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孟子1
孟子,姬姓,孟氏,名客,战国时邹人。具体生卒年不详,说辞有两种(372-289,或385-304)。
孟子早年受子思(孔子之孙,有争议)教育,继承了孔子儒学的发展。他曾声称“欲得之,必学孔子”。他父亲去世早,他母亲把他养大。
孟母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三次搬家。为了激励你,你把正在编织的布剪短了。这里是“孟母三运动”和“不学就坏机”的故事由来。
到了中年,为了弘扬儒家思想,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20年。像孔子一样,他到处都遇到了困难。
他游历过齐、宋、腾、魏、鲁、薛等国,却始终未能贯彻他的“仁政”理念。而孟子和他的弟子们把他们在各国的言行记录下来,成为孟子的素材。
到了晚年,孟子对游说诸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抱希望。而是退居农村,潜心著书、教学,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人生乐事。
谁是这本书的作者已经争论了几代人了。流行的说法是孟子和他的弟子* * *一起写的。
这本书在唐代以前是无人问津的,只作为一般的儒家经典。直到唐代韩愈提出“道统”论,公开称呼孟子为孔子的继承人,这本书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在宋代,这本书备受推崇。在王安石等维新派的支持下,此书首次纳入科举考试。孟子本人被封为邹国公,被批准享受孔庙。后来,它成为“四书”之一,但孟子自己在元文宗时期被称为“亚圣”。
全书共分七章十四卷,每卷两卷,章节多以当事人或核心思想划分。全文的主要文体是记叙文,善于讲故事,善于举例论证,而不是像《论语》那样简单说教,是孟子的一大特色。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包括政治(民本、仁政、王道三位一体)、哲学(基于性善论)、天命观(天人合一)、道德教育。
1.先正义后利益
梁王辉(以下简称“老梁”)问孟子,他能为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孟子说“仁义”,说如果大家只谈利益,不自相残杀是绝不会罢休的,所以要“以义为重,以利为先”。
固执如孟子,难怪不得人心。在那个乱世里,所有的诸侯都喜欢张仪、苏秦,他们能够充实强兵,扩大其疆域。当然,像孟子这样以义为先的人也不会不受欢迎。
孟子可能有道理,但是他选错了人。就像一个商人问我怎么盈利,我告诉他先讲仁义,再讲利益,他肯定会温和地说:滚蛋!
2.和人们玩得开心
老梁站在池塘边,看到红岩、麋鹿等一些温馨幸福的景象,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好治理,就问孟子:你也享受这种幸福吗?
孟子首先称赞老梁说:只有德的人才能享受幸福,没有德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然后他接着说,王建造依靠人民的力量建造灵台灵沼,但人民是乐意的,也是愿意出力的。
这是因为古代圣贤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让天下平等,与百姓同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同时引用了夏杰的例子,说他残忍无情,人民宁愿和他一起死。其目的是说服老梁“与民同乐”。
这个故事其实已经隐含了孟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即不仅可以让人自得其乐,还可以让人共同自得其乐。那是一个繁荣和谐的社会。
3.仁为王。
老梁问孟子:我为国伤透了心,比邻国的国王敬业多了,可是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一般指国力)并不比邻国高多少?
孟子举了一个“栗子”,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然后就说到点子上了。就是因为老梁没有做到真正的“王道”才出现了这种情况,然后他才解释了“王道”。
什么是“王道”,相当于“仁政”,是为王、治天下之道。具体包括:五谷不逆农时,木斧及时用,保健无悔,大房子用桑树,适时养牲畜,适时不夺田,强调教育提倡孝道。这样人民吃饱了,自然就回来了。
所以治理国家,要从根本制度入手,而不是一个表面的人竭尽全力。
孟子的这一段,又叫“吾往报国”,值得一读,甚至反复背诵。其思想优于先贤,尤其是孟子从政治制度而非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出发,对现代文明的改革颇有意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政治体制问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却被很多人忽视,以至于“发布白皮书的人往往在路上负重前行。”
4.引兽吃人是大罪。
老梁可能是受到了孟子才华的影响,表示愿意接受孟子的教导。
所以孟子说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不了。里面虽然有肥马,但也不时有人饿死。他还提到,始作俑者没有接班人,那这些让百姓饿死的官员该怎么办?
孟子在这里触及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正如杜甫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仁者无敌
老梁说起自己伤心的往事,说:魏国本来很强大,到了我这里,却被齐、秦、楚一一羞辱。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必须为自己报仇。我该怎么办?
