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野马吗?

中国还有一个野马亚种——蒙古野马。

蒙古野马,又称准噶尔野马或普氏野马,是地球上仅存的野马种群。它的原产地是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蒙古沙漠地区。

蒙古野马身高约12.2至14.2,体长2.1 m,尾长90 cm,体重350 kg。它是一匹中等大小的马。头短而粗,口钝,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无额鬃,颈鬃短而直立,鬃毛黑褐色;背部平坦,背线明显为深色,从肩部向后沿脊柱延伸至尾部。

野马的尾巴从尾巴根部开始就是长毛,上半部是短毛,下半部是长毛。四肢短而粗,常有二至五条明显的黑色条纹,小腿下部为黑色,俗称“走”腿。

蒙古野马可以从叶绿体中提取叶绿素,储存在喉咙后部,因为据说这种胶体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20世纪初,猎人蜂拥而至,这也加速了它们在野外的灭绝。

蒙古野马有66条染色体,而家养马有64条染色体。如果他们杂交,他们将产生65条染色体的后代。一般认为,家马染色体的减少是罗伯逊易位的结果。

扩展数据:

蒙古野马于1879年由俄罗斯探险家普尔·格尔瓦尔在中国蒙古西部的科布多首次发现。1881年,这匹野马正式以这位探险家命名。因为之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没有野马,这个发现轰动一时,但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狩猎。

20世纪,由于人类的肆意杀戮、战争的破坏、牧场的扩大和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蒙古野马分布面积锐减。直到1967年,人们才最后一次看到野生种群,最后一次看到野生个体。之后,野生蒙古野马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该物种的保护状态从“濒危”变为“野外灭绝”。

由于20世纪初战争的影响,人工饲养的蒙古野马数量并没有增加。即使到1945二战结束,捷克布拉格和联邦德国慕尼黑的蒙古野马也只剩下不到20匹,只有一半有繁殖能力。目前世界上饲养的野马几乎都是这10匹马的后代,三公七母。

唯一的例外是,为了重建野马群,乌克兰阿斯卡尼诺瓦野生动物园不仅从慕尼黑和布拉格买了几匹马,还在1957(1947捕获)从蒙古国家种马场买了一匹真正的野生野马。

二战后,各国人工饲养的蒙古野马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整个圈养种群只起源于10多匹野马,近亲繁殖导致的下降非常严重。如今,世界上圈养的蒙古野马数量已达3000多匹。

人民网-普氏野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