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针灸——阴阳法与数术(五)》(杨真海传与刘立宏整理)

5.黄帝之灵在中。

我们这里讲的针灸方法叫“黄帝内经”。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应该感觉到,从法理上来说,它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里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是,黄帝不仅是《内经》的限定词,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所有中华文化的限定词。换句话说,中国几千年的人文都和黄帝有关,都弥漫着黄帝的气息。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始祖。所以了解黄帝和他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在上一节的讨论中,我跟你谈到了颜地,颜地的称号来源于霍德。炎帝到底是不是真人?

一个真正的上古部落首领,一个与熊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是火德人格化的象征?今天不讨论这个话题,讨论了也讨论不清楚。同样,对于黄帝,我们也不会涉及到上述问题。黄帝的称号源于土德。所以,想要了解黄帝、黄帝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中国文化,恐怕都离不开土德。

什么是态度?理解土壤道德只能从土壤开始。土是五行之一,是农民最熟悉的东西。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元素。在苏文,关于古代的天真,据说:“古代的人,谁知道它,使用阴阳和使用神奇的数字。”这里的技能数量离不开五行。也可以说,五行实际上是阴阳的显示,阴和杨灿要想落地就离不开五行。五行中我们熟悉的“生克”、“生合”、“木生火”、“土生火”、“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概念,不一而足。克从带中分出,和木、土、土、水、火、火、金、金克木一样,还是一个循环。所以从上面的关系可以看出,整个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中华血统,都属于火与土的连带关系,是火与土结合的结果!

五行是阴阳的显示,具体来说,阳的显示是针对木火的;阴显示为金水。木为阳中之阴,火为阳中之阳;金为阴中之阳,水为阴中之阴。那么,土壤呢?这里没有土壤的地方吗?是阴还是阳?说到这,大家应该能记住我们之前讲的“三”,即阴为阳,非阴为非阳,宇宙常数与中和的一致性。我觉得这些都和土壤密切相关。如果说五行是阴阳的显示,那么五行中专门建立的土就是阴阳和谐的重要源泉的显示。书中更深的一面已经涉及形而上的道,不在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之内。但是,土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为什么土位刚好放在五行中?左边是木火,右边是金水。五行五方为什么归中央?中医甚至称中国。这些都表明了土与土的直接关系。所以,我们说,图德在哪里?它在中间!在中正和平!甚至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是通过态度来展示的。

度在中,度在右,度在平,这里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应用理论的层面,我们可以以脾胃为例。脾胃属于中土,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前面我们讲了身体健康不生病的基本条件。如果要更具体地谈健康,就需要联系脾胃。如苏文在专著《任平气象论》中说:“任平之正气在胃,胃也是任平之正气。没有胃气的人说自己叛逆,叛逆的人必死。”然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将胃气提升到如此高的水平,除了胃是水谷的受体,人离不开食物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它的中土性。其中土性使其具有阴阳调和的本能,与饮食相比,是更深层次、更根本层面的生命之本。不然懂点西医的朋友就聊了。太多做了胃切除术的病人不是活得很好吗?为什么看不到肚子就不死?!没有胃这个有形的器官是不会死的,因为胃气还在,阳气平和之气还在,阴阳和合之气还在。这个气没了,肯定活不成了。

因此,当我们研究黄帝和图德的精神时,我们就会知道它在中医中的深刻含义。土德是构建生命的基础。有土德则生,无土德则死。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有病没关系,只要土德还在,就有治疗的希望。因为有德,才有阴阳自和的可能,“阴阳自和自愈”!所以临床治病其实就是维护地方道德,这也是平等的真谛。在穴位上,虽然土德无处不在,但集中在太阴阳明。为什么历代针灸都非常重视足阳明李三穴?甚至有一个公式是“如果你想安全,李三经常不这样做。”其实就是注重土德的涵养。可以说,如何保持态度?如何保持态度?如何重建衰败的城市?是黄帝内经针的招数,诀的招数!

