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从3+变成了1+,有时候肾病医生会说:情况越来越糟了。
肾病患者去医院看病复检时,会检测尿常规,其中尿蛋白的“+”号与尿蛋白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尿蛋白3+表示尿蛋白排泄多,尿蛋白1+表示尿蛋白排泄少。如果患者的尿蛋白原来是3+或2+,复查时尿蛋白变成了1+,看来是尿蛋白下降了。尿蛋白少了,虽然不是完全阴性,但是对于肾友来说也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接受治疗的肾科医生都这么认为,肾科医生也不是很高兴,因为尿蛋白从3+或2+变成了1+。这是因为,有时候,仅仅从尿蛋白“+”并不能判断病情是否好转。
肾病患者尿蛋白从3+或2+变成了1+,有时候肾病医生会说:情况越来越糟了!这是怎么回事?
I .实验室测试的误导
不要以为尿常规尿蛋白的“+”号就很准。尿蛋白的“+”号只能反映某一时刻尿蛋白的浓度,而且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禁食、高热出汗、高温环境、长时间不喝水、频繁呕吐和严重腹泻等情况下。,尿蛋白“+”会增加;反之,尿蛋白“+”会减少。有的时候,明明尿蛋白从3+或2+变成了1+,但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时候,发现患者尿蛋白从1.0 g增加到了2.0 g,也就是尿蛋白反而增加了。所以尿常规化验尿蛋白“+”往往会误导肾病患者。更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是经常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二。饮食影响
尿蛋白也是蛋白质,肾病患者一日三餐也会在饮食中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两者之间有联系。众所周知,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即大鱼大肉后尿蛋白会增加。相反,在饮食中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会减轻肾脏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和抗病能力下降,同时尿蛋白的丢失也会减少,即尿蛋白“+”的数量减少,尿蛋白可从3+或2+减少到2+或1+。所以,不要以为尿蛋白“+”少是好事,但是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尿蛋白“+”少就是坏事,也就是以牺牲体质为代价来减少尿蛋白是不可取的。
三。某些药物的干扰
此前有医生用炎痛喜康或吲哚美辛降低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尿蛋白确实降低了。尿蛋白可从3+或2+降至1+,24小时尿蛋白量也有所下降。现在应该不会了。炎痛喜康片又称吡罗昔康,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主要起抗炎、镇痛、消肿的作用。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适用于解热、消炎止痛,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疼痛。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使用这些药物,也会对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产生干扰。但并不会真正改善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反而会伤害肾脏,甚至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因此,如果患者近期服用了上述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英泰清(双氯芬酸钠)和芬必得(布洛芬),即使尿蛋白从3+变为1+,病情也可能加重。
4.慢性肾衰竭正在发展。
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不去医院随访检查。等他们想进来去医院的时候,发现患者的尿蛋白3+已经变成了1+,以为自己的肾病好转了。但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肾功能明显下降,血清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肾脏有病,一开始也能通过肾脏的代偿机制维持正常功能。尿蛋白虽然是3+,但是肾功能正常。然而,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相当程度时,肾脏的代偿机制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75%以上(甚至90%)的肾小球硬化,发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解毒功能会逐渐下降,尿蛋白的排泄也是如此。在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甚至可以防止患者的尿蛋白出现“+”。因此,当患者很长时间没有做肾功能检查时,如果尿蛋白从3+变为1+,此时情况可能会恶化,必须立即做肾功能检查,看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否已经进展到严重阶段。
所以,不要以为尿蛋白从3+或2+变成1+是好事,有时候可能会很糟糕。肾脏科医生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肾病患者,以充分了解病情。
与同名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肾为先”同步上线。文章由周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