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姜是我们做菜的主要原料。孔子很喜欢吃姜,后世很多文人也相应地爱吃姜。生姜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用醋、酱、米酒、盐、蜂蜜加工。是居家必备的调味品,也是廉价易得的保健品。据研究,生姜含有姜酚等挥发油,对胃酸和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刺激食欲,促进肠道蠕动,消除胀气。民间有句谚语叫“早上三片姜,不如喝参鸡汤”“一日三片姜不烦大夫开”。当然,严格来说,有热证的人还是不适合的。中国有句古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为什么要吃姜?原来,人在夏天经常吃大量的冷饮、冷食,脾胃的阳气容易受损。我们可以通过吃一些生姜来预防这个问题;冬天人们往往会吃很多肉,所以脾胃的运化也容易出问题。多吃萝卜可以促进消化。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首先,生姜能解表散寒。如果是冷风吹的,切几片生姜烧开水喝,会立刻暖和起来,甚至出汗。这样,寒邪就被驱逐了。生姜的另一个作用是止吐。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引起呕吐。这个时候如果喝点姜汁,可以止吐,效果很好。姜汁做法:生姜捣碎,加少许水,搅拌,沥干汁液。至于化痰止咳,指的是感冒引起的咳嗽,或者有寒痰。方中加入生姜,效果很好。《伤寒论》用姜39次,基本都是用来散寒止呕化痰的。如果冬天特别冷,早上又要赶着去上班,有时候会胃寒,有的人会恶心到肚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出门时,把生姜放在嘴里,让唾液慢慢和姜汁混合,慢慢咽下去。这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的:“去得早,含一片姜,不使雾露清湿,山岚瘴气。”神农本草经上说:干姜辛温。胸主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发汗,祛风湿痹,润肠通便。目前认为干姜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治疗心寒疼痛、呕吐泄泻、四肢寒脉、冷饮、气喘咳嗽、风寒湿痹、阳虚呕吐、出血。生姜不同于干姜,有很大的发散发汗作用;干姜发汗效果不大,是一味温里的药。中医有句话叫“附子不热,除非是干姜”。《伤寒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温阳四逆汤,它是附子和干姜的组合,以恢复阳气,挽救不利。当一个人病得很重,阳气虚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气是无法驱除邪气的。使用四逆汤会激发阳气,使病人有活力。冬天有时候穿的少或者长时间呆在户外都会腹痛,有的女士会更严重。如果有干姜粉(超市有),可以拿一点来温补一下。同时用热水泡脚,腹痛很快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