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与健康随笔

如果真实情况是喝再多的牛奶也没用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发现家里喝牛奶的次数和频率越来越高。我问过父母,他们说喝牛奶好,有营养,还能补钙。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2000年6月,11,国家通过了一个“学生喝牛奶计划”,主要由专门部门发放,让中小学生每天课间都能喝到牛奶。目的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什么普通牛奶会成为提高体质的“法宝”?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有哪些?它对人体有什么好处?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建议我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一些调查,查找资料,以便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牛奶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

牛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至少有100种。主要成分是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和无机盐。普通牛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湿度:87.5%

脂肪:3.5%

蛋白质:3.4%

乳糖:4.6%

无机盐:0.7%

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不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这些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如果我们吃的蛋白质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就叫做总蛋白质。牛奶中的蛋白质是全蛋白。

牛奶中的无机盐也叫矿物质。牛奶含有阳离子如Ca2+、Mg2+、K+和Fe3+以及阴离子如PO43-、SO42-和Cl-。此外,还有微量元素I、Cu、Zn、Mn等。这些元素大多在人体发育、生长和代谢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内90%的钙集中在牙齿和骨骼中。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孕妇、成人和中老年人也是如此。缺钙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佝偻病。自然界中的钙以结合态存在。只有被植物被动吸收形成生物活性钙,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活性钙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之一。1升鲜奶含活性钙约1250毫克,在众多食物中居首位,约为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猪肉的110倍。良好的吸收对补钙尤为关键。所以“牛奶可以补钙”的说法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牛奶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相对于很多动物蛋白的高胆固醇,牛奶中的胆固醇含量更低(牛奶:13mg/100g;瘦肉:77 mg /100 g)。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抑制肝脏产生胆固醇的量,这样牛奶也可以降低胆固醇。

二、世界各国及中国乳制品消费情况

其实早在中国提出“学生喝牛奶计划”之前,就有很多国家和民族把牛奶作为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法宝。目前,一项全球性的“学校牛奶计划”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谈到二战后欧洲的重建时,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没有什么比给孩子们提供牛奶更重要的了!”。二战后,日本人甚至提出了“一杯牛奶使一个民族强大”的口号,大大提高了战后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历史上,美国居民也曾通过“三杯牛奶”运动解决钙营养问题。乳制品已经成为西方人的主要食物。

目前世界乳制品年均消费量为100kg,而我国仅为6 kg,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这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对牛奶的认识有关。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身边同学的父母和他们的一些邻居亲戚(附:问卷),不能代表全部,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过去80%的家庭不经常喝牛奶,20%的家庭甚至从来不喝牛奶。只有20%的家庭有喝牛奶的习惯。很多家庭表示,只是在婴儿时期把牛奶作为孩子的主食,后来稍微大一点就不再强调喝牛奶了。关于“你用什么方法给孩子补充营养”这个问题,60%的家长选择购买昂贵的营养保健品,75%的家长选择购买一些高级食品。只有不到10%的家长选择每天给孩子送一杯牛奶。这些主要是因为对牛奶营养不了解。你知道牛奶的营养价值吗?在回答中,30%“不知道”;60%“略知一二”;只有10%“知道”。

知识的匮乏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牛奶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食物,乳制品消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多项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钙平均摄入量仅为400 mg左右,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膳食钙平均摄入量为800-1200 mg,是我国的2至3倍。同时,调查显示,最需要钙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孕妇等人群的钙摄入量也不足标准的60%。这说明我国居民普遍缺钙。缺钙不仅会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常见病,还会影响骨骼的充分发育。

青少年是人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必将为未来的身体和智力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每天给孩子喝250毫升鲜奶或30-40克奶粉。则可获得300毫克的钙、7-8克的优质蛋白质和相当多的微量元素。这样坚持下去,孩子的体质、身体素质、智力发育将在5到10年或更长时间内得到根本改变。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深,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牛奶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像我家一样有意识地将牛奶纳入日常食谱。为了健康,全家人每天一杯牛奶的习惯正在形成。我们还特意走访了几家超市,询问了奶制品的销售情况。他们都表示,近两年乳制品尤其是鲜奶的销量一直在上升。下午刚到的鲜奶,一般第二天中午就卖完了。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消费将大幅增长,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5%以上。

三、如何选购乳制品?

