十二经脉,五脏。当然,解剖学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和反复论证,逐步丰富这一理论,最终达到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实现了“内必形于外”的辩证原则,使藏象理论系统化、完善化。藏象理论主要包括脏腑、经络、精气三部分。脏腑是由五脏六腑和奇恒脏腑组成的。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奇恒腑也属于腑,但与正常腑不同。指脑、髓、骨、脉、胆和子细胞。这里的胆是大腑之一,属于奇恒腑。

虽然脏腑是根据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来划分的,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利用的。

经络系统可分为经络、络脉和穴位。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脚阳明胃经、脚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脚太阳膀胱经、脚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脚少阳胆经、脚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连,生生不息,经气流行于其中。与经典不同的还有八大奇经: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桥脉、阳桥脉、脉、阳萎脉。(注:《奇经八脉》的名称是从《二十七难经》开始的)

经络之间的交流称为络脉。最年轻的是无数的孙罗;最大的是十五,叫做十五络。灵枢经络很详细。

穴位是经络和气血进出的地方,就像交通工具一样,因此而得名。《黄帝内经》讲腧穴者,先见苏文《气辅论》,后见苏文《气辅论》。两种理论都讲365分。其实气穴论包含342分,气符论包含386分。

精神是人体的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津液;气指的是宗族精神、荣、守;神是指神、魂、灵、志、志。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是人体的复杂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家,神为精之用。

病机理论:在机理内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变化的理论称为病机理论。

这个理论的内容是“察病机,无失气为宜”和“察病机,各司其职”。

1).病因:人生病的原因很多,在《黄帝内经》中分为两类。风、雨、寒、暑真的是“六害”的概括;阴阳情志是“七情”的概括;吃喝就是“吃喝疲劳”。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论的起源。

2)发病:正邪强弱的对比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即“正气存内,邪不可为”。这一点,已经被苏文的“神在内,病在常安”的古代天真理论,苏文的“邪气必虚”的评论热病理论所证明。

3)病损: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总结的病损是多种多样的,有从阴阳总结的,有从内外总结的,有从寒热总结的,有从虚实总结的,指的是邪气过盛,正气下降。总的来说,有正有假,有恶有真,有正有假无真恶,有正有假无真恶。

3.诊断理论

望、听、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

1).观察:包括望、望、辨舌苔。

望诊法,如灵枢五色、灵枢吴跃武氏、灵枢五色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观形者,观人血肉之肤,推断病情。在临床上,虚实是复杂的,只有了解其规律性,才能实现其变化。

辨舌苔者,如苏文热论、苏文热论、灵枢等。

2)闻诊:包括闻声音和闻气味。

闻声者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来诊断疾病。

其次是气味,如苏文金匮严阵所说,肝病是臭的,心脏病是臭的,脾病是臭的,肺病是臭的,肾病是臭的。

3.)询问: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

4.脉诊:包括切脉和切肤。《黄帝内经》脉象最为详细,主要如下:

(1)三部九等法:即手脚三分,天地人各部三等。

(2)迎寸口脉法:即将迎寸口和寸口两处的脉搏进行检查和比较。

(3)调息:调节医生的呼吸,诊断病人的脉搏。

(4)胃气脉:脉象中是否有胃气很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5)六类脉象:《黄帝内经》脉象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湿、软、弱、散、慢、快、动、泛、蹲、弱等多种。但往往以六脉为纲来概括。

其次,切肤:切肤是指全身皮肤,根据皮肤有很多东西可以帮助诊断,比如“循之”、“弹之”等等。但最详细的理论是切皮。因为脉象与皮肤有必然联系,所以在诊断疾病时,它们也可以相互配合。

4.治疗原则理论

研究治疗原则的理论称为治疗原则理论。

1.)防微杜渐:包括病前预防和病后预防。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都说预防疾病,及早治疗疾病,防止疾病扩散。

2).根据时间、地点和人:

适应时间的人是告诫医生不要犯四时寒热凉之气。

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区别对待。而《苏文怡方医论》则详细论述了东南西北“同病异治”的地方情况。比如在东部地区,它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石头;西境,治毒;北方境内,宜灸治;南方地区,以微针治疗为宜;在中央政府的领土上,适当引导和施压。

那些因人而异的,比如苏文的五常政治大学说,苏文的四失征用说。

3).标本顺序:即由于原发病和次发病,先后治疗。关于连续处理标本的大法在苏文的《标本与疾病传》中有最详细的描述。

4.)求病根:这是《黄帝内经》最根本的法则。《苏文·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治疗必须以此为基础。”

5.)因势利导:在治病的基础上巧妙的改变情境。

6.调和阴阳:这是治疗的精髓。

7.)矫正治疗和逆转治疗:矫正治疗也称逆转治疗,是一种与病情相反的治疗方法。比如“热则寒,寒则热,虚则补,实则泻”等等;反治也叫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一般原因通用,塞因因素用”等等。

8.)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要适度,尤其是对于虚实夹杂的疾病。记住“不可多,不可少”,就算用了补剂也过不去。

9.)以病为本,以工为本:《苏文唐逸劳仑》指出:“以病为本,以工为本。”这意味着疾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根源;医生知道治病是标准。医生必须以病人为基础,这样才能获得相同的样本,治愈疾病。

10.)辨证论治:《黄帝内经》没有提出“辨证论治”这个词,但是提出来了。以上几点都包含这个意思,书中有脏腑经络八纲六经辨证的内涵。

11).方药调度:《黄帝内经》虽然包含的方药不多,但却有自己的原则。

12)针灸艾灸:《黄帝内经》讲经络、穴位、针灸的人很多,仅补泻法就有呼吸补泻、方剂补泻、深层补泻、徐氏补泻、轻重补泻等。这些方法被后世沿用。

五、理论认为: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都是由其原始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关”、“对应日月”的观念指导下,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1,“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物是混生的,自然而生。”孤独寂寞,独立不变,走来走去没有危险,可以做天下之母。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的“道”。宋朔和殷闻把这种原始物质称为“气”。受这些学说的影响,《黄帝内经》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太虚浩瀚,始于本而化于元,始于万物,止于五福”。天地形成之前有气,充满了空性和运行,然后宇宙万物就产生了。这其实是为了揭示天体演化和生物发生的自然规律。宇宙形成之前,太空虚了。太空充满了原始之气,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有了银河和七曜,阴阳寒热,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影响着地球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发展。

2.人与自然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自然与人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的运动和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体产生影响。《苏文包全明行论》说:“人与天地之灵而生,四时之法而成”。意思是人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天地之气所生,按照四时的规律生长。天地之间,必须依靠阴阳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人体的内部环境必须与自然界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界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灵枢·五衣锦别野》说:“夏天,衣服厚,所以出汗。.....天气寒冷导致停滞,潮湿是不好的。若留于水下膀胱,则为溺而气。”这显然是水液代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泛、秋发、冬石,这也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反应,从而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人如果违反春夏秋冬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生病。即使在一天之内,在昼夜之间,人体也会随着太阳之气的盛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受到损害。

《黄帝内经》中随处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养生预防还是诊疗,都离不开这一理论的指导。

3.人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人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这在生命之初就已经决定了。父母的生命本质,即阴阳,形成了一个生命体。在生命形式之后,阴阳存在于其中,是彼此存在的条件。互相联系,互相培养,互相改造,互相斗争。

《黄帝内经》从人体的组织结构出发,把人体看作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并进一步把阴阳分为每一个脏腑、每一个脏腑,从而形成了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无论整体与部分、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4.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和谐统一。

《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其实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