孟子劝他重视“仁政”。如果能轻佻大度,减轻或免除惩罚,重视农产品,重视年轻人的学习,提倡孝顺忠义,哪怕最后手握木棍,也能打败外敌。
嗯,乍一看,孟子说的有道理!其实孟子的想象太理想化了,因为仁政可以实现“兴国”,但不能实现“强兵”。后来商鞅变法,以法制思想振兴秦国军事实力,就是铁证。
孟子一心宣扬“仁政”,却不知其只适用于和平时期。在军阀混战时期,军事力量是军阀首先考虑的。
6.杀人不上瘾的也可以。
老梁问如何治国,孟子说,不爱杀人的君王可以治国。因为现在喜欢杀人的人太多了,老百姓渴望一个不嗜杀的仁政君王。只有当他出现的时候,全世界的人民才会服从和响应,就像枯苗求雨一样。
孟子在这里看到了平定天下的关键,就是赢得民心。只要人心所向,天下统一指日可待。
7.保民为王
这一次,齐宣王(以下简称“老七”)找孟子,希望孟子讲讲齐桓公和晋文公,给自己一些启发。孟子没有讲,说孔子和他的兄弟们没有讲这些霸主的事迹,他们也不知道。然后话题转到了用仁统一天下的道理上。
首先,孟子说齐宣王能做到这一点。他讲述了齐宣王用羊代替牛献祭的故事,以显示齐宣王有一颗仁慈的心。
接着,孟子指出了齐宣王能够无为而治的关键,并指出了能为与不能为的形式区别。
孟子见老齐不置可否,就问老齐他的想法是不是四面楚歌。老齐默许的时候,孟子就指出,这种想法就像从树上找鱼一样,根本无法实现。最后回到仁政,劝老七。老齐虽然不感冒,但还是很客气地问孟子,希望能帮他实现抱负。但孟子回到了认证,描述了仁政的具体措施。
这一节内容很多,颇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孟子自始至终都在引导老齐实行仁政。老齐一直想做的就是征服四面八方,难怪孟子最后不能重用。
1,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一天,老齐和孟子讨论了音乐的话题。
这一段几乎是复制了之前的《与民同乐》,劝诫齐宣王既然喜欢音乐,不如让更多的人欣赏,依然是推己及人的认证理念。
2.和别人一起打猎
这一天,老七说周文王的园林有七十里长,但是人们仍然认为它太小了。我自己的只有四十英里,人民实际上认为它太大了,但为什么呢?
孟子解释说,因为周文王建造花园作为群众的狩猎场,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但是,老七的花园不对平民开放。如果平民擅猎麋鹿,会被判死刑,所以大家都很反感,认为占地太多。
这一节主要体现了“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3、一怒而天下人。
这一天,老七问及与邻国交往的原则。
孟子说,仁者愿听天命,所以能以小国为大国,最终定天下;聪明的人害怕命运,所以能以小国之姿为大国服务,最终保护自己的国家。最后,他劝老齐按照后者先保家卫国。
老七很赞同,但想到他喜欢逞强,又担心这会影响他。
孟子于是借文王、勇武天下的事件劝诫老戚。勇敢与此无关,只要你不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勇敢,而是为了稳定世界而勇敢,与此完全无关。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勇敢不是问题。只要不动未知,就要时刻想着稳定天下,生气。
4.体谅别人的感受
老齐问孟子这天与民同乐。
孟子告诫老齐要体恤民情,要在人民高兴或悲伤的时候思考人民是高兴还是悲伤,并引用了齐景公请晏子旅行的例子来证明。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如何像古代圣贤那样旅行。晏子首先称赞了它,并解释了他这次旅行的意义。然后,我说了具体的出行方式。
因为现在很多执政者四处奔走发动群众,浪费人民的钱财,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希望齐景公能培养人民的感情,不要无节制地出去玩。
这部分内容还是“与民同乐”的发展,不想说什么了。
5.王政让世界臣服于他
老齐这一天问孟子关于国王的事。
孟子对周文王时期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指出在国王的统治下,税率低,秩序井然,狩猎自由,刑罚不坐在一起,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寡妇孤寡等也能得到照顾。
老齐当场说孟子是对的,孟子问他为什么不做。老七说自己有个爱财好色的毛病。孟子当场劝老齐,爱财好色没有错,但如果能有节制,以自己为榜样,和百姓一起考虑钱色问题,让百姓有富余的钱,让男女正确结婚,这个世界一定会俯首帖耳。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孟子没有像其他故作清高的伪君子那样直接否定人性中的富贵利欲本能,而是适度引导,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在这方面,我喜欢孟子。
6.面临失去国王对国家的统治
孟子直接问老齐,如果国家没有被榜样治理好怎么办?老七没说话,只能从左往右说说他。
7.听人之言,细察之。
老齐问孟子如何选拔人才?