既然乳制品是一种可以陪伴人类生活的食品,那么如何正确选择和饮用也是值得关注的。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乳制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液态奶,包括灭菌奶、超高温灭菌奶、酸奶、乳酸饮料。另一个是奶粉。

液态奶主要是鲜奶,也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乳制品之一。(据调查,60%的人喜欢喝鲜奶。)既然是鲜奶,就贵在一个鲜字。它的新鲜度和质量检验尤为重要。调查还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鉴别和选择。以下是一些鉴别鲜奶新鲜度的简单方法:

方法1感官鉴别:鲜奶(灭菌乳)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鲜奶固有的香味,无异味,液体均匀,无沉淀、无凝结、无杂质、无异物、无粘性。

方法二:将牛奶滴入清水中,不融化即为鲜奶;如果融化了,就不是鲜奶了。如果是瓶装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观察到变稀现象或者瓶底有沉淀,就不是新牛奶。

方法三煮沸试验法:取约10ml乳样于试管(或透明玻璃杯)中,置于沸水中5分钟观察。如果有凝结或絮状物,说明牛奶不新鲜或已经变质。

另外要注意纯牛奶和含乳饮料的区别:纯牛奶也叫鲜奶,纯鲜奶。从产品的配料表可以看出,这款产品的成分只有一种,即鲜奶。区分纯牛奶质量的主要指标有两个:总干物质(也叫全脂乳固形物)和蛋白质。这两项指标的内容一般都会在产品的包装袋上写明。它们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价格也就越高。另外,受消费者欢迎的酸奶是纯牛奶发酵而成的,所以酸奶也是纯牛奶。

含乳饮料允许用水冲调。从配料表可以看出,除了鲜奶,这种乳饮料的成分一般还包括水、甜味剂、果味剂等。,而水往往排在第一位(国家要求配料表中的成分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按照国家标准,含乳饮料的含乳量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含水量不得高于70%。因为含乳饮料不是纯牛奶制成的,其营养价值无法与纯牛奶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含乳饮料的包装袋上还有一些用大字书写的“活性乳”、“鲜奶”等模糊名称。仔细看会发现旁边有一行小字“含乳饮料”,但个别产品连这一行小字都没有,配料表上只加了一个“水”,需要仔细阅读才能分辨清楚。

第四,科学喝牛奶

大家都知道喝牛奶好,但是喝牛奶有很多讲究。如果饮用方法不当,牛奶不仅对身体没有帮助,还可能造成一些伤害:

1,不要喝生牛奶,喝鲜奶要高温加热,防止病从口入;

2.有些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空腹吃饭会让肠道快速蠕动。而且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很快转化为能量被消耗掉。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消化吸收,就排到了大肠,无形中造成了浪费。最好先吃点东西再喝牛奶或者边吃东西边喝。

3.牛奶中80%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当牛奶的pH值低于4.6时,大量的酪蛋白会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因此,不宜在牛奶中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4.有些人喜欢用牛奶代替开水服药。事实上,牛奶明显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牛奶容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不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和吸收。服药前后1小时不要喝牛奶。

5、不宜多喝冷牛奶,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蠕动,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6.不宜长时间高温烹饪。牛奶中的蛋白质在高温的作用下会从溶胶态变成凝胶态,导致沉淀,降低其营养价值。

可见,牛奶确实营养丰富,是一种方便、实惠、经济、营养的食品,值得推广。没想到,普通牛奶也有这么多学问!其实不止是牛奶。世界上的一切都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何合理喝牛奶?

