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作者简介3。
中国巴丽人有着深厚的家族历史,他们的父亲是八卦掌的第四代传人。中里巴人从小就在父辈的指导下练习道家的养生术,甚至从祖辈的个人书籍中学习中医的精髓。后来,他们学习了各种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经典,对医学和武术产生了同样的兴趣。中国巴丽人根据自己对人体经络的个人理解和体会,认为治病不如防病,重视疾病不如重视健康。结合个人感受,他们写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告诉大家在疾病发生之前如何预防,在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下如何调理。
新世纪伊始,中里巴人已被87岁的太极大师李保亮先生收为关门弟子,老师把他一生所学的一切都传授给了他们。
中里巴人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首古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正如中国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句名言,旧时王谢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参观之前,蔡中的巴丽人看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老中医。编辑之前采访的中医专家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但见面时还是个小伙子。说实话,如果你先看到人再看文章,你的定罪真的会更差!但仔细想想,一个头发浓密、面容年轻、身体强壮的专家,可能比一个面容衰老、身体臃肿的专家更有真功夫。先把身体养好,才能教别人!
如何治疗疾病
人们害怕生病。其实生病是你走向健康和成熟的机会。那是身体和心灵的对话。如果你认真听,然后改正,你会对生活有一些体会和理解。但通常人们会抗拒,敌视,掩盖,压制它,让疾病变得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不是它原本想对你说的话。其实头痛有头痛的深意,溃疡有溃疡的预兆。这些症状对生命没有危害,只是提醒和警示我们要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
求医不如求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治疗只是为了消除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我们想要健康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与疾病抗争,我们必须调动自己的自愈潜能。
有病就去医院,找医生确诊,用先进仪器检查。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但是医生只能帮助我们暂时缓解症状,却无法帮助我们长期保持健康。
医生的职责是帮助病人找到病因,告诉他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然后病人可以自己完成治疗过程,就像家里老式的挂钟,有时候钟摆会停。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手指移动钟摆,然后挂钟继续走。医生就像这根手指。这只是一个外部的帮助。它只需要移动这一次。如果手指反复移动钟摆,而不是挂钟本身的摆动节奏,那么挂钟就永远不会再准了,我们的病就永远不会好了。所以说,病最终是自己治好的,而不是医生治好的。
百病皆起于气。
人体病因的源头是“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百病生于气”。这种气可以分为外气和内气。外气为风、寒、夏、湿、燥、火,内气为情志、哀乐、恐惧。我把它们简化为“外寒内火”。如果这两方面都照顾到了,经络和气血通畅了,人的身体就会生病。
对于上班族来说,内气对他们来说更麻烦,内气是导致愿望不如意和心理冲突的直接原因。比如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为了生存必须坚持,但是我们不喜欢自己的老板,却要加班为他工作。在我们心里,我们咬牙切齿,诅咒表面,但我们都在微笑。结果就是我们每天在商议和决策中互相争斗,消耗了大量的血液。
做一个对各种毒药免疫的现代人。
我这辈子都被原谅了。比如,吃饭的关键不在于你吃什么,而在于你想吃什么。有人会说吃这个没营养,但是你要吃,开心的吃就是一种营养。有人说这东西有毒,那现在什么东西不有毒呢?蔬菜用化肥,水果喷农药,家禽用人工饲料,口蹄疫,疯牛病。今天你说这个可以吃,明天你又说元素太多。你怎么能吃这个?甚至我们呼吸的空气也有毒。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百毒不侵”的时代,不必怕毒。只要毒进入体内后能排出,就没事了。排毒是什么?一是浊气,二是浊水,三是排便。如果因为怕中毒而不敢吃,即使活得很长,也不妨效法济公,让“毒过肠留胃”,那我们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