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心脏最容易“崩溃”。艾灸可以养心,渗透这些穴位,会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养心永远比养生重要。善于养心,可以使人的世俗欲望不侵脏腑。再加上正确的养生,身体才能平衡阴阳,气血。但中医一直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的理论。为什么夏天要特别注意养心?除了五行中夏天属于火之外,对应的脏腑就是“心”。根据四季养生原理,还有哪些重要原因?为什么夏天需要养心?首先,中医的“心”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夏天养心,从现代医学、中医、五行来说都是必须的。是整个夏天养生最关键的内容。夏天,你出汗很多,但“汗是心之液”,夏天出汗容易使心脏松弛。而且夏天人体阳气最盛,火极旺。所以,阳气外散,内弱,不适合宣泄消耗的活动,更容易发生心脏相关的疾病,比其他季节更需要养心。现代医学还发现,当温度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明显提高,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同时,天气炎热时,汗腺打开散热,出汗过多,血容量减少,粘度增加,心脏泵血会更加困难。夏天心脏很累,自身营养供给比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问题。艾灸有养心安神的神奇功效。艾灸不仅能养心,还能治病。原则是打通心经、心包经,扶阳固本。我认识一个艾灸的朋友,他有严重的心脏病。医院劝他换心,最后还是艾灸救了他。这位灸友刚开始灸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很放松,但是很快就开始有了排病反应,表现为各种身体不适,反复发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这位灸友也产生了怀疑,失去了信心。但有一点他很清楚,就是每次艾灸后,身体都特别舒服,有时候只要拿起艾条点上,身心都会立刻感到轻松。最后坚持艾灸一年零八个月,症状明显好转,直至完全康复。相信大家艾灸的时候一般都能感觉舒服。因为艾灸是艾灸与身体的沟通,艾是精神性的。艾灸之后,一切烦恼都会被抛到脑后。常用的养心护心艾灸穴位有1、心俞2、高家3、钟山4、中脘5、神门6,艾灸内关的时间:15-四肢各点20分钟,躯干各点30-40分钟。有了这些症状,就要警惕心脏功能了。心脏位于胸中,心经的络脉与舌相连,所以心脏的气血与舌相连,维持舌的生理功能。所以,心脏的病变很容易从舌头上反映出来。如果气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上,舌红,连舌体都被侵蚀。如血瘀,常出现舌色青紫或斑紫,舌下静脉淤血发紫等。舌头分不清五味的人(老人喜欢吃烈性的食物)是因为心脏虚弱。尤其是舌头不灵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心里阴阳失衡是否影响心脑的正常功能。另外,如果发现耳垂有对角皱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心脏和血管。美国医学家在尸检中发现,几乎每一个死于冠心病的人,耳垂皮肤都有一条皱纹。心不舒服,可能是水太湿了。在中医学中,我们身体中的太阳是心脏,住在胸部,吓着下焦的水寒。如果水太湿,遮住了太阳,那就是湿气影响了心脏的运行。这时候凑在一起就会出现头晕的现象。除此之外,你会觉得上腹部充满了气,更多的是觉得心脏附近闷闷的难受,比如心悸。老人心阳虚弱,火力不足。此时,如果水湿泛滥,就会蒙蔽心阳,心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另外,很多人会觉得胸中有压迫感。还有“气冲胸”,你会觉得有一种气息,从肚子里升起,直奔胸腔。因为水太湿,气不降,会出现一些肺部问题,如咳嗽、哮喘、夜间不能躺下等。,常见于老年人。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就是祛湿扶阳。艾灸会有很好的效果。养心也要配合这些方法。吃红色食物是红色的,天然的红色食物有养心的作用,如西红柿、红酒、乌梅、胡萝卜等。2、* *或者站桩是养心的做法,要学会打坐。冥想不仅仅意味着* * *,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态度。中年以后,正气在逐渐流失。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注意养生了,最好是素食,一个人呆着,默默坐着。素食有益脾胃,所以肠内之气不浊,素食者往往精力充沛,不易生病;独居就是减少心房、心室,让肾精得到滋养,肾精充足了,先天之精就不会受到伤害;静坐可以养心,静中可以养心,动中可以宣泄。久而久之,心灵得以克制,五脏六腑得以平和平衡。静则阴,静则智,静则阳藏。这是阳气的根本,也是真正的阴阳调和之道。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