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辉能通过快时尚和艺术展摆脱商业百慕达吗?
在此之前,我们先做一些背景介绍。月辉广场位于著名的商业百慕达。几易其主,几易其名,从最初的写字楼到后来的东海商都、友谊百货、353广场,一直没有经营过。现在月辉广场由万达集团转让给澳洲麦格理集团,麦格理集团聘请DTZ管理。
根据官方介绍,月辉广场建筑面积为4027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装饰艺术的建筑风格,以“自由、互动、活动、创意、爱”五大元素定义消费娱乐新业态。
1.我们先来看看商场的样子,保留老建筑的门面。清新的蓝绿色非常抢眼,远远就能看到。来往最热闹的是H &;m和拉&;大熊,这两家店都很挤。而且是街边店,消费者不用进商场就可以直接去店里购物。
2.然后我来到了月辉广场的门口。因为是老式建筑,门面很小。如果不受到外面一只橡皮鸭的欢迎,就很容易通过。门口有安迪·沃霍尔最新展览的宣传材料。
3.走进商场,很开阔,有小黄鸭。挂在中间的是吃喝玩乐的装置艺术,中间嵌入吃玩店三个主题,顶部透明天窗设计。一楼有咨询台和接待处,但服务一般。当我问有没有楼层导航小册子的时候,只得到一个不耐烦的回复,“电梯旁边你自己看。”
4.一楼是服装(H & amp;m,菲拉,拉& ampBear、Lacoste)、配饰(部分手表品牌)、餐厅(麦当劳);二楼是服装(H & amp;m,拉& amp熊等。),配件;三楼还是服装(h & amp;m,拉& amp小熊和一些国产品牌(尘色,绝世佳人),配件。继续在四楼穿衣(H & amp;m)、餐厅(萨莉亚)、生活方式(EBT、安迪沃霍尔展览)。五楼是服装和生活品味(上海书城)。六楼和七楼主要是餐厅。我感觉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店铺是空的。可以观察到H & amp;m,拉& amp小熊这两个快时尚品牌,可以说是半壁江山,而其他店铺的定位就有些混乱了,似乎想来就来。风尘漂亮的消费者绝对不是年轻时尚群体,还有麦当劳和萨莉亚两家餐厅,都在35元左右。
5.因为是写字楼改造,而且位于市中心,高度和面积有限,所以购物的感觉很一般。刚停在店门口就堵门了。而且上下有几部电梯,六到五楼的那部在角落里,五到三楼还有一部电梯。不知道设计师是出于什么目的还是因为原有老建筑的局限性。
6.每层楼都有电子屏介绍商场的活动和店铺的位置。个人感觉有点多余,地方不大,品牌也不多。这些似乎很容易在大众评论中找到。关于场内活动的海报都过时了,除了安迪·沃霍尔展览,所有活动都过时了。
4楼的安迪·沃霍尔因为票价高达100元没有进去,但至少我去的时候没有看到有人进出。笔者也在豆瓣等平台做了一些搜索。根据豆瓣用户Whysta的评论,“没有导游,没有设计水平,没有工作人员提问,没有语音、印刷品、多媒体讲解”。如果真如网友所说,那么100元的票价也是虚增的。
8.商场公共设施一般,厕所局促,品牌和档次都不高,卫生条件也一般。
9.月辉广场在新媒体上也有一些布局,没有中文的官方主页。微信号主要介绍品牌、活动、优惠卡功能(不知道具体操作是什么)。目前微信账号粉丝数3800,K11,1.4万,太平洋百货徐汇2万。这些风扇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他们是在四个月内开放。
一些建议和想法
1.H & ampm,拉& amp熊不能保证商场的流量。建议招募一些符合年轻消费者或者目标消费者习惯的设计师品牌、潮流店、甜品店、咖啡馆、冰淇淋店等业态。如果品牌组合没有仔细规划,H & ampm和拉&;小熊只能吸引客流到自己的店铺,但不会成为商场的引流工具。同时有直达电梯,可以吃饭。消费者为什么来逛这个商场?另外,由于南京东路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适当加入上海元素,比如6楼的021上海主题餐厅。
2.把艺术和零售结合起来,不能只是表面文章。自从K11艺术购物中心走红后,各种艺术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层出不穷。从这次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展览来看,虽然在百货公司宣传铺天盖地,但由于展览设计缺乏专业水平,并没有吸引人们,增加销售额。笔者认为零售不应该盲目的与艺术结合,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寻求独特的定位。比如月辉广场是老历史建筑,完全可以在商场里开辟一块区域,介绍这个建筑的背景,前世等等。,这样也可以吸引游客参观,同时做一些文案,整合相关品牌的销售和介绍,比如手表,充分发挥老历史建筑的优势。
3.将旧楼改造成娱乐消费新业态的勇气和魄力值得称道,但如果在经营过程中仅仅依靠快时尚和艺术展览,恐怕难以翻身。建议经营者多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和趋势,实时对业态进行前期整体规划,同时找到自己独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