以心为例:心居胸,是阳中之阳。与夏气相通,主神明,主血脉,心与小肠合二为一。它产生热血和荣耀,它的美在脸,藏脉,舍灵,开舌,欢志。在讲生理病理的时候,至少要系统地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才不至于失去片面性。所以,每个脏腑都是一个大系统,五大系统通过经络和气血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五个系统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相互协调、相互滋养、相互制约。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各系统按其内在规律从事各种生命活动。

5.人生观

《黄帝内经》否认超自然、超材料神的存在,承认生命现象来源于生命本身的矛盾运动。人们认为阴阳是万物之始。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认为天地万物,人,都是天地阴阳相交的产物。阴阳是永恒的运动,基本的方式是上下。《黄帝内经》认为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动力。《灵枢经》中也描述了胚胎生命的发育过程:“人始生,先成精,后成精,脑生。骨枯,脉营,筋刚,肉为壁,肤坚,发长。”这种对生命和胚胎发育的物质属性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

6.形神统一的概念

《黄帝内经》阐释了形神的辩证统一,指出神统一于形,神是由形产生的生命运动。

在先秦诸子中,没有人比《黄帝内经》对神和形神关系的认识更清晰、更接近。关于形神统一的讨论很多,比如灵枢天年,苏文的古代天真说。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容,人就会死。比如的唐逸老和的逆声理论。《黄帝内经》形神统一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医学家独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五行、方位、时序、五气、生化、脏腑、窍、体色、味、声、声谷

木冬的春风产生肝、胆、眼、筋、怒、青、酸角,呼唤米。

南方火,暑夏,长心小肠,舌脉,红苦,笑黍

生长在土壤里,夏天滋润脾胃,想着黄干宫格记。

晋西秋燥收肺大肠鼻皮毛,忧白香哭麦。

六、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中医作为一个学术体系,始于《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是公认的中医基石。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之书。《黄帝内经》讲的是如何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如何不生病,如何不吃药而使人健康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说:“不治病,不能治病。不治疗,就乱治疗。”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讲医学、天文、地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这是一本关于生活问题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其实是人生哲学,《黄帝内经》是一部以黄帝命名的颇具影响力的国学经典。

七、哲学科学:

《黄帝内经》还包含许多哲学科学,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德彰显人性和道德。

道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转化为世间万物和自然现象运行的客观规律,人才的“德”外化为人才的“荷”,也是一种符合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解释。《内经》对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国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的医学伦理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同构于生命,三者的融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道德”讲的是心性,与身心不相容,没有办法“强身除恶”。选拔任用人才也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原则,这也是现代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

1.《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著作,是一部医学理论著作。

《内经》分为苏文和灵枢。苏文强调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疾病治疗、养生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灵枢侧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穴位。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关于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但它明显侧重于医学内容,其他学科的内容也为其医学理论服务,所以应该属于医学理论著作,是当时医学成果的总结,是中医的理论来源,是医学开始从哲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的标志。

2.《内经》是医生的集体智慧,但并不代表中医的最高理论水平。

《内经》成书于西汉中后期。这是当时许多医学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集体智慧。这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融合了当时其他学科的成果,如阴阳五行哲学,淡泊的道家养生观,都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最高水平。即使是现在,书中也有很多正确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虽然代表了当时医学的最高理论水平,但并不能代表目前中医的最高水平。任何学科和学术水平整体都是不断前进的,中医也不例外。把《内经》当作圣经,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作真理或证据,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

3.《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假说,不代表理论标准。

《内经》虽然是中医理论的源头,但它总结发现了许多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和结论,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也有许多错误的猜测和牵强附会的解释,许多理论只是有待后人证实或证伪的假说。《内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无法对人体的本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只有通过形象与类的比较,才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客观世界,也就是用自然哲学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科学的问题。这样做,虽然可以发现很多客观规律和正确的猜测,但也必然会有很多错误的猜测和扭曲的解释。今天,我们不必也不能视《内经》为宝,但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大致提炼,我们可以了解《黄帝内经》的原始价值,这也可以成为今后学习的指南。(内容摘自网上流传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