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总结,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理论,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养生等。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渐把矛盾的概念上升到阴阳的范畴,用阴阳的盛衰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用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来解释人体上下、内外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的生命与自然、社会的外部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的失衡和破坏,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不同事物的属性,用五行的动态模型来解释事物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五脏之间的功能关系和脏腑失调时疾病的发生机制,也用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和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理论。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指自然界春夏、长夏、秋冬的季节循环。六气是一年四季的中风、寒、热、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运气理论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来计算每年的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囊、三焦)和奇腑(脑、髓、骨、脉、胆、子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理论与藏象理论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经络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在体内诊断内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