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盘龙灸了解多少?
盘龙灸简介
“盘龙灸”疗法是根据《黄帝内经》“针刺不作为,灸宜”和“虚寒者药灸”的理论。艾灸与药物相结合,温补脏腑经络气血,具有固本培元、温通气血、散寒除湿的功效。因其施灸面积大,温补力强,是目前艾灸疗法中最大的施灸方法。在灸的过程中,犹如一条火龙轻轻盘旋,效果极大,能使体内正气上升,传遍全身,特别像一条真龙护体,故称盘龙灸。
扁鹊的心经上说:艾灸是救命的第一法,其次是丹药,再其次是附子。三法中取第一法,督脉取自个人经络,所以盘龙灸也被称为“扶阳第一法”。盘龙灸是一种将中医、艾灸和生姜(大蒜、附子饼等)相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保健治疗方法。
操作程序
1.根据不同的病证辨证,确立治疗方法,确定艾灸穴位并制定适合病证的艾灸处方,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根据艾灸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隔灸材料(如生姜、大蒜、附子等。),捣成泥状,根据施灸部位的大小,制成不同规格、适宜厚度的灸饼。
3.根据施灸部位的不同,制作不同规格的艾炷,并根据施灸次数准备足够的剂量。
4.选择正确的姿势。先用75%酒精对艾灸点区域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贴上绷带,再依次涂上姜汁和药粉,再铺上艾灸饼(生姜、大蒜、附子饼等。,视需要而定)。将艾条放在艾灸饼上,点燃艾炷,让其自然燃烧。根据病情需要,确定艾灸次数,一般。艾灸结束后,取出艾炷和艾灸饼,用干净的暖毛巾擦拭施灸部位。
适应症:
1.男性:腰痛、双膝无力、下肢沉重、精神疲劳、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
2.女性:腰酸背痛、手脚冰凉、痛经、白带过多、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3.中老年人:关节肌肉疼痛,怕冷,颈肩僵硬,腰酸背痛,腹部冷痛,体虚易感冒。
4.广泛适用于督脉证及慢性虚寒疾病,如宫寒不孕、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肠炎、慢性腹泻、脊柱疾病等。
艾灸时间和疗程的设定
1.亚健康人群、虚寒证患者、冬病夏治者,一般根据病情需要,每年三伏天施灸,每周一次或隔周一次。
2.其他骨科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腹泻、不孕症、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力低下等,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艾灸治疗。具体艾灸疗程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禁忌症
1.热体质的人(口腔溃疡、脓疱、怕热怕冷、便秘严重等。)都不适合艾灸。
2.孕妇、心脏病、疤痕体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炎。
3.女性假期不允许艾灸。
4.高烧、饥饱、过度疲劳、身体发红的人不适合做。
注意事项:
1.艾灸当天穿宽松内衣,个人衣物选择开胸罩。裤腿可以拉到膝盖,感觉宽松。
2.艾灸前请排空尿液,喝约100 ml温水,防止艾灸时出汗。艾灸后注意适当补水。
3.艾灸当天带一件长袖衣服,做完后注意保暖。
4.艾灸后局部皮肤发红,数小时后可消失。一般没有不适,不需要治疗。少数患者出现低热、乏力、口干等不适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自行消失。
5.如果艾灸后皮肤出现水泡,请找医生用消毒针穿刺,放水,保持皮肤干燥。一般几天就能治好。
6.艾灸后忌用冷水洗澡,忌冷风,小心生活。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寒、辣、肥、甜稠、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