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生长后期有哪些管理工作?需要的肥料量大吗?

生姜生长后期的主要管理工作是1。勤浇水:生姜喜湿但不耐旱。一般以浅锄土壤后浇水为宜。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允许淹水。9月是生姜根系生长的最佳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明显较高。7-10天浇水一次为宜,雨水多的时候少浇水。浇水时间应该在早晚,尽量不要在中午浇水。2.平衡施肥:由于生姜生长期长,需要大量的肥料,尤其是生姜的中后期,约占整个生长期的80%。9月上半月,江苗6-8枝时,是根茎迅速膨大的时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称为“追肥”。这种追肥一方面可以促进茎叶的旺长,使生姜的根茎迅速膨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茎叶早衰和生长后期因去肥而影响产量。一般每亩施氮钾肥20公斤。结合追肥,及时补充硼肥、锌肥等微肥。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锌2公斤,硼砂1公斤,对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不施肥的地块,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两次可明显提高后期产量。3、多次培土:由于生姜根的生长需要黑暗的环境条件,所以要多次培土。一般土壤要耕2-3遍,第一遍要在追肥的时候进行。农家肥以覆土为宜,不要太厚。15天后,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起垄。最后,起垄要完成,不要让根部露出地面。4.防病治虫: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也是影响生姜产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轮作换茬,挖排水沟排水防涝;化学防治可用降生宝、降温散、绿巴等药液1,500-2000倍。发现严重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标记。生姜收获后,这里的土壤要深埋。主要害虫有生姜螟虫、甜菜夜蛾、生姜蓟马等。要定期做好虫害调查,在虫害爆发前做好化学防治工作。可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吡虫啉,每隔7-10天可防治1次。5.适时采收:生姜适宜采收期为10年10月20-25日,南方地区采收可推迟3-5天,冀东产区采收可提前1周。此时采收生姜,既不会冻坏姜块,又能充分利用后期生姜增产的黄金期。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最佳的收获时间,切不可过早收获。为了便于储存和养分回流,可以留3厘米左右长的茎促进养分回流,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把握出售时机。生姜需要大量的肥料吗?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追肥的原则是尽量少施,分多次施,即每次追肥的量要少,但次数要多。氮、磷、钾配合使用,生姜可分三次追肥:

1,追肥苗肥,通常在生姜苗高30厘米左右且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如果播期过早,苗期长,施肥可以配合浇水进行2-3次,施肥量同上。2.一般来说,立秋前后是生姜生长和吸收养分的转折点。过了这个时期,植物生长更快,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形成产品器官,增加了对肥料和水的需求。结合姜田除草,在立秋前后进行第二次追肥。追肥时,饼肥或农家肥与速效化肥配合使用。通常每亩用碎饼肥70公斤,腐熟鸡粪65,438+0,000公斤,复合肥50-6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方法如下:在距植株基部15cm处的姜苗一侧开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内与土壤混合,然后用土覆盖沟,将土壤封育,最后浇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