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软弱结构面的溶洞地基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的溶洞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由于地质构造,岩体中常发育节理、解理或方解石脉,可视为软弱结构面,其抗剪强度远低于围岩。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是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这种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可用极限平衡法和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

2.4.1极限平衡分析法

当洞穴内壁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软弱结构面时,洞穴的稳定性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图2-8)。

图2-8洞壁块体和洞顶块体的稳定性

图2-8洞壁和洞顶岩石的稳定性

(1)洞墙块体的稳定系数Fs;

fs =(w2 cosαTGφ1+c 1l 4)/(w2 sinα)(2-10)

式中:φ为结构面的L4内摩擦角(度);C1为结构面L4的内聚力(kPa);a为结构面L4的倾角(度);W2是块的重力(kN)。

(2)洞顶块体的稳定系数Fs: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式中:c1为结构面L1的内聚力(kPa);C2是结构面L2的粘聚力(kPa);α为结构面L1的倾角(度);β为结构面L2的倾角(度);γ为岩体的严重程度(kN/m3)。

当Fs≥2时,块体是稳定的;当fs < 2时,块体是不稳定的。

2.4.2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当溶洞周围的岩体中存在软弱结构面时,可以用弹塑性理论得到软弱结构面处的应力状态,然后用库仑-摩尔强度准则判断其稳定性。

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可知,求任意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β角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的公式为: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在这种应力状态下,溶洞地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洞周岩体中结构体和结构面的强度。在结构面的控制下,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抗滑稳定性,其合理的破坏准则是库仑方程,即

τ=σtgφ+c (2-13)

其稳定性条件是: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式中:k为结构面的抗滑稳定系数;t为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滑动力;σ是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已知: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如图2-9所示,在洞壁围岩中的任意一点(如B点):

β=90 -α

图2-9带结构面的溶洞地基应力示意图

图2-9具有结构面的洞穴地基的应力

则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34]: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结构面的位置是固定的(其倾角和倾角不变),而作用在结构面不同位置的应力和径向角α是可变的(例如从结构面的B点到A点,径向角从α变为α0)。从图2-9中的几何关系,我们可以得到: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其中:R是洞穴中心O点到B点的距离。

溶洞周围的应力状态公式为: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其中:A是O点到A点的距离;P0为原岩的初始应力。

将溶洞周围的应力状态公式(2-18)和公式(2-17)代入公式(2-16)得到: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做完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根据公式(2-20),可以检查B点的岩体是否受到破坏。根据极限平衡条件τ=σtgφ+c,得到:

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对建筑基础的影响

利用公式(2-21),通过试凑算法发现半径R内的岩体将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