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禅宗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禅宗只是佛教众多门派中的一个。
佛教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实际上是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2.原意不一样。
“佛”是理智、情感、能力同时达到最圆满状态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一个具有大智慧、大慈悲(或全智全慈悲)、大力量的人。禅是一种以“静”为基础的行为,源于人的本能,由远古先民发展而来,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于各种门派之中。
3.意识不同。
佛是自觉的,觉知他,觉知他行为的圆满。凡夫无足,声缘只觉,菩萨觉知他,足见佛的尊严。你也可以把佛理解为神通广大的神仙,佛是有感觉的。也就是说,获得了大智慧,看透了宇宙所有三相的人,就是佛。
佛与中文“圣人”一词相近,但“圣人”不能表达意识和修行,所以当时的翻译家就用了“佛”这个词。
禅是在禅定中产生无上智慧,用无上智慧证明,证明一切都是真的智慧。这叫禅。
一.佛陀
基本词义
fóㄈㄛˊ
1,梵文“佛”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也是佛教徒对修行完备的人的称呼:~叶。~喜欢。借花献佛~。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 temple。~老了。~经典。~小众。~事物(佛教诵经、祈福、供奉佛像等。).
第二,禅
基本词义
禅
1,皇帝祭地大典:封~。声音和形式。从节目来看,单音。“秀”字多与祭祀鬼神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的仪式。
禅
1表示与佛教相关的东西【佛教】。如:禅门(禅宗的教门);禅床(僧侣用来冥想和睡觉的床)
2.指的是佛堂。如:禅房(禅室);禅阁(禅房)
扩展数据:
第一,中国佛教学派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和不同的意见。为了消除冲突,避免矛盾,中国佛教徒通过评判佛教来融合消化各种意见。中国有八派、十派、十三派。按照大乘八宗的理论,禅、清净、法、密属于修行,而三轮、天台、华严、志学则是善义。这四种理论总结如下:
1,三轮宗
第三,它原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北齐末年(550 ~ 577年)由辽东桑郎传入长江以南,唐初在嘉祥吉藏达到顶峰。本案所依据的基本经典是:
(1)中国的教义驳斥了婆罗门教、小乘佛教和其他大乘教派的错误见解,皈依了中道的教义。
(2)十二门学说,纠正大乘佛教徒自身的错误观念。
(3)百家学说,驳斥婆罗门教的异端思想。其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1)破恶显义。也就是说,所有的收获和洞见总是被毁灭的:所有的收获和洞见都被毁灭,比如拒绝外人对邪见“真我”的看法,掩盖碧潭印月派的“真实存在”,驳斥真我派的“空性”,毁灭大乘。里外破,大小声讨,目的“无”。
(2)真意与俗理的区别,即在不动真意的情况下,根据俗理建立法律;用真相说实话,不要用烂笔名。所以根据两大真理,空即是空,空即是空,所以显无所得才是正见。
(3)八不指中道,即揭示万法不灭、不变、不同、不来不去的原理,从而摆脱生灭、破常、一异、来来往往等“四对八计”的偏颇,说明宇宙万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我。综上所述,此派以“破而不立”消解一切偏执之情;以“无所得”为宗旨,认为诸法无相,皆死;所以所谓妄想、成佛失败都是假名,但以“觉悟”为本体,所有的方法都消亡了,“无正见”是最奇妙的方法。
2.天台宗
宣帝建德七年(575),智毅大师进入天台山,创办了这所学校。追溯传承龙树,北齐慧文禅师得“一念三观”妙法后,相传南岳慧思禅师悟出法华三摩地,撰大乘停观,后授智云大师修法华三摩地方便繁华教观,并根据北宿“吸空意”说,成就天台宗。
这个教派的教义说一个心有十个法界。你看这个心,就明白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其大纲主要有三点:一念三千的世界观,一念三观的哲学,三真的和谐。
指出各种规律的相互融合,整个宇宙的统一,各种现象(物或心)的原理是三真(空、假、中)的和谐,这意味着事物或生命本身就是现实,即如;主张法律一律平等是天台智馆的中心思想。
更有甚者,天台宗以Hokkekyo为正典,直接表现了各种法律的实在性的哲学。从“理”的方面,以中国的空、假、和三真展示了各种法的正当体;从“物”的方面,揭示了一百世三千念的“性工具”(性德为基本工具)思想;所谓董事的相互融合,是各种法律的现实,也是法律世界的本性(法尔本性)。
3.华严宗
又名献寿宗、法界宗,因《华严经》而得名。杜顺(557 ~ 640)是华严宗的创始人。本案成立前,中国有一个地论派,以家族“十经”为纲。一方面,华严宗吸收了地心说教派的教义,进入了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时期;
另一方面统一了当时各教派的新旧学说,建立在只知起源的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在评教观行论方面,虽然表面上批判了天台论和唯知论,但实际上借鉴了二家学说。
但总的来说,华严宗依据《华严经》确立了宗室义,从般若思想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法界诸法因“空性”而一律平等甚至平等,得到了“一多相合”的无尽观念,即所谓“所谓”。
这一重要学说还有六义、六相、十玄门等。,以毫无阻碍地显示其对法界起源的思考。
4、只知道教派
这位祖先尊印度弥勒菩萨为祖师。弥勒生来讲修行者的地论,没有继承教法,而是以庄严论和大乘论。世界亲属接着只知道二十个理论和三十个理论。
玄奘在唐朝贞观年间到印度求法,向圣贤、智慧的禁欲论者学习瑜伽和唯识论。回国后,他的弟子窥基在玄奘大师的口述下,将它写成了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认识论叙事作品。他还把它写成一个认识论的掌中心来解释它,魏就成了一个认识论的宗派。
这个教派的名字众多而深刻,重在分析。有五百法(八心法、五十心法、十一色法、二十四对应法、六无为法)、三自性(全时数、倚重他人、成就真理)、五性(闻、觉、菩萨、无常等等)
本文在“阿赖耶的知识”的基础上,阐述了“一切法只是知识,知识之外没有别的”的道理,其根源在于阿赖耶知道含有西藏的种子。
种子,也叫“习惯”,分为名种和商种两种。经验上要以知识为中心,把有漏的心灵知识变成无漏的真实智慧,把第八知识变成大圆镜的智慧,把第七知识变成平等的智慧,把第六知识变成奇妙观察的智慧,把前五知识变成成功的智慧,最后把能观察到的知识还给虚空,证成“能力合一”的世界。
二、“禅”的起源
“禅”是从梵文单词“禅”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其实是个外来词,意思是“思维修炼”或“禅定”,属于菩萨六度之一,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佛陀创立了宗教,把“戒、定、智”确立为基本的三学,这是每一个佛教徒必须修行的根本方法。我们这里说的“禅”,是禅宗所宣扬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印度,“打坐”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修行方式,早在佛教建立之前就已经流行。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各教派都以“禅定”或“禅观”作为修行立身的依据。与“禅”相关联的是禅宗观念、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式、禅机等由禅引申出来的禅语,真是五彩缤纷,魅力无穷。
禅宗兴起后,其所倡导的“禅”与最初的“禅观”或“禅定”有相同的一面,但又有自己不同的一面。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一、禅的“禅”是一种理解。与其说是六度中的“禅定度”,不如说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其次,禅宗注重学者与其老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者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开悟后修行”,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净化人心紧密结合,认为“一颗平常心就是道”,“佛教在世间,与世不可分”,从而跟随上帝入世。
百度百科-佛教
百度百科-禅
百度百科-佛
百度百科-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