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胶囊》和《经典》原牡丹)
不同名称的牡丹皮(纲要)、芍药(本草)、丹根(贵州偏方集)。
来源是毛茛科牡丹的根皮。
植物牡丹,又名:卢九、蜀谷(本经)、白术(广雅)、白莲锦、吴牡丹(唐本草)、木本牡丹(开元天宝遗风)、拷花(洛阳名园)、洛阳花(群芳铺)、铁角牛。
落叶多年生灌木,1 ~ 1.5m高。根茎肥大。树枝又短又粗。叶互生,通常2次3叶;茎长6 ~ 10厘米;小叶卵圆形或宽卵形,顶生小叶通常3裂,侧生小叶掌状3裂,表面深绿色,无毛。下半部略白,中脉稀疏白色,有长毛。花单生在枝的末端,大;萼片5,覆瓦状,绿色;花瓣有5片或5片以上,多为重瓣,变化较大,通常为倒卵形,顶部有凹口,有玫瑰红、红、紫、白;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 ~ 5枚,绿色,密被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果实是2 ~ 5个蛤的集合体,椭圆形,绿色,棕色短毛。花期为5月至7月。结果期为7-8月。
生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常被栽培在花园里。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这种植物的花(牡丹花)也入药,另文详述。
采集栽培3-5年的牡丹,在秋季或早春时采挖,洗净土壤,去除须根和茎苗,剪去根皮,晒干。或者刮掉皮后,切掉根皮,晒干。前者叫“原丹皮”,后者叫“刮丹皮”。
药材①牡丹皮
根皮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有纵裂纹,两侧向内卷曲,一般长3 ~ 8厘米,厚约2毫米。外观呈灰褐色或紫褐色,部分木栓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和突起皮孔;内表面呈浅棕色或灰黄色,纵向纹理细密,有光泽的晶体。硬而脆,断面不均匀,或呈粉状、淡黄红色。有特殊的香气,味微苦涩,有轻微的刺痛感。
(2)刮取牡丹皮
又名:牡丹(云南南部草药),表面略粗糙,呈粉红色。其他都和牡丹皮原单一样。
以上两种药材中,以条索粗、皮厚、粉末饱满、香气浓郁、结晶多的为最佳。
主产于安徽、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山东、贵州等地。此外,云南、浙江也有出产。四川和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的凤凰山,品质最好,叫凤山潭。产于安徽南陵,名为药牡丹;四川垫江、冠县称为四川牡丹皮层;四川的甘肃、陕西、康定、泸定称为西单牡丹;叫西昌牡丹皮产于四川西昌,质量低劣。
除了上述的道地牡丹皮,矮牡丹和紫牡丹的根皮在陕西还在使用。西昌牡丹品种复杂。除了道地的牡丹,还用到了川产的牡丹、芍药、芍药的根皮。
此外,四川还有一种茅台酒,就是毛文牡丹。云南牡丹为云南牡丹和芍药的根皮。
化学成分根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芍药苷、芍药苷。还含有0.15 ~ 0.4%的挥发油和植物甾醇。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小鼠注射或口服丹皮酚有镇静、催眠和镇痛作用。能降低正常小鼠体温(腹腔注射或灌胃),对人工发热小鼠(注射伤寒、副伤寒杆菌所致)也有解热作用;还具有抗电击或药源性休克的作用。
②降压作用
静脉注射牡丹皮煎剂(相当于0.75 g/kg生药)对麻醉犬、猫、大鼠均有降压作用。丹皮酚及其煎剂在急性动物实验中也有降压作用。实验性高血压(“原发”型和肾型)可通过狗或大鼠口服,但作用出现较慢,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吸收较慢。
③抗菌作用
在试管中,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作用显著(试管二倍稀释法),在pH 7.0 ~ 7.6时杀菌力最强。琼脂平板划线法也证明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效。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丹皮酚在体外还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牡丹提取物在体外对铁锈色小孢子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④其他功能
丹皮酚能抑制大鼠后肢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牡丹皮去后上述作用将丧失。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灌胃和小鼠再感染流感病毒后结果不同,其抗病毒作用尚不确定。
产于喜马拉雅山的伊马薤白的热浸液对各种动物的子宫有兴奋作用,但对蛙心有抑制作用,对家兔和豚鼠的肠道有解痉作用。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对大鼠和家兔有兴奋子宫、抑制肠道作用,对大鼠有轻度降压作用,但无镇痛和抗惊厥作用(电击和戊四氮休克)。
牡丹皮加工:去杂质,去木芯,洗净,充分湿润,切片,干燥。炒牡丹皮:将牡丹皮切片放入热锅中,炒至微黄焦,取山,凉透。牡丹皮:将牡丹皮切片放入锅中,用武火煸炒至焦黄,喷清水,取出,放凉透。
性味又硬又冷。
①经典:“味辛,寒。”
②滇南草药:“性寒,味酸辛。”
③《本草纲目》:“辛甘,微寒。”
经络入心、肝、肾。
(1)珍珠胶囊:“手厥阴,足少阴。”
(2)《纲要》:“手足少阴厥阴四经。”