德是广博的,五常的信仰是德,八德中的孝是德。所以,我们不仅可以用五术来维持土德,还可以用针灸来很好地建立土德,比如上面的足三里,比如《伤寒论》里的大小煎建中汤。但是,我更想告诉你的是,没有怨恨可以维护土德,善良可以维护土德,而且这种维护的层次更深更彻底!所以,健康不仅仅是医生的问题,更是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要明白。

因果是真的

事实上,在中国保持态度是发展的作用。如果把土德的作用发挥出来,就有可能把正气保持在里面,邪不可为。如果正气藏在里面,人就不会生病。即使生病,也会自愈。所以,如何维护大地之德,使之有用,真的是黄帝内经针的重头戏。我们放下的每一根针都能起作用吗?是不是真的像拔刺和雪污染,要看这张图能不能揭示出来。上一章开始的时候,我讲过这种针法的简单和深度。简单是技术,深度必须由中间的土来挖掘。

关于Tude,我想从另一个层面来讨论,比如因果层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当过农民的人都会深有感触。现在是春天,这个时候要种相当多的庄稼,要到夏秋季节才能收割。如果仔细考虑这个过程,一种作物要想丰收,获得丰硕的果实,一般由三个条件决定。第一,是种子;二是播种后的栽培养护和合适的时间地点;第三,是水果。本来果实不能再作为条件,但是如果要考虑到来年种子还是会从这个果实里出来,那么连带关系就存在了。

如果我们把种子看成是事物的因,把种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诸多条件看成是事物的因,把经过上述环节后所取得的收获看成是事物的果,那么因、因、果才是真正通俗的、最接地气的地德。其实不光是庄稼,包括人事在内的一切都是这种德性的呈现,是德性关照下的因缘历程。只不过现代人,由于缺乏对土德的理解和教养,一说起因果就把它和迷信联系在一起。这是迷信吗?如果这也成了迷信,那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吃迷信长大的民族!炎帝给我们的智慧在哪里?炎帝给我们的光明在哪里?

因果,缩写为因与果,是一种真而空的规律。中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离开过它。我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就是2003年的非典。非典从南到北,到了北京,“白色恐怖”几乎笼罩了整个首都。每个人都戴着大口罩,平时拥挤的街道几乎空无一人。在南方,尤其是在广州,由于邓铁涛老前辈和许多铁杆中医的首次干预,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死亡率为零。中医对非典有这么好的效果,但是很多城市迟迟没有介入。因为西医的同事认为,非典的病原体是什么?非典刚开始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全力以赴,还是想不通。如果我们搞不清楚病原体,我们就无法推出杀死病原体的措施,也无法建立免疫疗法。你们中医懂什么?你知道什么是非典吗?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质疑是完全合理的。但从因果层面来说,中医能治非典是完全合理的。

从上面的因果结果我们知道,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如果把健康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获得健康既需要健康的因,也需要健康的因。生命的真正健康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从浅层意义上来说,这个原因和父母关系很大,一旦种下了原因,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原因。古代天真之初的二十十字养生咒中“法以阴阳,和以数计”,有因缘的成分,下面的“饮食得当,生活有规律,不操之过急”都是讲命运的高低。所以,对于已经成为人的我们来说,要谈健康,只能从命运说起。这里几乎不涉及医学,这是《内经》非常明确的健康概念。这与今天许多希望自己健康的人在医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疾病的角度来说,如果把我们所患的疾病看作是一种成就,那么这个结果也是由相应的因缘决定的,单一的因缘不足以形成疾病。所以为了影响疾病,改变病程,既可以改变病因,也可以改变病因,当然最好是改变病因。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以SARS为例,SARS病毒可视为致病原因。病毒进入宿主体内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一定的致病条件。为什么现代医学要在致病菌(病毒)前加“条件”二字?如果这种病可以无条件引发,那么2003年的中国大地应该是尸横遍野。但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得非典的还是极少数。而以上这些条件都是疾病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于SARS,可以研究SARS,进一步找出对其敏感的抗病毒药物,或者开发相关疫苗进行预防。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它的致病边缘发挥作用。当致病的边缘没有了,SARS就很难发出声音了!中医能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治疗非典,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这种命运的,又是如何改变的呢?辨证施治就好!当患者来到我们这里,他所呈现的证候(症状)可以从整体上告诉我们疾病的病因(病情),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证候进行治疗,而这个病因是可以改变的,病程也就改变了,我们所期待的康复也就不期而至了。