孟子说,如果所有的大臣都说某人好坏,你不要相信。如果全国人民都说某个人好或不好,那就要做一个调查,确认该说法是否属实。
嗯,听是光明的,听是黑暗的。
8、仁义所在,可以杀一个小姐。
这天,老七问起流放桀和攻打的故事。然后他问,朝臣也能杀国王吗?
孟子解释说,周王残暴无情,是“夫”,可以合理惩罚“夫”,而不是“弑君”。
孟子真的又在这里玩文字游戏了。无论纣王多么无奈,他始终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而武王确实是一个“弑君者”,这本来是符合义的。然而,苏珊解释说残忍的纣王是一位“女士”,然后说“女士”可以受到惩罚,这有点诡辩。
9.不要一意孤行
这一天,孟子对老齐说,你不能只告诉别人自己擅长什么,就让别人听你的。那么说到治国方略,孟子就用讨伐来劝老齐不要独断专行地治国,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10,民意决定讨伐与否。
老齐问孟子能不能出兵吞并燕国。孔子主张把燕国人民的思想放在第一位。燕国人民同意高兴就进攻,否则就不进攻。
这种思想是极其先进的,因为古代是否讨伐取决于国王本人。在这个时候,孟子居然劝齐宣王以十字军东征国的民意为准,实在难能可贵。
11,讨伐舆论,不带私心。
齐国终于攻下了燕国,但是其他诸侯都在计划如何出兵帮助燕国。糊涂了,老七就去问孟子怎么办。
孟子劝老齐说,他攻打燕国,是因为燕王没有办法,残暴无情,人民贫穷,所以可以攻打燕国,作为拯救燕国人民的办法。但齐国攻占燕国后,杀害燕国人民的父兄,捆绑燕国人民的子女,毁坏祠堂,搬走财宝财物,当然会引起天下公愤。
要想化解这场危机,就要尽快释放燕国的子弟,选一个新的太子,停止携宝,从燕国撤回军队,这样才能迫使各国停止用兵。
12,出尔反尔,报应不爽
邹穆公(以下简称老邹)向孟子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对待见官死而不扶的百姓。杀了他们,但他们完成不了。不杀,老邹心里也有怨气,恨老百姓无所作为。
孟子解释说,在荒年,年老体弱者饿死荒野,年轻强壮者逃亡,这样的人有几百个。但是,政府的粮仓、库房都是满的,这些官员却宁愿不报。这就是身居要职却不顾百姓生死的灾难。
这些官员对人民很残酷,人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最后,孟子劝老邹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实行仁政,最终官民亲密无间。
13,夹缝中生存
滕文公(以下简称老滕)问,滕国这个小国,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应该服哪个?
孟子直接说无法回答,但是他提出了一个生存法则,就是挖一条护城河,筑一堵墙,和百姓一起守护。如果人民宁愿牺牲也不愿离开,这样的国家是有前途的。
嗯,总有一种孟子关心他的感觉,最终还是没有解决老滕的痛点,因为你根本没有机会去验证这个论点,因为一旦验证,你就可能有被大国推翻的危险。
14,坚强为善(努力做好事)
老滕看到齐国在滕国附近筑墙,很担心,就问孟子。
孟子还是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回到了仁政方面,劝诫老滕要尽力实行仁政,即使做得不多,后人也一定能得天下。
读这段话,感觉孟子对老滕问题的回答总是似是而非,总是绕过主要矛盾去劝君实行仁政。可怜的老滕还有很多燃眉之急的实际问题没有解决,一直被孟子劝这种劝可以重用。
15,灾难不可避免,可留可不留随意。
老滕这一天问孟子,滕国是小国,就算全力为大国服务,可能还是有崩溃的危险。我们做什么呢
孟子还是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以太王举了一个例子,说他给任地献丝献珠都没用,最后决定在别的地方另建一城。很多人跟着他,有些人宁死也不留下。让老邹给自己选一个。
老滕记性不长,知道孟子无法直接回答这些国家的博弈,就这么问,最后让孟子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糊里糊涂的答案。
16,是自己做还是人做?
鲁想要见孟子。他最喜欢的臧仓说孟子葬母的礼仪高于葬父。这个人没有注意这个仪式,也没有去见他,所以没有去。
后来,乐正子(孟子的弟子)向鲁解释这是因为孟子前后的富裕程度不同,对孤儿的丧葬规格也不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讲究仪式。
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说和他合不来。他是否会来见孟子,并不能受仓库的影响,只能由他自己的想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