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的文化资产

琉球范敏墓:屏东县车城镇桐埔村,清同治10年(1871年)。因台风漂流至恒春巴瑶湾的五十四名琉球居民被排湾人连根拔起,死者尸体被、客家人张美坡、林等人安葬在桐埔村边。日本政府借此机会于同治65438年。日据时期,14年(1925年)在大正幸存的琉球岛袋龟来到台湾,发起琉球宗族墓葬的整修运动,并发表了《牡丹社难民整修墓碑报告》。15年(1926年)开始对诸侯王墓进行整修,并在碑上刻上牺牲者名单,于昭和二年1927年(1927年)完工。67年(1978),冲绳史家再次来到台湾,在日本、琉球和台湾,推动了台湾省遇难者墓和琉球居民墓的修缮工作。民国70年(1981),屏东县政府与车城镇公所同意动工,民国70年(71)3月重建完成,但墓碑上“大日本”二字被抹去。1989年(2000年)“大日本”碑文恢复原貌。

二昆炮台:国家古迹,又称“百年黄金城”,位于台南市。1874年日本发动牡丹社事件时,清廷在抗议日本的同时,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处理台湾省等地的海防,并兼外交大臣。安平沈葆桢形势险峻,请求建西式炮台。这种电池是由法国人Berthaud设计的。始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完成于光绪二年(1876)。当时安平南部有七个沙洲岛,其中有一至七个坤鄂,炮台位于二坤鄂上,故称“二坤鄂炮台”。因堡门口上方有沈葆桢的“十亿年黄金城”,与“安平小堡”相对,故又称“十亿年黄金城”或“安平大堡”。

鹅銮鼻灯塔及附属建筑:屏东县历史建筑,位于恒春镇鹅銮鼻灯塔路90号,始建于清光绪1881年6月,清同治6年(181年)3月。船员上岸后,在龟角(社顶)遭到原住民攻击,除一名逃往狗子(今高雄)的清朝水兵外,全部被杀,琉球人在那里多次被杀,导致牡丹事件。它是在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建议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