辨证论治是神圣的。在中医眼里,他更在乎的是证候。综合征是生命应对异常的直接呈现,而疾病则经过了概念的逻辑处理。对于生活,就没那么直接了。在自然正常的状态下生活舒适,没有任何症状(综合症)。一旦生活偏离了自然和正常,那种不舒服的状态就会立刻出现。这就是所谓的综合症!所以,症状(证候)其实就是生活偏离了“正”的反应,辨证其实就是为了区分“不正”的!综合征的造字为什么会这样?会被放进桥里,桥的本义是病,是进入桥里,说明有问题,问题当然不正确。它的用途在于和平,这是出于中间。所以通过辨证,其实很清楚生活偏离了平和的状态。治疗就是让这种偏离回归钟政的和平!

关于因果报应,《周易》坤卦文言文中有一句话:有良家必有余庆;如果你积累了一个坏房子,就会有更多的灾难。臣杀君,子杀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起源也逐渐从早期的认定中分辨出来。“我杀了我的国王,我的儿子杀了他的父亲,这对我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拿身体做比喻,就像突然查出癌症晚期。臣杀君,子杀父,或者癌症晚期的发现,都只是瞬间。然而,它的起源正在逐渐到来!换句话说,一瞬间发生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来的。需要酝酿,需要准备。所以,善之家有于;如果你积累了一个不好的家,你会有更多的麻烦。重要的是积累,积累够了,量变就会变成质变。什么时候才够?质变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不好说。只是因果关系很清楚而已。为此,古代圣贤圣贤给了一个规矩,不以善小而为之,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一条做到了,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凡是对身体好的,哪怕是小事,都要持之以恒,凡是对身体不好的,哪怕是小事,都要尽量唾弃。

《周易》选择在《坤卦》中谈因果论,当然与图德有关。只是这里的深层含义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土在大地,它不仅养育万物,还具有卢斯的神奇功能。苏文《凌兰秘经》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字,它把五脏按官位排列,比如心为君官,肝为将官。但是,到了脾胃,就特别不公平了。这两位只* * *坐在一个粮仓里。直到后来看了《苏文遗著》中的《针法论》,才发现五脏各有官位,脾成了谏官,其作用是知周之事。谏是明辨是非,也就是明辨善恶。在过去,谏官对于江山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官职,就像唐朝的魏徵,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谏官。今天纪委有一些类似于给医生提建议的职能。规劝作用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如果问题还是隐藏的,可以及时听取、纠正、处理。会在哪里导致“臣杀君,子杀父”这样的大灾难?绝对不可能!同样,当你病到癌症晚期,你又怎么能沉默呢?这一定是建议有问题,很大的问题!

《内经》直到针法理论才谈到谏臣,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上,我们谈到了综合征(syndrome),认为综合征或综合症是生活偏离了“积极”的一种反应。这应该也是Tude显示的一个功能。反应的目的是纠正偏差。偏差之所以也叫修正,是因为它是局部的,自然是正的。显然,这种反映生命偏离“正”的机制是由脾控制的。脾胃属中土,序曰常人正常之气在胃。这是以谏之官维护义,可圈可点,值得研究!这是针灸不寻常的另一点。既能治病,又能“专心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