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乡村旅游:走出闺房独自赏风景
庆阳药王洞健康小镇资料图片
甘南嘎秀村资料图片
小桥流水近人,白墙青瓦衬红檐,新农村房屋错落在青山绿水间。居民和游客来来往往,拍照,购物,吃农家饭。游客亲身体验到,人天生就在一个画报的世界里旅行,他们爱上了风景...现在,陇南昌巴县的符拔村、甘南的扎嘎村、平凉的凤凰村和天水的季孙村都有了自己的村庄。
甘肃旅游,乡村体验。甘肃70%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域辽阔,生态优美,民风淳朴。原始文化旅游完好无损,传统文化遗迹得到很好的保护。如何唤醒农村的睡美人,给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为此,甘肃吕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让农村变得美丽而繁荣。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田园为背景、富有民风民乐特色、烟火气十足的乡村旅游景象。
甘肃乡村旅游的绿色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下,甘肃吕雯投资1多亿元,成功建设了32个国家重点乡村旅游村、3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乡村综合体,涌现出一批不同类型的特色,如兰州市榆中县李家庄村、陇南康县花桥村、平凉市西沟村、临夏州柘桥村等。目前,10个“示范村”和30个重点村正在加快建设,以此示范和带动全省具有生态和人文优势的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国际范、甘肃味、乡村情”的甘肃乡村旅游已走出闺阁,成为甘肃绿色经济的新引擎。
甘肃吕雯把乡村旅游作为该省抓住“一带一路”的最大机遇,打造文化制高点的重要载体。按照建设西部知名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走出去。去年,我们与“一带一路”七个重要节点省份成立了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打造了中国西部美丽乡村一带一路精品线路,推出了6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启动“陇上花开相约甘肃”乡村旅游推介,率先复兴乡村旅游。与西部九省合作,开展“火车游西部周边”旅游专列跨省推介营销活动。在全国旅游行业中首次以火车游的形式将“陆丝”与“海斯”连接起来,打造了“陆地邮轮”的品牌,促进了西部省份乡村旅游的南北沟通、资源互补、市场建设和客源互送,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
据统计,今年5月,该省乡村旅游迎来了省内旅游的“小爆发”。7月中旬省际旅游恢复后,来甘肃旅游人数增长280%以上,居全国首位。截至今年6月8日10,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917.9万人次,实现收入17517万元,其中国庆假期接待游客730.7万人次,实现收入216万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05%和95.3%。
在全国树立了“美丽战胜贫穷”的生动典范。
“突出质朴、老气、生气、活力,大力挖掘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努力把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成甘肃旅游的亮丽名片,真正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甘肃省省长唐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无垃圾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水电路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按照“高起点、有特色、有落地”的原则,对农家乐客栈、餐饮、娱乐、采摘、观光等所有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注重差异化风格,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旅游综合体。
同时,实施乡村旅游干线工程,支持在附近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特色农产品销售点,发布一批农产品推荐名单,命名一批乡村旅游干线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开展旅游电商千村千店行动,实施旅游产品“线上线下”立体营销,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品牌。
突出乡村“四大氛围”特色,推动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景区辐射、城郊休闲、渠道支撑、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古村落再现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全省建设268个特色鲜明、真正具有带动效应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目前,全省已先后投入文化旅游扶贫专项资金8.6亿元,向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00亿元,建设了一大批工业园区、农家乐、村民招待所,真正把农村变成了景区、农家乐变成了酒店、农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农业活动变成了体验产品,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乡村旅游带动的脱贫人数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20%以上。全省有55.46万贫困人口依靠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脱贫,在全国树立了“美丽脱贫”的生动典范。
“乡村旅游已经占据了全省文化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为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涌现出一批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品牌和成功案例,成为甘肃旅游的新名片和旅游扶贫的新标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为忠说。
加速从“视觉消费”向“内容消费”的转变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十五”计划即将出台。全省文化旅游系统将依托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将乡村旅游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继续打造景区带动、小镇依托、廊道分布、生态养生、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类型的旅游示范村和“点”上“线”上的特产, 突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通达性,持续优化6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与全省公路、铁路、航空网络相衔接,融入周边经典旅游大环线、小环线; 在“面”上,全面打造以黄土高原为主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区、以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戈壁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以陇东南为主体的山水田园休闲度假体验区、以临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体验区四大乡村旅游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