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学越来越低俗?
“汉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
江户时代,日本出现了民族主义学派,然后是国粹主义学派。要证明大和文化的独特伟大及其鲜明的民族主义,就要区分日本学与中国学、西学。
19年底,刘、章太炎、梁启超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传入中国,这是20世纪初、胡适等人所倡导的。
一般来说,“国学”在当时被理解为“中国人的固有知识”,与之对等的概念包括“国粹”和“国粹”。当时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别于西学,所以“逼出来的”。
“国学”这个词被定义在边缘。
混乱和模糊
众所周知,古人从来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称之为儒家、道家、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孔子等等。它们适用于全世界,怎么能局限于一个国家呢?
“国学”作为一个国家的固有知识,其实包含了不同的内容,无法统一。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种:
1.典型的理解:儒家为中心的学问。
比如马一浮先生把国学理解为六艺之学及其延伸;章太炎先生从小学、经学、儿童学、历史、文学五个方面总结了国学。现代学者,如方克礼,把国学理解为四学及相关学,更全面。
第二,国学应该理解为以儒释道为主体,以及百家争鸣的学问。
更广义的,是指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主要流派,包括经学、儒学、玄学、佛学、理学、汉学,以钱穆为典型。
张岱年先生将其理解为包括哲学、经学、历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和宗教在内的“中国传统学术”,这是一种现代的学科理解。
第三,民众最广泛的理解是把国学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如诗词书画、气功太极、茶道、中医等。,中国所有的古代文化都叫国学,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筐。
总之,现在人们在使用“国学”这个概念时,采取的是各取所需的态度。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研究
精神按摩与消费文化
国学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一般来说,这些需求如下:
一个是生活方式。
在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茶道、烹饪、养生等传统生活方式近年来开始流行,只是因为它们能让很多人觉得这些能让他们活得更健康、更长寿。这些都可以在“国学”的旗帜下进行。
第二个是马基雅弗利主义的魔术。
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基本上对国学一无所知,却热衷于所谓的国学战术。他们听说历史上的鬼谷子、孙子、李世民等人创造了惊人的效果,并试图模仿他们。
其实国学中确实有博大精深的管理智慧,只是可惜很多人没有耐心去学,总想“一下子就抓到”。
三是消灾避灾。
有钱之后,人最怕天灾人祸;遇到困难后,最希望的当然是好运。所以很多人在国学中寻找法宝,希望得到保护和好运,于是风水八卦风靡一时,神道、鬼道大行其道。
第四是附庸风雅。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热爱国学,也不了解国学,只是觉得自己家里有几本国学经典,穿着一身汉服,一身唐装,脸上留着几根长长的黑胡子,嘴里说着几句“怎么了”,就算有文化有品位了。
在一个崇尚消费的时代,国学也是人们消费的对象;在一个人浮躁的时代,国学也被轻率地使用了。
第五是做人。
很多人认为古人在处理人的生活方面积累了深刻的智慧。在《周易》、《老子》、《庄子》、《坛经》等四书,以及《菜根谭》、《呻吟声》、《曾国藩家书》等著作中,我们确实可以读到古人智慧的结晶。
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国学,能够更加孝顺、尊重、懂事、理性。
第六,民族认同。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民族自尊心也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发酵。那就是寻求与西方人的不同,在中国的文化优越感中寻找满足。想想吧。要证明中国不比西方差,国学当然是最有用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国学研究也很容易被民族主义绑架。
第七,文化素养。
从古至今,文史、诗词歌赋、钢琴、象棋、字画、气功、太极、食疗中医等知识一直是中国人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从未中断过,即使是文革时期。把国学作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无可厚非,也有很强的现实基础。
八是精神信仰。
这本来是国学最本质的部分,可惜很少有人能真正从国学中确立自己的信仰。
国学,尤其是儒释道,一直在沉淀着我们的灵魂。但安顿人的灵魂的条件也是很严格的,需要严格的修行,需要德行和德行的引导,需要伟大的人格毅力。
目前这方面的国学传统很薄弱,很容易被江湖骗子、假和尚、假道士利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热爱国学,不是喊什么,而是他在做什么样的国学,这样才能判断是真是假。
中华民国与现在的比较
论消费时代的信仰缺失
与今天相比,民国时期的国学热潮并不是“热潮”。
当时社会相对独立,不可能全民跟风学国学;况且当时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也不像现在这样支持国学。国学热潮,如果有的话,也主要局限在“屈指可数”的范围内,影响力非常有限,基本超出知识界。
