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医书是什么?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华民族始祖命名的第一部名著,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医学经典。它是一部研究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理学的医学巨著。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理论。他的医学理论以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
《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也有五卷)。秦越人写的。难经标题的含义有两种解释:把难字当问题,把难字当难点解读。难,读作“ӧㄢˋ (nà n)”。《难经》是第一部解释《黄帝内经》难点和要旨的书。后人将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侧重于基础理论,并分析了一些疾病和综合征。其中一至二十二为脉学难点,二十三至二十九为经络难点,三十至四十七为脏腑难点,四十八至六十一为疾病难点,六十二至六十八为穴位难点,六十九至八十一为针灸难点。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灸等基础理论,还列举了部分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些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以脉诊、脏腑、经络、俞穴为主。其中1 ~ 22难脉冲;23 ~ 29难讨论经络;30 ~ 47难论脏腑;48 ~ 61难谈疾病;62 ~ 68难讨论舒分;69 ~ 81难谈针灸。书中关于命门和三交的学术观点,以及七冲门和八会的名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书中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种”(包括中风、伤寒、湿热、热病、热病),并阐述了五脏积滞、泄泻等病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该书内容简练精微,在中国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一起被提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典医书之一。有很多种期刊和注释版。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了传世巨著《伤寒论》。
在这本书中,张仲景创造了世界上的三个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相传为孝宗,长沙知府,故称张长沙。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了传世巨著《伤寒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在方剂学方面,《伤寒论》也有很大贡献,创造了许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他创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高度赞扬。这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规律的医学专著。是我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是后世学者研究中医的必备经典著作,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时间来到晋代,《伤寒论》命运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医生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书破了,王叔和兴奋地断断续续地读着这本精彩的书。他利用神医的身份,竭力搜集《伤寒论》的各种手稿,终于找到了所有关于伤寒的部分并整理出来,取名《伤寒论》。《伤寒论》共有22篇,记载了397种治疗方法。有113篇论文,共五万余字,但《伤寒论》中没有杂病的痕迹。王叔和的贡献,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若无叔和,则无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关系深厚,不仅为他整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药之用,视命而定。和鹊,犹或加思;钟敬明的审判也在等证。如果有疑问,他就去考试考察。”
之后,这本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得到了医生们的高度赞扬。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张仲景独一,各方之最祖。”可想而知,这部具有开创性和巅峰性的作品,让人们认识了它的作者,也将作者推上了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死后八百年的宋朝,是《伤寒论》复兴的朝代。在宋仁宗,一位名叫王铸的院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张“虫蛀竹简”,题目是《金匮要略》。这本书一部分类似于《伤寒论》,另一部分讲的是杂病。后来名医林逋、孙棋等人奉朝廷之命修订《伤寒论》时,将其与《金匮要略》相比较,明知是仲景所作,却改名《金匮要略》,刊于世。《金匮要略》共25篇262条。至此,《伤寒论》命运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现。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草经》,是我国汉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著作,源于神农世家,代代相传。东汉时汇编成书,一时写不出来,作者也不一样。秦汉时期的许多医学家收集、总结、编纂了当时的药学经验专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中医学的著作。中医的大部分理论和配伍规律以及“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医药理理论发展的源泉。
神农本草经共分三卷,载有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其言简意赅,成为中医理论的精髓。
开出药物的剂型。
《经序》认为:“药性有丸、散、开水、酒渍、膏、煎剂,不能吃汤、酒者,须遵药性,不可违规。”在这里,一方面反映了2000年以前中药剂型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药物剂型的研究经验和应该用哪些剂型,如小石“炼为膏”,术“作煎饵”,茺蔚子“作浴汤”(外用洗液),葡萄“作酒”,白芷“作面脂”,牛角、牛角。本文既谈药物的炮制方法,又说明不同的药物在具体应用中应采取不同的剂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对中医只以汤入药的现象有很大的批判价值。
客观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神农本草经序》认为“欲治其病,先察其源,待其病机,五脏不亏,六院不竭,血脉不乱,精神不散,则须服药治之。”如果病已经成了,你可以得到一半的治愈。病已过,生活将艰难。“在这里,首先告诫人们,有病必须早治;其次,强调疾病治愈与否不能完全依赖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机体的防御功能和机体固有的驱邪能力,以及在药物干预下的疾病康复能力。
重视药物的辩证应用
《神农本草经序》提出“以热药治寒,以寒药治热,食而不食,吐药,鬼毒,疮毒,风湿以风湿药,各依其需。”这种语言既突出了辨证论治和用药的主要思想,又提示在辨证论治和用药的前提下,要分清疾病的性质(寒热),分清病因,因症施治(如“饮食不必”、“风湿”),分清疾病的轻重,根据病情的轻重而用药(如“鬼传病”、“毒致”等都是重危病),还要分清身体的疾病(。前者用“疮药”“风湿药”,后者用“毒”。如果我们看一下书中365种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也可以发现,书中根据不同的疾病给出了不同的药物,如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疾病、皮肤病等。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思想。
注意用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序》认为:“胸膈以上者,宜先服药;如果病在腹部以下,先吃药再吃饭;四肢脉络有病者,宜空腹而丹;骨髓有病者,当饱而夜之。”这说明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了用药时间与药物疗效的密切关系。
实践“医学有阴阳”理论的价值
《内经》最早提出“医学有阴阳”的理论,本经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所谓“医学有阴阳”的含义很广。如果仅从植物药和矿物药分阴阳的话,矿物药重而主,属性为阴,而植物药轻而清,属于阳。就植物药而言,用其花、叶、枝入药者多为阳,用其根、干者多为阴。如果把药物的深层内涵分为阴阳,那么“阳即气,阴即味...阴味出于下窍,阳味出于上窍。厚味为阴,薄味为阴阳。厚气为阳,薄气为阳之阴。浓味是宣泄,淡味是宣泄。气薄则泄,厚则热。”“气味辛甘,苦溢成阴”。详情请参考苏文的阴阳学说。
药物有酸、咸、甜、苦、辛。
经典序言中所谓“药物有酸、咸、甜、苦、辛五味”的本义,是指人们所能尝到的药物的真实味道及其对人体气血阴阳的作用。毒品的真正味道不止五种。由于受事物五行分类理论的影响,自古以来药物的所有味道都被归入五味之中,涩味被附加在酸上,微甘被附加在甘上,按药物的五行分类。
药物“有寒热寒四气”
这部经典中提到的药物是“寒、热、温、凉”。四气,即四性,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凉。相对于人在味觉上所能感知到的五味,四气属阳,五味属阴,也就是说苏文阴阳学说中的“阳为气,阴为味”应该像一幅大图。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可以划分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药物的寒热凉属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阴阳。温热为阳,凉凉为阴。炎热多于温度,寒冷非常于凉,这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温药有温、温、热、大热等不同数量级;感冒药有不同的量级,感冒、小寒、感冒、重感冒。如果冷、热、冷在性质上没有明显区别,那么性质就用“平”来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