人们经常喜欢在早餐时喝一杯牛奶,这很好。因为早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理想的早餐不仅要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还要有适量的蛋白质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奶除了提供优质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B2,但也应配以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面包卷、蛋糕、粥等。提供碳水化合物,使饮食均衡。其他时间

偶尔,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下午4点左右,65438+晚餐前0-2小时喝点牛奶作为饮料,也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喝点牛奶,可以帮助睡眠,还可以配几块饼干喝。

2.怎么喝牛奶有利于钙的吸收?

牛奶中钙的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牛奶中可以达到100 ~ 110毫克,而且这种钙是天然的乳钙,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牛奶很容易喝,但要达到真正的补钙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时牛奶在胃里停留时间短,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所以最好边吃东西边喝。

2.每天多次喝少量的牛奶比一次喝大量的好,可以让身体吸收更多的钙。

3.避免与一些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同食,因为草酸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3.牛奶可以和豆浆一起喝吗?

豆浆是将大豆粉碎,提取水溶性成分,通过离心过滤除去不溶物后得到的产品。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被誉为“蔬菜肉”。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许多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与FAO/世卫组织提出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型基本一致。

豆浆含铁高,钙低,水溶性维生素丰富,脂溶性维生素较少。豆浆与牛奶混合后,不仅能产生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风味,还能补充牛奶中的含硫氨基酸、钙和脂溶性维生素,丰富和平衡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市面上最常见的豆浆产品是豆浆中含有5%的奶粉或者30%的鲜奶,所以我们可以将豆浆和牛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得到更加营养均衡的饮食。

4.早晚一杯牛奶的五大好处是什么?

1.牛奶中含有钾,可在血压高时保持动脉血稳定,降低中风风险;

2.牛奶中的碘、锌、卵磷脂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3.牛奶中的镁能增加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抗疲劳能力,牛奶中的锌能促进伤口愈合;

4.牛奶中的钙可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5.牛奶中含有L-色氨酸等物质,睡前喝可以促进睡眠。

5、母乳喂养婴儿的7项原则

1.不需要加水。

3个月以下的婴儿肾功能不健全,体内水分过多,容易引起水中毒。实践证明,只要孩子吃完不上吐下泻,就应该喂纯牛奶,这样喂养的新生儿体重会迅速增加。

保留奶皮

牛奶在加热过程中,表面往往会产生一层薄膜,称为奶皮。很多人都喜欢把这层奶皮扔掉。其实奶皮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有益。吃牛奶的宝宝如果长期喝去掉奶皮的牛奶,会有眼疾。

不要过度

以牛奶为主食的宝宝,每天喝牛奶不要超过1 kg,否则会有隐性的便血,久而久之容易发生贫血。

4.牛奶“怕酸”

喝牛奶的孩子容易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其实只要适当减少奶量,加点糖,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让孩子经常喝果汁,不仅影响不好,还会影响健康。因为牛奶中的一些蛋白质遇到这些酸性饮料会形成凝胶状物质,变得难以消化吸收。喝果汁的时间要和喂奶的时间分开,一般以喂奶一小时为宜。

不要混合米汤

有些家长喜欢用牛奶拌一些米汤、米粥再喂给孩子吃,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吃法。有人做过实验:牛奶和米汤在不同温度下混合后,维生素A大量流失。如果孩子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就会发育不良,体弱多病,所以最好给孩子分别喂牛奶、奶粉和米汤。

6.科学绝缘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把煮好的牛奶放在保温杯里,一旦宝宝哭闹想吃奶,就可以把牛奶倒进瓶子里喂。这样确实方便,但是不科学。在牛奶中,细菌每20分钟可繁殖一代,3-4小时后牛奶会变质。此外,保温杯内的恒温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

7.不要喝太多冰冻牛奶

很多家长为了方便或者买不到牛奶,往往一次买很多袋鲜奶,然后放在冰箱里,边吃边拿。但是牛奶冷冻后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被分离,酪蛋白以颗粒的形式分散在牛奶中。即使再加热融化,牛奶的口感也会明显变得稀薄,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不要多喝冻奶。另外,冻奶会增加肠胃蠕动,引起轻度腹泻。感冒、伤风的孩子如果喝了冻奶,病情会加重。

6.9种人不能喝牛奶?