至于社会,那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很强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很“国学”了,和知识分子提倡的国学关系不大。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国学热潮(如果有的话)是由一批真正的国学大师倡导的。这些人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和坚定的个人信仰。面对美轮美奂的欧风,他们一方面用笔墨捍卫国学的价值和信仰,另一方面用自己的个性彰显国学的永恒价值。
相比之下,在国学传统几乎中断、国学大师几乎绝迹的今天,我们提倡国学。
一方面,很难找到这样优秀的大师来引领风气、指导学习,自然很容易被假国学、假国学欺骗;
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传统中断,人们对国学的认识也是肤浅的。
这些都客观上使得今天的国学热潮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现象,也很难引导。
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国学如果能建立自己的健康传统,当然能起到平复人心的重要作用。
但就一个民族而言,人心的浮躁和物欲的横流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因素,其中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行业价值未能确立、社会自组织体系未能形成、意识形态的千变万化、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性、改革措施的急功近利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
指望多学点国学书籍,多修复点古乐器,多搞点国学教育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是不现实的。
“国学热”现象折射出的文化困境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江湖骗子办的国学社和国学班。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里,出现了一系列与国学相关的行为,比如读书会、“遍读弟子规”、入校时举行入潘仪式、祭拜孔子等等。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些现象。
一方面要肯定它的价值。
比如让孩子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之类的经典,没有错。我也让我的孩子读。我认为中学生和大学生多读国学经典是有价值的。毕竟那些经典是不朽的,因为有永恒的价值。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往往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困境中度过难关的最宝贵的资源。同时,还原一些传统的礼仪行为,让人们了解古人如何在礼仪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如何做好,也是有价值的。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盲点。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古人的精神和境界,一味追求形式,崇尚高雅,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出留学人才的。结果读经成了和尚念经,培训成了赚钱机器。
一味追求外在效果,迎合大众利益,只能使国学教育庸俗化。这不是复兴国学,而是伤害国学。
从民间狂欢到官方意识形态
“国学”的未来在哪里?
国学回归课堂,包括设立国学专业,当然是好事。我个人持积极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最重要的一步。
只要你研究一下犹太民族,你就会知道这个民族几千年来是多么重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正是凭借着对自己历史和文化不屈不挠的信念,犹太人才一次次起死回生,重建辉煌。
就像我们过去做的那样,完全否定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试图快速摆脱,这是一种无子之身。
但是,在倡导国学的同时,千万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荒谬地认为国学的一切思想都不能抛弃,一切中国文化都不能批判。
甚至有人认为国学是灵丹妙药,所向披靡;或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权天下第一,中国古代文化天下第一,中国古代智慧天下第一。
再这样下去,就会树立一种固步自封、狂妄自大、盲目排外的心态,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我看来,在倡导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对外来文化采取高度开放、全面的态度,绝不能重蹈晚清文人的覆辙。
我常常想,国学研究者和倡导者最好能以国学的眼光看国学,以中国的眼光看中国,这样才能真正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如果看不到其他文化的精髓,体会不到西方文明的价值,必然会自恋,自以为是。
另一方面,要区分国学的内容,不能片面提倡和盲目接受,而必须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看待国学。如果设置了国学专业,最好不要急着去做。现在稀缺的是好的高素质的国学人才,国学人才的培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严格来说,国学教育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而是几十年几代人的事业。
作者: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学研究员。
《爱直播先生》栏目开播了!
本周主题:为什么国学越来越低俗?
演讲者:傅佩荣教授。
扫描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直播间。点击收藏直播间右上角的链接,方便重新进入。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