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的相关记载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钱进方志》中强调,粳米能养胃,长肌肉。《石坚本草》也认为,粳米有补脾胃、养五脏、强体力的良好功效。
北宋学者章雷对大米粥滋补人有深刻的认识,认为每天早上吃大米粥是饮食滋补的第一妙方。他在《粥的故事》中写道:“每天吃一大碗粥是最好的吃法,因为空腹时胃是虚弱的,而且很软腻,和胃是相容的。”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经常吃大米粥进补。他的经验是晚上吃粥比较好。他说:“粥又快又美,喝完就睡,妙不可言。”
诗人陆游逝世,享年八十六岁。他深受米粥的滋养,从中体会到吃粥是最简单有效的延年益寿之道。他专门写了一首诗《吃粥》,极力称赞:“天下人都是高三,不知多少年在眼前。我要学人民,只吃粥给神仙吃。”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养生之法;多吃粳米粥。“每天吃一大碗粥。空着肚子空着,就用一粒气做成。滋补品不细,但是很软很油腻。它与肠胃相容。也是最奇妙的吃法。”粥最好的原料是粳米(大米的一种)。因其味甘,是健脾胃、培中气的良药。
同时,相关古籍也有记载:
(1)《别录》:“齐大师,止烦止泻。”(2)《千金史鸷》:“平胃气,长肌肉。”
(3)《梦惟》:“温中益气,补下元。”
(4)《日华子本草》:“强筋骨,补肠胃。”
(5)《滇南本草》:“治诸虚损,强阴壮骨,生津止渴,明目增智。”
(6)《纲要》:“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7)别录:“苦,平,无毒。”
(8)《千金食疗方》:“味硬,性平,无毒。活着的人是冷的,烧伤的人是热的。”
(9)《食经七卷》:“味甘,微寒。”
(10)简编:“北粳:凉,南粳:暖,红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冷,新粳:热,陈粳:凉。”