③《雷公炮制药物性质说明》:“入肺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疗热入血、斑疹、癫痫、呕吐、鼻衄、便血、骨蒸疲劳、闭经、腹部肿块、痈肿、心悸。
①本经:“治寒热、中风、痈、痉、惊、痫,除症化瘀,保肠胃,平五脏,治痈疮。”
(2)别录:“除因时令气头痛、五劳客热、劳痛腰痛、风喏、癫痫。”
③药性理论:“治寒气,散诸痛,治女子经络不通,出血腰酸。”
④《日华子本草》:“祛邪、悦色、通血脉、排脓、通经、祛瘀、续筋骨、除风痹、生儿育女、产后诸寒热血气。”
⑤珍珠胶囊:“治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吐血无汗。”
⑥滇南草药:“破血,活血,消腹块之症,除血热。”
⑦医学概论:“泻火,养真气血,破积。”
8《纲要》:“血,生血,凉血。”治血火,除烦热。"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
宜忌血虚寒性,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①本草经注:“怕菟丝子。”
(2)古今记载偏方:“忌香菜。”
③唐代草药:“恐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大蒜。”
⑤《本冯静元》:“自汗过多者,不宜用之,以泄津液。一开始不要用痘疹,因为它是专治散血的。没有理由担心蔓延的根和脚。”
⑥《德培本草》:“胃气虚寒,火弱者勿用。”
方一:治伤寒毒疮如豌豆:牡丹皮、栀子、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结)。把六味平分,锉成豆角那么大。每次你拿一个三钱毕和一杯水,煎到七分钟,把我移开,温着吃。(盛基宗录牡丹汤)
(2)治女邪血袭顶,更怒:牡丹皮半片,干漆半片(燃烟)。水两分钟,炒一分钟。(《各种证据的辨析》)
③对于伤寒、温病,宜积血不出汗,以及鼻衄吐血、血瘀、面黄便黑;祛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切细,用九升水煮三升,分三次服。(《钱进方》犀角地黄汤)
④产前出血的治疗:牡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 * *是细粉,早米糊是药丸。空心白汤100丸。(《女人在密室里的经历》)
⑤治疗妇女骨蒸,经络不通,逐渐加重消瘦:牡丹皮一个半,肉桂一两,木通一两(锉炒),芍药一个半,鳖甲两个半(醋炙,去裙边),红薯根一个半,桃仁一个半(泡汤,去皮,尖,炒)。粗略的筛一下七味。每五块钱,一杯水半,炒到一杯,去掉我,不同温度下吃两份,每次空餐后吃一份。(盛基宗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脘腹胀满少,疼痛如倒,自行调节排尿,持续发热,自汗,恶寒,脉迟,脓衰,可排出。有血时,脓已排出,不能排出:大黄四两,芍药一两,桃仁五十,瓜子半升,芒硝三颗。服五味,取六升水,煮一升,去我,加芒硝,再煎,即刻服用。有脓就有血,没脓就有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疗挂痈谷道之前出生,小便后,刚开始痒,像松子一样,红肿的像桃子一样,治疗的晚了就破了,大小便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没必要先喝老汤的: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每个五块钱。* * *是细粉,酒混两元,空心吃。(《本草纲目·三将军》)
⑧对于下疮患者,已做穴:牡丹方寸匕首,每日三次。(“填充肘部背面”)
⑨治疗金疮内漏不出血:牡丹皮散,三指取水,使尿出血。(钱进方)
⑩腕部破瘀治疗:虻虫20只,牡丹花1-2朵。取两味治下筛,取一方寸酒。(钱进方)
⑾疝气(感觉胀胀的,不能动)。牡丹皮、防风分粉,每次两元,下次送酒。
⑿女人讨厌血(血冲上来,脸红,烦躁)。用牡丹皮半片,干漆半片(待烟尽),加两杯水,煎成一杯服用。
【13】损伤与血瘀。用牡丹皮22片,介壳虫21片(存活)一起捣烂。每天早上喝一勺,带温酒。
[14]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末,用水冲服少许。瘀血从尿中排出。
⒂下部酸痛(破)。取牡丹粉一勺,煎服。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
取牡丹皮1 ~ 1.5两,水煎成120 ~ 150毫升,每日三次;或者初始剂量5 ~ 6元,如无不良反应,增加到1。治疗20余例,用药5天左右血压明显下降,症状改善。服药6 ~ 33天后,平均舒张压下降10 ~ 20毫米汞柱,平均收缩压下降20 ~ 40毫米汞柱。本组病例近期均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需观察。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头晕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可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
每晚服用10%牡丹皮汤50毫升,连续服用10天,治疗31例,治愈12例。另有9例接受治疗,服药后症状迅速好转,但无1例治愈。
另外口服10%牡丹皮水煎剂(每晚50毫升)治疗6例乳突根治术后因过敏反应延迟干耳。结果治愈5例,缓解1例。
附属于牡丹的功能。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可治心、肾、肝之潜火(阴火、相火)。压制火,很多人用黄蘖;其实牡丹比黄蘖好。李时珍指出:牡丹只以红白单瓣入药,其他品种均为人工栽培。“气味不纯,不能用。”红花往往是有益的,而白花往往是滋补的。
提醒你:牡丹皮是网上的中草药。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