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么练?王阳明的静坐功夫理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质上,他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意识到,需要时间去摸索,去实验,去教导学生。一开始他理解的不够清楚,方法也不是那么本质。即使他稍微偏离了源头,他的学生也会远离枝叶。
可惜手册不是按年份排列的,所以在看手册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王阳明并不是每一句都那么正确,也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那么准确。阳明先生一开始很佩服,后来后悔得要命。他后来再也没有提过的是禅定法。
看了这个冥想实验和体验,感觉特别难过,所以特意分享出来,希望安静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王阳明在隆昌悟道后,第二年应邀到贵阳书院讲学,真正开始了一代宗师的生涯。
他一开始宣扬的是“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今天通常理解的“知行合一”。而是说,感知和行为的本体本来就是一体的。如果说有什么不一致,那是因为心的本体受到了私欲的阻碍,所以重点是恢复心的本体。
对于这种观点,他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不理解,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阳明先生决定教大家静坐,让大家在禅定中停止思考,相当于停止了私欲,才有可能直接感受到知行合一的心灵本体。
这种方法非常针对时代的弊端。当时学生的情况和现代人面临的情况差不多。人们浮躁,渴望知识。看了这么多道理,反而不利于他们内心的道德成长。所以阳明先生要带领大家从内心去求真,心即理,以为这是根本。第一,这个基础建立了,自然的德性也成长了。该知道的也会知道,事情发生了,就能应对。
而且,阳明很会打坐。他最著名的龙场悟道,既不是靠读书得来的,也不是靠与人聊天得来的,更不是靠苦思冥想得来的,而是靠他的禅修悟道——“日夜静心,为了清静,久而久之,胸襟开阔”,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似乎听到有人在和他说话,才恍然大悟,“圣人之道,自性也。”
人们很容易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用得好的方法,别人也可以用,别人也可以走自己走过的路。
但问题是,同样的方法,如果用在正义和平的人身上,也可以用在正义和平的人身上,如果用在极端的人身上,哪怕是很小的差别,也可能导致千里之外。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自觉地处于一种偏执的惯性中...
毕竟世态炎凉,人心被功名捆绑,就像俗世的牛马和笼中之鸡。他们每天都能静下心来,突然觉得一切都是宁静的、空灵的、自由的,甚至可能会感受到阳明早已经历过的“心灵本体”。这是阳明的意思,也是“心性之本”。
但是,静坐的方法终究是不够的。如果过于安静,就容易导致偏差,而阳明的批判有两个典型缺陷:“喜静而厌动,我是抑郁的”和“我是玄妙的,我是动人的”。
在极度放松和深度冥想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会有一些神秘的感觉,比如身体的一些特殊感觉,我没有界限,全身都无比快乐。有过正念/禅定体验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体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讲了他静坐的心得,引用如下:
这些现象可以称为场景,可以用科学或神秘的方式来解释。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场ted演讲。哈佛大学神经学家吉尔·泰勒博士在讲述了她的左中风后,体验了开悟涅槃的神奇境界。
这些场景根本不是修心的目标和关键。其实就别管了。然而,人们很好奇。作为一个有情众生,他们突然有了一种神奇的体验。你能不好奇吗?你能停止对下一次的渴望吗?不刨根问底能查出是什么吗?可以不跟朋友分享讨论或者得瑟吗?
于是同学之间的聊天很容易变成“你最近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你看到了什么?”“哇,如此非凡的景象表明你最近干得不错!”经常谈论这种经历,互相攀比,加上一些“玄妙妙感,动人耳闻”,不过是把以前对知识功名的追求和攀比,变成了对阅历境遇的追求和攀比,本质还是外需,所以王阳明称之为“助长外界之病,而非时间”,病得很重。
前面这个问题比较好治,就别管那些场景了。
但是冥想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就隐藏在这个方法本身。静坐或分割运动。运动只要分裂,还是会陷入二元对立。只要二元对立,就不是实践,但还是会带来偏差。
在上面这段话中,阳明先生已经在提醒学生不要养成“傲慢与懒惰”。虽然人们习惯性地寻求外在,但从舒适度来说,干净舒适其实更舒服。所以,一旦你尝到了禅定的甜头,就很容易沉迷于这种享受,也很容易觉得自己更加追求和不屑世俗。相对于外在的追求名利,这只是一个追求内在精神成长的外壳,本质上是私欲的表现。
这句话更犀利,更有见地。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平静,遇到事情就无法安定下来,说明宁静的功夫根本不在家。似乎是对生命责任的一种自私的逃避和自我放纵。儒家对这一点尤其挑剔,因为它追求的是经世致用和治国平天下。
“痴呆汉”...这是非常沉重和悲伤的。显然,追求成为圣人和圣人已经变成了精神垂死的痴呆。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为这种误解错过了人生?多可悲啊。
事实上,《坛经》也说过类似的话:
六祖也说,真正的静,是心不动,心不污,应生而无住。如果你想死,那就意味着,如果你什么都不想,那还活着吗?那是死!是时候投胎了。全湿了!
5年后,阳明43岁的时候,说起这几年传授的禅修方法,他表示很遗憾。从此以后,他只讲检查和治疗别人,再也不教打坐了。
但还是陷入了二分法,而且是否定的论证,还是不够。
又过了7年,直到阳明50岁,在江西经历九死一生,终于找到了心学的真正方法——“致良知”。
一句话到良心,终于突破了二分法,回归到根源的统一,本体与功夫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比“自性”更容易理解,比“明明德”更有感染力。三个字,然后说了儒家的“式、识、诚、整”,融合了佛教的“身如菩提树,心如镜台,无有,何处使尘”,“菩提无树,镜非台,无有,何处使尘”,抓住了修心的关键点,足够简单,容易入手。
那么如何做良心呢?良心的微妙呢?有兴趣听下回分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