1.腹部手术后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出现胀气,这是胃肠道暴露和手术创伤所致。牛奶中含有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肠道中难以消化。另外,牛奶中的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气体,加重胀气,不利于肠道蠕动的恢复。

2.有液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的人:液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肠液流入食管而引起的炎症。研究表明,含脂肪的牛奶可使食管下括约肌缩小,增加胃液或肠液反流,加重食管炎。

3.肾结石的病人:睡觉后尿量减少,尿中各种有形物质增多,可使尿液变稠。因为牛奶含钙多,肾结石大多含钙。结石形成最危险的因素是尿液中钙浓度短时间突然升高,喝奶后2-3小时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此时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使更多的钙通过肾脏,容易形成结石。所以肾结石患者睡前不宜喝牛奶。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牛奶中的低价挥发性脂肪酸对肠道有刺激作用,所以患溃疡性结肠炎时喝牛奶会加重症状。

5.缺铁性贫血患者:牛奶虽然营养丰富,但铁含量低,食物中的铁必须在消化道内转化为二价铁才能被吸收利用。但这种转化容易受到牛奶中高磷、高钙的影响,会使体内的铁与牛奶中的钙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含铁化合物,使体内的铁更加不足。

6.牛奶会加重胆囊炎和胰腺炎: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和胰脂肪酶,喝牛奶会增加胆囊和胰腺的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7.胃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牛奶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当牛奶刚刚流入时

当你在胃里时,可以稀释胃酸的浓度,减轻胃酸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刺激,使上腹部稍有缓解。过一段时间,牛奶还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8.对牛奶过敏的人:牛奶过敏是婴儿和部分人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过敏反应。症状有腹痛、腹胀、呕吐、湿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白内障、腹水、惊厥、全身水肿等症状。

9.乳糖不耐受:如果体内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能在小肠消化吸收,直接进入大肠发酵,引起腹胀、腹音、排气或腹泻等症状。

7.喝牛奶会上火吗?

牛奶味甘,性平,有补虚、益肺胃、生津润燥、止渴的功效。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牛奶中含有多种免疫蛋白,如抗沙门氏菌的抗体,所以喝牛奶对疾病有很强的身体抵抗力。说喝牛奶“上火”,没有科学依据。

8.为什么不提倡空腹喝牛奶?

有的人早上起来,空腹喝一大杯牛奶,以为是最滋补的,然后就赶着去上班。这可不好。因为是空的,奶在胃里停留时间短,不能充分水解而迅速进入肠道,影响了奶的消化吸收。另外,有的人空腹喝牛奶2-3小时后可能会肚子疼,拉肚子,1-2拉肚子后一切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这类人体产生的乳糖酶很少或非常少。空腹喝大量牛奶后,牛奶中含有的乳糖不能及时消化,而是被肠道内的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和酸,刺激肠道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从而引起腹痛、腹泻。这种现象被称为乳糖不耐受。

解决办法是避免空腹喝大量牛奶,而是提前吃一定量的其他食物或与其他食物一起吃牛奶,以降低乳糖在肠道中的相对浓度,使细菌缓慢分解,分解产物逐渐被吸收。比较好的方法是用酸奶代替鲜奶,因为酸奶是用乳酸菌发酵牛奶产生乳酸,降低乳糖含量,可以避免乳糖不耐受。

9.夏天吃冰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吃饭前两小时或睡前请不要吃冷食。

2.剧烈运动和出汗后不要马上喝凉水或吃东西。

冷食。

患有哮喘、冠心病、高血压、胃炎、胃溃疡或消化不良的人应避免吃生冷食物。

4.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应避免酸味冷饮。

很多冷饮或冰品都是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糖尿病或肥胖人群应避免食用。

6.喝冷饮,吃冰品,要注意清洁卫生,避免吃坏肚子。

7.在享用冷饮和冰品时,应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

8.儿童、老人或妇女在经期应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9.口渴的时候不要嚼冰块消暑,以免伤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