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道教的思想是什么?
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有刚性,有弹性,有阴阳,有社会和自然,有主动和被动,有责任和有解放。它们既对立又互补,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命精神,汇成了东方思想和智慧的不竭源泉。
一、人与社会、天与自然
对于人和社会,儒家说: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思想则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与天道。
儒家强调人性,孔子主张恢复到周,孟子主张恢复到尧舜,儒家主张用“德”来匡正天下,大德求道。道家思想重在天道,老子主张回到原始氏族社会,用“道”来整顿世界,尽善尽美,善于在宇宙背景下思考,但最后又投入社会。就像老子一样,主要篇幅还是在讲社会、政治、人生,有的是直接讲社会政治、人生。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政治、人生寻求天道观念的依据和指引。所以道家对于这种关注的热情,堪比儒家。同时,道教成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儒家思想关注人和社会,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它对宇宙中的各种现象仍有自己的解释,它认为世界上的各种道德礼仪都是从宇宙的形而上规律中衍生出来的,而人则是通过实践这些道德礼仪来达到天人合一的。
第二,有为与无为
儒家思想是“有”,道家思想是“无”。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逆的,否则,道家的“无”就变得毫无意义;与黑格尔的观点不同,儒家的“有”因缺乏规定性而不自觉地转化为“无”。相反,正是因为规定太多,才需要用“无”来消解,才能实现历史性的回归。
儒家讲入世后有所为而治,道家讲无为而生。但是,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主张顺其自然和随它去吧。区别主要是争论的“时间”。一个“时代”是治理天下,一个是乱世。
儒家的“有为”表现在天下有道时是积极的。所谓“有为”,其实就是“无为”,即“有所为”或“无为”,因为儒家的“有为”是顺应自然的要求,或者说是与自然相比较。“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是对这种“有为”的最好注解。因为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自强不息,是因为“天行健”;君子之所以要以德载物,是因为他的“无涯之地”,由此可见,君子之所以积极有为,并不是为了发挥近代所谓的“主观能动性”,而是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也就是乱世。所谓天下之道,就是天下之治;所谓天下无道,就是天下大乱。所谓“无为”,就是不要“胡作非为”,即不要在自然最大化的过程中增加人的虚妄行为,即追求私欲和利益,从而破坏整体的和谐与生活,而是要求所有人的行为和价值观都要符合和服从自然最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道家的影响看似微弱,实则不然,这与道家整体秉持的无为思想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很多儒生和官员上朝时用的是儒家,出朝后却崇奉佛道。黄老的哲学和清静,也是中国很多人的天性。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第三,人的责任和人的解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对人的责任的命题,而道家主要着眼于政治的渺小和艺术的永恒,着眼于对人的解放的追求。儒家最根本的是它注重伦理道德的世俗性,也就是说,它的目的是为世俗社会制定一个规则,但道家的核心不在这里。道教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定居的思想。儒家的人生观以道德人格的成就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以修身、富仁、济民、治国为外,是内圣外王之道。他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他对社会现实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历史使命感。他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都有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想成为一个人。他有志气,就擅长做工厂,他穷,就独善其身,不随大流。当生活和理想有矛盾时,他宁死也要伸张正义。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的人际网络,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与安逸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灵作为一种服务形式,也不关心社会事业的成败。只要各自顺应自然,互不干扰,必然会走向和谐安宁的社会。与其做个孩子,不如忘掉江湖。他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的,自我保护的,以避免整个人生为最低目标,以照顾自己的人生为最高目标。或者在山区,或者在施琅,有一种明显的出生倾向。儒家的杰出人物是仁人志士,道家的典型人物是隐士。
汉代大儒董仲舒引用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体系。他不仅是一个“感天人之际”、“阴阳之灾”的超自然神学家,也是一个神仙方术的倡导者。他不仅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家经典遥相呼应,还创造了祈天祈雨、上神坛的做法,让人分不清他是儒生还是道士。这个典型的例子恰恰说明,儒家和道家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流派,但对立和排斥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互补结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哲学思想上是互补的。儒道互补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两千多年来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深刻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