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中的穷老头陈赓为他送钱,75岁当上了副省长。这个人是谁?

介绍

看似普通的人可能做过很多发光的事,甚至萤火虫的光芒聚集太多也会照亮一片土地。一个穷老头教书育人,过着平淡的生活。但陈赓元帅亲自登门送行,政府特地邀请他在75岁时出任副省长。这个普通老人的背后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主体

老人的名字叫饶思成。你可能听说过他的儿子饶漱石,革命党人,新中国的建设者之一。他儿子这么优秀,作为父亲的饶思成其实还不错。饶思成,清末(1882)人,江西人。他的人生经历也很珍惜。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和父亲,8岁时被叔叔收留。九岁的饶思成进入了一所私立学校。21岁时,他凭借上次科举考试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秀才的位置。后来科举废除了,但是饶思成的学习还是很好的。他去了江西优秀师范大学选科。在校期间,饶思成学习成绩优异,于是学校送他到南京两江优秀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在这里,他主修英语,辅修地理。学到了很多知识的饶思成开始了他一生教书的第一步。他回到临川教书。

从1912开始,饶思成从小学高一到省师范开始努力。而且在他多年的学习中,新思想的潮流或多或少地流入他的体内,革命思想在饶思成身上生根发芽。他从家乡的农民那里了解大家的生活,买东西从来不让对方吃亏,聊天时也默默向他们传递革命思想。他还发动当地人没收士绅们本不该得到的不义之财,用这些钱买田,给没钱上学的孩子弄点助学金,让很多孩子不会因为钱而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饶思成一直坚持新思想,潜行与封建保守势力作斗争,才被排挤出南昌。在学校任教期间,正好赶上第一次大革命,饶思成向往革命,非常关心时局和国家。他收集时事,结合自己的教学讲课,引导学生救国救民的思想觉悟。学校地下党员也很欣赏饶思成。他们一起谈论想法,互相提问,借进步的书籍和期刊。饶思成的思想在这里也得到了完善。

郭* * *第一次合作时,饶思成是国民党江西省地方委员兼部长。但在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中,饶思成坚定地站在了* * *产党的阵营中,积极配合党与南昌学生青年的“南昌起义”。随后,饶思成作为江西省党部代表,出席了谭平山主持召开的联席会议,并就成立革命委员会的讨论积极提供了自己的意见。但起义后没多久,起义军就走了。饶思成身体不好,不能和大家在一起。由于他的英雄事迹,他设法避免了反动势力的迫害。饶思成回到了临川。大部分时间都是饶思成在负责教学。他讲课讲得很好,学生喜欢听。他还巧妙地传播革命思想。很多同学因为饶思成而选择革命。

最后南昌解放了。当时陈赓是司令员。68岁的饶思成在南昌一中。听到这个消息,陈赓也特地赶来看望老人。此时的饶思成体弱多病,穷困潦倒。陈赓遇到的饶思成就是这样一个又穷又病的老人,于是拿出200块银元给了饶思成。饶思成很感动,但不收下,希望这笔钱用在前线的士兵身上。后来,饶思成应邀离开学校,开始了新的旅程。

饶思成还曾担任江西省政府副主席、人民委员。1957年75岁,应邀为江西副省长。饶思成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很多工作也做不了,但是他的思想工作和对教育的见解是很有经验的。他热爱祖国和党。饶思成积极地向周围的人夸大自己的爱情,对教育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很有实际意义。

然而,1958年8月,饶思成这位努力了一辈子的老人,不幸病逝。就在去世前,他还要求把自己辛苦挣来的6000多元工资交给国家,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标签

对于饶思成老人的一生来说,苦与乐并存* * *。他用自己的好平台带动了很多有志青年,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社会、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这种饶思成不一般。他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在时代发展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