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普及法
儒家最突出的养生思想是“中庸”,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不要轻易改变事物,而道家则不同。道教可以说是中医的起源,中医的产生也离不开道教。道教会讲究阴阳五行,讲究相生相克的原理,会让人重视身体的五脏六腑,有相应的治疗方法,让人更健康。
道教和中医有很大的关系。道教的始祖是黄帝,中医有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证明道教与中医有关。中医治疗有三种:处方、针灸和许愿。如今,祝由的方法已经失传,只有方子和针灸还在使用。有一些民间道士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屈指可数。
中庸是儒家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情不偏不倚,要“允许”;礼是衡量太多或太少的标准,意为“礼”。孔子《家注·五解》中所谓的“劳者过度,息者同病亡”,就是中庸之道在养生中的具体表现,影响很大。
道教与医学最直接的关系就是道教五行在医学中的表现。在医学上,五脏与道教的五行学说是同根同源对应的。要想在医学上运用五行,就必须了解五行在人体中的代表。比如金在人体内代表肺和大肠,在体外代表鼻子和皮肤。
元明清时期,中医逐渐纳入了道教的一些养生手段,如推拿、调息,道教炼丹术进入药学领域,而道教医学典籍则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医疗手段,如东晋葛洪的《金匮要略》,南梁陶弘景的《本草笔记》,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